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7)
2023(14537)
2022(12552)
2021(11777)
2020(9894)
2019(22363)
2018(22199)
2017(41875)
2016(23484)
2015(26500)
2014(26426)
2013(25423)
2012(23107)
2011(20973)
2010(20628)
2009(18525)
2008(17836)
2007(15540)
2006(13360)
2005(11303)
作者
(68883)
(57275)
(56767)
(53987)
(36175)
(27552)
(25694)
(22709)
(21857)
(20260)
(19448)
(19216)
(18165)
(17903)
(17678)
(17538)
(17439)
(17105)
(16302)
(16298)
(14563)
(13878)
(13845)
(13028)
(12889)
(12799)
(12613)
(12498)
(11584)
(11521)
学科
(83600)
经济(83496)
管理(64498)
(59061)
(48421)
企业(48421)
方法(40130)
数学(34984)
数学方法(34599)
中国(23553)
(23313)
(21720)
(21098)
业经(18656)
地方(16693)
(16009)
贸易(16005)
理论(15934)
(15884)
(15526)
农业(15523)
教育(15081)
技术(14224)
环境(13898)
(13502)
(13449)
财务(13431)
财务管理(13411)
(12803)
银行(12732)
机构
大学(327895)
学院(322785)
管理(125554)
(120475)
经济(117749)
理学(110144)
研究(109060)
理学院(108836)
管理学(106694)
管理学院(106131)
中国(76616)
科学(72219)
(69640)
(61516)
业大(55557)
(55417)
(53608)
研究所(51386)
农业(48909)
中心(48710)
(46247)
(44365)
财经(43949)
师范(43792)
北京(43475)
(40151)
(39806)
(37318)
技术(36260)
经济学(35496)
基金
项目(232634)
科学(180948)
基金(166758)
研究(165182)
(148185)
国家(146945)
科学基金(124566)
社会(101972)
社会科(96482)
社会科学(96455)
(92485)
基金项目(89552)
自然(83644)
自然科(81698)
自然科学(81673)
自然科学基金(80170)
(78695)
教育(77472)
资助(67786)
编号(67011)
成果(53985)
重点(52417)
(50365)
(48763)
(48660)
课题(47188)
创新(45317)
科研(45119)
计划(44337)
大学(44081)
期刊
(124144)
经济(124144)
研究(92586)
中国(62193)
学报(62115)
(54992)
科学(52251)
大学(46409)
教育(45654)
管理(43281)
学学(42808)
(39029)
农业(38027)
技术(26287)
(22722)
金融(22722)
业经(21645)
财经(20579)
经济研究(20397)
(19407)
图书(17843)
科技(17793)
(17566)
业大(17050)
(16897)
问题(16393)
理论(14670)
技术经济(14121)
商业(14108)
农业大学(13879)
共检索到456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滕国鹏  金盛华  
研究通过问卷对438名青年大学生的自尊和信任的关系进行研究。特别将群体效应纳入其中,检验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对青年大学生自尊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信任的综合影响。结果发现群体认同在性别和生源地上存在差异,女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水平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群体认同水平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大学生群体认同对信任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群体认同通过群体地位在与自尊对信任的作用中产生序列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花  孙玮  
学生的自尊程度对其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自尊对学业成就的主体作用主要是通过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和情感工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维护和培养学生自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能力观,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定向的能力以及进行积极归因的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乔艳阳  张积家  李子健  江珊  
本文以汉族、苗族和回族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为例,测试民族语言和文字对民族成员自尊水平是否具有影响。研究表明,没有本民族语言和本民族文字的回族大学生的外显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有本民族语言和本民族文字的汉族大学生和有本民族语言但不经常使用本民族文字的苗族大学生,但回族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水平却显著低于汉族大学生和苗族大学生。研究证实民族语言影响民族成员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水平,为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合理性提供了心理学理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凤琴  王勇慧  王淑莲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自尊量表对某大学99名贫困生和96名非贫困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贫困生内隐自尊比非贫困生高,外显自尊比非贫困生低,且主要表现在大二和大四学生身上。(2)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分离的,并且在低内隐-高外显和高内隐-低外显组合分布上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志奎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乐观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气质性乐观问卷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积极应对与自尊、乐观人格特质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自尊、乐观人格特质显著负相关;自尊与乐观人格特质显著正相关;乐观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关系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乐观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关系间的完全中介变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丽娟  彭明芳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社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与作为主体内在变量的自尊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自尊和社交焦虑的状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数据的详细分析,为大学生提高自尊水平和增强社交能力提供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佳静  于游  
为探讨残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191名残疾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残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网络社会支持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自尊在残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对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使用社交媒体、自尊对残疾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为引导残疾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培养自尊以及有效获得网络社会支持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美美  杨柳  
本研究考察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残疾自我污名量表、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问卷和自尊量表对475名听障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中学生的自我污名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自尊水平,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自尊水平;(2)群体认同在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与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随着群体认同水平的提高,自我污名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即高群体认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对自尊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林  杜晓新  张伟峰  
为了解高等院校聋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及其自尊水平,并比较他们与健听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130名聋人大学生和146名健听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聋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检出率为69.2%,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检出率为23.1%,显著高于健听大学生(分别为38.4%和6.8%),聋人大学生自尊水平也低于健听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蒋奖  宋玥  邱辉  时树奎  
为了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2)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越高,幸福感越低;(3)自尊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个体的自尊,最终影响其幸福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银   张建和  
为探讨自尊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关系,并考察同伴关系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学业适应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在自尊与学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同伴关系在自尊与男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显著,在自尊与女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思梦  郭本禹  杜文东  王福顺  
为考察大学生抑郁、成人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自尊在不安全依恋影响抑郁情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均能正向预测抑郁情绪;(2)高外显自尊在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86%。本研究对于探索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晏碧华  兰继军  邹泓  
以259名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大学生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情境下的撒谎行为,并探讨了社交焦虑、自尊水平两个变量对撒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个体差异上,大学男生自我报告有更多的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撒谎行为,文科女生比理科女生报告更多一般撒谎行为,撒谎行为在年级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2)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情境下撒谎行为正相关。(3)社交焦虑程度高的个体较少撒谎行为,高自尊的个体更多撒谎行为;社交焦虑和自尊对一般撒谎行为和风险撒谎行为有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丁相玲  
对手机依赖预测变量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自尊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存在混淆的结论,为了调查自尊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引入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手机依赖大学生占据总人数14.96%,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戒断症状。(2)自尊和手机依赖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退避、幻想等与手机依赖正相关,手机依赖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3)多重中介分析发现自尊通过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预测手机依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青  姜琨  杨丽  
为了探讨聋人大学生体育锻炼、身体自尊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量表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340名聋人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显示:(1)聋人大学生小锻炼量(锻炼不足)者、中等锻炼量者和大锻炼量者分别占总人数的58.4%、24.0%和17.5%;(2)聋人大学生有、肯定有和有严重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62.7%、47.7%和17.9%;(3)男性聋人大学生体育锻炼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聋人大学生,大一聋人大学生身体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大二聋人大学生,后天残疾聋人大学生抑郁得分显著低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