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0)
2023(9656)
2022(8124)
2021(7473)
2020(6369)
2019(14078)
2018(13673)
2017(24995)
2016(14030)
2015(15976)
2014(16237)
2013(15432)
2012(14571)
2011(13618)
2010(14107)
2009(13573)
2008(13161)
2007(12209)
2006(11359)
2005(10822)
作者
(39407)
(33116)
(32916)
(31763)
(21183)
(15576)
(15042)
(12642)
(12615)
(11964)
(11602)
(11040)
(10900)
(10768)
(10538)
(10105)
(9706)
(9689)
(9575)
(9460)
(8912)
(8066)
(7888)
(7736)
(7493)
(7462)
(7400)
(7336)
(6704)
(6435)
学科
(71902)
经济(71800)
管理(43089)
(36644)
(28706)
企业(28706)
方法(20419)
中国(18863)
地方(18436)
数学(17587)
数学方法(17333)
(17215)
(16594)
(16559)
(15430)
业经(14624)
地方经济(12698)
农业(12243)
(12175)
教育(11194)
(10862)
银行(10848)
(10748)
金融(10746)
理论(10497)
(10467)
环境(10102)
体制(9144)
(8779)
(8736)
机构
大学(208898)
学院(202687)
(90952)
经济(88993)
研究(73664)
管理(71081)
理学(59251)
理学院(58486)
管理学(57416)
管理学院(57013)
中国(55555)
(45504)
(43707)
科学(40176)
(36239)
财经(34448)
(34254)
中心(33353)
研究所(31994)
(30896)
(30312)
师范(30091)
经济学(29743)
北京(28190)
(27944)
(26437)
(26301)
经济学院(26252)
财经大学(25125)
业大(24405)
基金
项目(122808)
科学(97382)
研究(96227)
基金(88030)
(74265)
国家(73560)
社会(63581)
科学基金(63128)
社会科(60087)
社会科学(60075)
(48078)
教育(46859)
基金项目(44926)
(39849)
编号(39087)
自然(36205)
资助(35760)
成果(35612)
自然科(35296)
自然科学(35288)
自然科学基金(34660)
课题(29441)
(28366)
重点(28320)
(28199)
(27126)
国家社会(26451)
大学(26062)
(25714)
教育部(25231)
期刊
(115776)
经济(115776)
研究(74755)
中国(50477)
(36888)
教育(36247)
管理(29756)
学报(28528)
(27277)
科学(26147)
大学(23991)
(22532)
金融(22532)
学学(20840)
财经(19205)
经济研究(18544)
技术(18335)
农业(17398)
(16743)
业经(15876)
问题(14629)
图书(11208)
(11119)
技术经济(10733)
世界(10028)
国际(9447)
统计(9430)
经济问题(9344)
(9230)
改革(9211)
共检索到34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从松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它的变迁是新制度的提供者、需求者 (政府、机构、个人 )在制度市场上交易“制度商品”的博弈过程。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角度解释 ,制度的不合理强制性变迁、收费标准的制度缺陷、收费标准的形成机制不合理性 ,以及片面地以教学成本作为收费标准的制定依据成为大学生贫困的制度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 ,应当改革收费制度的形成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从松  
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不合理强制性变迁是大学生贫困的制度根源 ,收费标准的制度缺陷是大学生贫困的直接原因 ,收费政策的形成机制不合理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在与学校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贾伟强  章帆  
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其贫困主要表现在群体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具体表现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心理贫困,知识贫困四大方面。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必然导致心理贫困,而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心理贫困又可归因为知识贫困,即知识贫困已成为农民工最大的贫困和贫困的根源。就此,本文进行了农民工进城后的反贫困经济学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丽敏  原华荣  
贫困与多育──对多育的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思考刘丽敏,原华荣"贫困多育"。对这一统计规律,从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到马克思都有表述。而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多",除一些学者从食物与生育的关系作过说明外,则少有专门的论述。但对生育,却有不同学科的、大量而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齐平  吴金昌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根据贫困大学生的不同心态与行为特点,制定不同的扶助措施、实施分层助困的思路,并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大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扶助对策,指出扶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关键是要促进他们由他助向自助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社争  杨文军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人数随着扩招而迅速增长,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关系着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和成长。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七方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泉  董绍伦  段万春  
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质量、思想状况,一直是政府、社会和学校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当前高校贫困生生活质量的调查,得出他们的生活基本情况、满意度、健康和思想状况、文化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特征和规律。并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提出相关资助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学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渡过人生的特殊困难时期,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卢新波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 ,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和贫困的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个代表性的非洲案例 ,本文认为 ,权利和资本在反贫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栋梁  宁晓青  
贫困现象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和难以消除的客观现实。贫困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既有人文资源的又有自然环境的 ,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 ,…… ,常常是几种原因交错 ,需要“外力”援助。这种“外力”即来自于政府———扶持贫困是政府的天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春新  王婷婷  
作者从波普的有关学说出发,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整体主义改革与渐进工程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波普对整体主义的诘难可被理论和经验证伪。现代西方经济学与历史决定论有许多相通之处。波普关于问题意识、制度问题和零点研究方法的论述,值得经济学者借鉴与反思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玉亮  邓宏图  
对一个转型社会来说,贫困是由于导致贫困的"制度",后者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消费等因素共同形成一种具有循环累积性的"联动机制",最终使农民既缺乏能力,又缺乏权利,陷入制度性贫困状态。此外,社会转型也将导致原有产业、就业结构乃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原来适应于传统社会的人们不能适应于转型过程中及其转型后的社会,进而演变成马克思意义上的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者。要打破这种制度性的"贫困锁定",一个可行的政策选择就是在农地承包制的基础上重建合作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金融,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并同时在农业内部发展更多的非农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毛学峰  辛贤  
关于贫困发生的原因 ,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但是已有文献在解释贫困广泛存在、贫困地区内存在富裕人口以及非贫困地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等问题的能力有限。本文沿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 ,通过分析贫困人口之间分工、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分工以及贫困地区参与国内分工 ,考察贫困形成机制 ,给出新的命题 ,并借此分析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绩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雪  戴宏  李雪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物价水平的提高以及贫富差距的逐渐悬殊,使得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高校管理者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认定途径、健全多元化助学模式、健全保障制度以及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等,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化、规范化的资助途径,从而更有效地帮助高校完善助学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曹艳春  
本文采用跨学科分析方法,探讨贫困群体面临的收入性稀缺,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贫困人员的"稀缺"心态,从重要性和急迫性两个方面对比"获取当前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群体的心理影响,深入探究贫困群体由于稀缺心态导致"管窥"现象、减少"带宽",降低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退出或不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原理,提出设计符合需要的"自我满足标准";灵活设计激励机制,将社会保障纳入"管子"视野内;完善提供机制;构建滚动缴存机制和建立阶段性渐进式退出机制,避免"稀缺陷阱"等措施建议,以提高贫困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率和利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蒋奕  
本文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bhijit V.Banerjee和Esther Duflo最近出版的《穷人经济学:关于对抗全球贫困的激进再思考》一书。该书以上百个公共项目和政策的影响评估为基础,在减贫和发展哲学、穷人的行为特征和所处的市场与社会环境,以及与发展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政府治理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均做出独到的分析,就怎样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提出富有洞察力的政策建议。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可以从该书中就如何增强减贫政策的有效性、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获得诸多启迪。同时,阅读该书对了解发展经济学前沿课题,掌握国际减贫发展的动向颇有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