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6)
2023(6637)
2022(5318)
2021(5256)
2020(4291)
2019(9658)
2018(9758)
2017(15830)
2016(10503)
2015(12079)
2014(12359)
2013(10604)
2012(9683)
2011(9067)
2010(9184)
2009(7707)
2008(7590)
2007(6970)
2006(6015)
2005(5541)
作者
(26223)
(21854)
(21675)
(20994)
(13966)
(10572)
(10132)
(8510)
(8358)
(8222)
(7466)
(7328)
(7178)
(7127)
(7010)
(6927)
(6910)
(6533)
(6502)
(6135)
(5799)
(5600)
(5340)
(5312)
(5047)
(4945)
(4812)
(4811)
(4536)
(4534)
学科
教育(23905)
(20804)
经济(20780)
管理(20485)
(17171)
中国(14705)
(13566)
企业(13566)
理论(11656)
教学(11441)
方法(10060)
(9133)
数学(8755)
数学方法(8537)
技术(6449)
学法(6388)
教学法(6388)
(6313)
(5993)
研究(5971)
学理(5302)
学理论(5302)
学校(5200)
(4999)
业经(4869)
思想(4808)
高等(4721)
政治(4704)
发展(4487)
(4465)
机构
大学(133758)
学院(125787)
研究(48746)
(36970)
管理(36195)
教育(35765)
经济(35761)
理学(31371)
理学院(30786)
(30695)
(30445)
师范(30442)
科学(30141)
管理学(29757)
管理学院(29496)
中国(26208)
师范大学(24919)
(24492)
研究所(22643)
(21346)
(21227)
技术(20954)
中心(20026)
北京(19955)
业大(18887)
职业(18257)
(18024)
(17521)
农业(16927)
(16582)
基金
项目(84536)
研究(69354)
科学(67364)
基金(55498)
(48373)
国家(47781)
教育(44387)
科学基金(39507)
社会(39333)
社会科(36924)
社会科学(36915)
(36346)
(33152)
编号(30768)
成果(28851)
基金项目(28066)
课题(27000)
自然(24419)
自然科(23932)
自然科学(23922)
自然科学基金(23486)
(22953)
资助(22695)
重点(21574)
(20857)
(20225)
规划(20174)
(18845)
大学(18789)
教育部(18583)
期刊
教育(66239)
研究(49540)
中国(41174)
(36850)
经济(36850)
学报(22951)
大学(19233)
(18811)
科学(18040)
职业(16294)
技术(16052)
学学(15101)
(13790)
管理(13722)
农业(13436)
技术教育(10158)
职业技术(10158)
职业技术教育(10158)
高等(9665)
高等教育(8271)
(8220)
论坛(8220)
(8001)
成人(7595)
成人教育(7595)
财经(7547)
(7186)
(7022)
金融(7022)
(6623)
共检索到20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梁茜茜  陈志波  
非传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明确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非传统安全教育,通过显性培育和隐性塑造两种主要方式,切实探索和改进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途径,努力构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三梅  
非传统安全涵盖面宽,性质独特,危害很大,其已经对高校传统安全教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作为未来使命的担当者,在非传统安全视阈下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培养怎样的新思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龙平平  韦忠恩  
安全理性认识是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要与中小学的安全教育课有所不同,应当注重安全理性认识的培养。为此,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在教学策略上注重融合人才培养的"高素质"要求,通过结果探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理论促实践,以求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成效,使安全科学素养融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乔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要建设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震  
安全需求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需求之一,良好的安全意识与基本的安全技能已成为现代人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总的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安全技能水平整体提升,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高,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日趋浓厚。但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德贵  
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需要尽快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接受机制。大学生安全教育接受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主客体相互作用性、持续性和主体意向同一性的特征。因此,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接受机制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整合性原则,具体构建途径包括构建合理的保障机制,构建激发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机制,构建科学的实践机制,构建高效的外授机制,构建科学的考评反馈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塑造与培养课题组  
阐述了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内涵、表征和功能,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分析,论证了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必要性;最后对大学生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总体思路、基本对策及途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花萍  胡春健  
基于行为科学视角,通过一般问题解决机制、行为链方法、PDCA方法、因果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搜商行为模式的塑造与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根据对认知域、工具域、数据资源域三域空间搜索行为能力与效果的分析,提出搜商的塑造与培养主要是提高信息搜索能力与专业知识能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建武  张瑞芳  
现代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 ,诚信教育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教育通过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 ,发挥主体价值 ,从而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 ,以保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诚信教育过程中 ,应着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管理制度规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优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导向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创新人格,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子琪  陈安琪  王雪梅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逐渐成为推动国家政治稳定与安全的内在稳定器,同时也面临多重困境与挑战。政治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发展依托包含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与政治思想三个要素。对政治文化结构研究必将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塑造提供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梅  丁鹏  
隐性品牌塑造与推广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以其在品牌塑造与推广领域独特的优势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初步探讨了隐性品牌塑造与推广策略以及在实施该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凤梅  王弘  陈静  
针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研究多囿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氛围,带有明显的显性思维痕迹与意识。应以"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拓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同辈群体的影响、校史文化的熏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禹  孙宝成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征。针对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运行机制不当、教育途径缺乏灵活性、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网络思想教育的复杂性等种种问题,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增强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度、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挖掘网络教育阵地作用四方面出发,创新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