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3)
- 2023(10989)
- 2022(9644)
- 2021(9159)
- 2020(7826)
- 2019(17988)
- 2018(18188)
- 2017(34075)
- 2016(19662)
- 2015(22847)
- 2014(23608)
- 2013(22610)
- 2012(21530)
- 2011(19587)
- 2010(20326)
- 2009(18740)
- 2008(19038)
- 2007(17944)
- 2006(15768)
- 2005(14385)
- 学科
- 济(72414)
- 经济(72322)
- 管理(55150)
- 业(51285)
- 企(41581)
- 企业(41581)
- 方法(30234)
- 数学(25936)
- 数学方法(25547)
- 农(23331)
- 中国(22342)
- 财(21403)
- 制(17759)
- 地方(16469)
- 学(16297)
- 业经(15681)
- 理论(15009)
- 农业(14793)
- 贸(14774)
- 贸易(14768)
- 易(14320)
- 策(13897)
- 教育(13874)
- 银(13608)
- 银行(13570)
- 行(12944)
- 务(12515)
- 财务(12464)
- 财务管理(12419)
- 和(12123)
- 机构
- 大学(280229)
- 学院(279803)
- 济(108458)
- 经济(105581)
- 管理(100814)
- 研究(97584)
- 理学(84427)
- 理学院(83389)
- 管理学(81655)
- 管理学院(81111)
- 中国(73942)
- 京(61070)
- 科学(59965)
- 财(54357)
- 所(51065)
- 农(50451)
- 江(47639)
- 研究所(45684)
- 中心(45265)
- 业大(41451)
- 财经(41172)
- 范(40370)
- 师范(39965)
- 农业(39588)
- 北京(39165)
- 州(37521)
- 经(36904)
- 院(35234)
- 技术(33625)
- 省(32058)
- 基金
- 项目(171339)
- 科学(131686)
- 研究(130741)
- 基金(117507)
- 家(101400)
- 国家(100416)
- 科学基金(83838)
- 社会(76803)
- 社会科(72371)
- 社会科学(72348)
- 省(69871)
- 教育(63471)
- 基金项目(60944)
- 划(58671)
- 编号(57534)
- 自然(52919)
- 自然科(51591)
- 自然科学(51573)
- 自然科学基金(50640)
- 成果(50180)
- 资助(49710)
- 课题(42024)
- 重点(39077)
- 部(37782)
- 发(37566)
- 创(35154)
- 性(34280)
- 年(34198)
- 项目编号(34198)
- 大学(33864)
共检索到445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兴
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急需完善,根据变化的资助对象和资助目标,有三类可能的发展策略:同质增量、结构嬗变和核心位移。同质增量基本不改变原有体系的属性,以结构和规模近似同比地扩张。结构嬗变强化附带非经济义务,尤其是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要求,是自我属性的合理进化。核心位移逐渐以专业课程学习支持为新核,把资助体系融入大学生综合支持体系中。上述策略各自包含三项具体的侧面或措施,其实施难度依次增加。完善策略选择应立足国情,虑及时势,对上述策略和措施加以优化组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江
为保证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奖、贷、勤、助、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要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必须转变资助理念,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整合社会资助资源,促进资助基金的可再生增长,不断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促使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
关键词:
资助体系 资助方式 资助观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艳红 周婷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面对大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 ,建立和完善包括预防系统、心理咨询系统和治疗系统三级心理辅导体系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辅导体系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井昊
伴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彩姣 林寒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实施体系尚不健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岗位见习为重点,积极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以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系;坚持以就业储备为核心,切实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估环节。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飞
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和日益成熟使得物流行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现代化物流产业体系,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围绕持续完善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积极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业链一体化管理,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动物流业体系向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健全完善有利于现代物流业体系构建的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业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业 体系构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洪 朱盈盈 明仪皓 周毅
本文对现行地方税体系运行特点进行了剖析,基于完善地方税体系的理论基础,从近远期规划考虑提出三方面的政策建议:近期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远期以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遗产与赠与税为主体税种;深化省以下的分税制改革;优化地方税体系的配套环境。
关键词:
地方税体系 主体税种 分税制 转移支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志林
文章阐述了拓展训练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职业规划,熔炼团队、激发潜能,深度体验、发现潜能,反思分享、引导升华四个方面来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训练体系,并提出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培训设置为长期课程,以期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其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拓展方案体系 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念军 郝芸芸 董欲晓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目标缺失现状,首先提出系统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对大学生进行目标教育,然后介绍了目标教育的要求、原则以及分阶段开展目标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对目标教育效果建立了评价机制,描述了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以及如何实施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建国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但是,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面积扩招,大学生就业质量急剧下降。本文在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人崧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随着多年的改革发展有着不同的实践模式:美国的就业扶助体现的是高校主导型,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相互协助的就业扶助模式;日本则强调全民参与型的就业扶助模式;英、俄等国的就业扶助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导向下的高效、优质、全方位的"导向型"就业服务。美日英等国实施就业扶助的经验,给我国建立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理论借鉴:一是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企业三维一体的就业综合服务机制;二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后职业发展的效度评价;三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能力。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扶助 欧美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伏力
以公共利益和公民权为核心内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不仅为重新认识大学生教育管理公共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的贯彻实施能够改变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弊端,实现在校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情感性的最大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公共服务 教育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立敏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探寻出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具体包括合理自我评价、明确求职目标、开展模拟招聘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天华
文章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矛盾,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情感问题所引发的四类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从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危机的成因,最后阐述了四项预防及干预策略: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健全人格;做好早期预防,建立有效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处理危机的能力;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
大学生 极端心理危机 干预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开斌
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尚缺乏统一认识。从管理的基本要素出发,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看作一个由管理客体(突发事件属性)、管理主体(应急管理组织)、管理目标(应急管理价值)、管理规范(应急管理制度)、管理保障(应急管理资源)、管理方法(应急管理技术)、管理环境(应急管理文化)七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1.0版)、改革开放至2002年(2.0版)、2003年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前(3.0版)、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4.0版)四个阶段。新时代推进4.0版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对照"主动适应、全面整合、结构合理、目标清晰、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技术先进"的目标,积极回应国内外环境和公共安全形势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效能,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
关键词:
突发事件应对 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