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6)
2023(2871)
2022(2468)
2021(2444)
2020(2083)
2019(4663)
2018(4584)
2017(7999)
2016(5080)
2015(6112)
2014(6110)
2013(5599)
2012(5342)
2011(5063)
2010(5073)
2009(4501)
2008(4421)
2007(4119)
2006(3793)
2005(3502)
作者
(15515)
(12845)
(12754)
(12202)
(8255)
(6220)
(5837)
(5085)
(5050)
(4746)
(4478)
(4431)
(4375)
(4273)
(4207)
(4082)
(3954)
(3937)
(3874)
(3814)
(3382)
(3305)
(3277)
(3145)
(3113)
(2979)
(2968)
(2837)
(2758)
(2694)
学科
(13080)
经济(13054)
管理(10769)
(8225)
教育(7427)
(6874)
企业(6874)
中国(6116)
(5455)
方法(5312)
理论(4839)
教学(4471)
数学(4339)
数学方法(4191)
(3518)
(3476)
(3126)
思想(2990)
政治(2961)
思想政治(2801)
政治教育(2801)
治教(2801)
德育(2789)
业经(2710)
学校(2666)
(2470)
学法(2419)
教学法(2419)
研究(2409)
(2363)
机构
大学(72507)
学院(65214)
研究(28511)
(20536)
经济(19864)
科学(19385)
中国(18710)
管理(18410)
(17368)
(16021)
(15689)
理学(15311)
理学院(14976)
研究所(14361)
管理学(14305)
管理学院(14208)
农业(13025)
教育(12635)
(12608)
师范(12395)
业大(12311)
(11840)
中心(11803)
北京(11533)
(10612)
师范大学(10095)
(9832)
技术(9372)
(8981)
(8931)
基金
项目(42843)
科学(32569)
研究(30698)
基金(28485)
(26505)
国家(26211)
科学基金(20655)
(17535)
教育(17438)
社会(16639)
(16448)
社会科(15465)
社会科学(15457)
自然(14470)
基金项目(14137)
自然科(14123)
自然科学(14113)
自然科学基金(13860)
编号(12689)
成果(12615)
资助(12588)
课题(11317)
重点(10763)
大学(10574)
(9705)
计划(9211)
(9208)
(9069)
(8984)
科研(8594)
期刊
研究(25602)
(24498)
经济(24498)
教育(24313)
中国(22670)
学报(16663)
(14319)
大学(13217)
科学(12836)
学学(10711)
农业(10012)
管理(8173)
(7689)
(5773)
图书(5614)
技术(5489)
高等(5230)
(4821)
金融(4821)
业大(4717)
职业(4670)
高等教育(4481)
书馆(4314)
图书馆(4314)
财经(4185)
(4066)
农业大学(4009)
经济研究(3986)
(3722)
科技(3448)
共检索到113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生  
本文提出 ,要更好地解决高校中的贫困生问题 ,当前大学生资助观念和方式亟待实现三个转变 :变单纯发挥资助的经济功能为经济和教育功能并举 ,变无偿资助为主为有偿资助为主 ,变完全依赖政府资助为在坚持政府资助为主的同时 ,积极开拓社会资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虹  
本文认为 ,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 ,西部某些地区城市管理中却把进入城市的农民和非本地户籍的“流动人口”都视为“外来人口” ,并在政策和管理上与定居人口区别对待 ,这种不平等、不公正、带有歧视色彩的管理方式和观念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作者提出 :(1)凡在城市居住的公民都应视为市民 ,城市管理中只区分定居人口和流动人口 ;(2 )转变管理者的“城市化”观念。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祁祥  
中国的保险业于1980年恢复以后,经历了10余年并不那么“张扬”的增长时期。然后,自1992年始,在出现了多家内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后,它开始进入了“沸沸扬扬”的高速发展阶段,其业务总量从以前每年保费总规模几十亿元增长到百亿元以上,仅1997年一年就比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磊  
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必须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破除"等、靠"心理,增强竞争意识;破除片面追求安逸的心理,树立积极开拓的创业精神;破除一味强调高待遇的思想,树立"事业第一"的价值追求;破除鄙视体力劳动的观念,树立"从头开始、从基层做起"的工作理念;破除过分看重"专业对口"的认识,树立"宽口径就业"的择业思想;破除"一步到位"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羊健  苏永红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事关高校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弄清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职业观念,我们对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做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引人深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涛  
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虽分属法律和道德不同领域,但二者在核心精神方面存在内在一致性。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需要契约精神的浇灌为支撑,而契约精神的塑造需要法治观念为保障。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塑中国民众的现代伦理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均有积极意义。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需要打造系统的路径体系,该路径体系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齐心协力方可构筑完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祥  刘业政  张行宇  
社会就业观念是一个复杂系统。分析研究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途径,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必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对就业市场主体观念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形成机理,论证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的主要路径,提出了转变社会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连绪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观念不同造成的。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社会评价标准要从适应英才教育观念向适应大众化教育观念转变,高校教育观念要从学科教育向就业教育转变,大学生要从天之骄子身份向普通公民身份转变。观念转变同时要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同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其凤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教育事业快速提高,人才供求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一方面,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急需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其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各高校大量的毕业生也急切地盼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企业和毕业生没有形成人才供求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邢素丽  
论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阅读需求的影响,从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职业选择观、爱情婚姻观等四方面对大学生需求的影响进行论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波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涉及多方面以及多因素,从观念和体制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观念方面,大学当局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找到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正确规律,社会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在体制方面,要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的机构和评价体制,要明确和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要协调体育和教育部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远  周玉梅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说明,我国正在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压力。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从粗放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江  
为保证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奖、贷、勤、助、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要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必须转变资助理念,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整合社会资助资源,促进资助基金的可再生增长,不断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促使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