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3)
2023(2581)
2022(2197)
2021(2272)
2020(2022)
2019(4353)
2018(4300)
2017(7693)
2016(4701)
2015(5717)
2014(5861)
2013(5244)
2012(4814)
2011(4560)
2010(4595)
2009(4132)
2008(3915)
2007(3535)
2006(3168)
2005(2709)
作者
(12397)
(10560)
(10500)
(9970)
(6624)
(4922)
(4902)
(4323)
(3924)
(3864)
(3468)
(3430)
(3409)
(3388)
(3343)
(3158)
(3145)
(2960)
(2943)
(2874)
(2658)
(2618)
(2562)
(2522)
(2406)
(2382)
(2308)
(2251)
(2186)
(2163)
学科
(15354)
经济(15334)
管理(14007)
(11486)
(10303)
企业(10303)
方法(7493)
教育(6508)
数学(6477)
数学方法(6377)
中国(5789)
理论(4518)
(4117)
教学(3924)
(3325)
(3250)
贸易(3248)
业经(3216)
(3181)
(3117)
技术(2986)
(2861)
地方(2814)
政治(2789)
思想(2728)
思想政治(2648)
政治教育(2648)
治教(2648)
德育(2635)
人事(2606)
机构
大学(67476)
学院(61425)
管理(21981)
(21058)
研究(20552)
经济(20453)
理学(19577)
理学院(19246)
管理学(18597)
管理学院(18506)
(14368)
中国(13603)
科学(12685)
(11573)
师范(11506)
教育(10387)
(10258)
(10048)
(9471)
(9466)
北京(9372)
师范大学(9321)
研究所(9302)
业大(9231)
中心(8439)
财经(8087)
(7721)
(7571)
(7436)
农业(7434)
基金
项目(40454)
科学(32603)
研究(31067)
基金(28461)
(24208)
国家(23921)
科学基金(20804)
社会(19205)
社会科(17976)
社会科学(17973)
教育(17732)
(16331)
基金项目(15227)
(14295)
自然(13575)
自然科(13331)
自然科学(13327)
自然科学基金(13107)
编号(12927)
成果(11984)
资助(11348)
大学(10499)
课题(10461)
(9504)
重点(9214)
(9027)
(8680)
教育部(8532)
规划(8354)
人文(8112)
期刊
(23310)
经济(23310)
研究(22303)
教育(21438)
中国(18101)
学报(10671)
大学(9590)
科学(9333)
管理(8827)
(8382)
(7741)
学学(7351)
农业(5838)
技术(5081)
高等(4673)
财经(4377)
图书(4144)
(4098)
金融(4098)
职业(4026)
高等教育(3970)
业经(3898)
(3782)
经济研究(3772)
科技(3308)
(3200)
商业(3195)
(3127)
书馆(3090)
图书馆(3090)
共检索到97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丁相玲  
对手机依赖预测变量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自尊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存在混淆的结论,为了调查自尊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引入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手机依赖大学生占据总人数14.96%,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戒断症状。(2)自尊和手机依赖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退避、幻想等与手机依赖正相关,手机依赖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3)多重中介分析发现自尊通过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预测手机依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志奎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乐观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气质性乐观问卷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积极应对与自尊、乐观人格特质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自尊、乐观人格特质显著负相关;自尊与乐观人格特质显著正相关;乐观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关系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乐观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自尊与应对方式关系间的完全中介变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东昀  陈翩  刘新生  刘晓杰  王美萍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妒忌量表对山东省4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妒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父亲情感温暖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妒忌显著负相关;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与妒忌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拒绝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妒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银   张建和  
为探讨自尊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关系,并考察同伴关系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学业适应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在自尊与学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同伴关系在自尊与男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显著,在自尊与女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詹启生  许俊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对自我隐瞒和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隐瞒量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和自尊量表对80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手机成瘾、自我隐瞒、反向自尊与心理压力均呈现两两相关,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我隐瞒不仅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并通过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思梦  郭本禹  杜文东  王福顺  
为考察大学生抑郁、成人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自尊在不安全依恋影响抑郁情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均能正向预测抑郁情绪;(2)高外显自尊在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86%。本研究对于探索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艳  李纯  沐小琳  别致  谷传华  
为探讨主观幸福感、自主支持、自尊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教师自主支持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自尊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191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主支持和自尊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三者与手机依赖均呈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还可以通过自主支持和自尊间接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自主支持与自尊在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思佳  金灿灿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与学习倦怠三者的关系,并关注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使用大五人格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量表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五人格各维度得分与手机依赖、学习倦怠得分呈显著相关,手机依赖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大学生人格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情绪型,人格类型在手机依赖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于和谐型和一般型人格,手机依赖对学习倦怠的预测力要高于情绪型人格的预测力。结论表明,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手机依赖对学习倦怠的作用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UCLA孤独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不同孤独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它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高孤独感组的手机依赖水平高于低孤独感组;(2)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3)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网络社会支持来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者的孤独感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戴必兵  张国华  
考查大学生的时间透视与焦虑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是否在时间透视和焦虑间起中介作用。采用《时间透视简式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对31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SPSS17.0和Amos4.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多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现在定向与焦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显著负相关;(2)未来定向与焦虑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与解决问题显著正相关;(3)应对方式在时间透视和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现在定向和未来定向都无法直接预测焦虑,两者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地预测焦虑。该研究表明,不同时间透视占优的大学生通过应对方式影响其焦虑状况,为今后进行焦虑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英  张婷婷  
了解高职生自尊、应对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对于预防高职生校园暴力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使用攻击性问卷、自尊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102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AQ各因子得分处于或低于平均水平,自尊和敌意存在正相关,攻击性和解决问题存在正相关。这表明自尊对攻击因子中的敌意存在一定影响,解决问题影响着个体攻击性的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海鸥  姜兆萍  
目的:考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心理韧性与自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测量463名中职生。结果:(1)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上,二年级显著高于一年级,女生积极认知显著高于男生,家庭支持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高心理韧性中职生的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幻想、忍耐得分显著高于低心理韧性中职生。(3)心理韧性与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幻想和忍耐显著正相关;自尊与问题解决、求助显著负相关,与幻想显著正相关。(4)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和忍耐直接影响心理韧性,同时,自尊在问题解决和心理韧性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中职生的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帮助中...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志勇  吴明证  
为了探讨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本研究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和自尊IAT测量了191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外显自尊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预测作用;(3)中介调节作用分析发现,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进入回归方程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这表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是通过无法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树伟  郭丽娜  
以高校500名本、专科学生为被试对象,调查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情况上较为严重;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是否恋爱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量表与宿舍人间关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将手机依赖作为因变量,宿舍人际关系及人口学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宿舍人际关系和年级、恋爱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进入回归方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凤娥  张锦涛  周楠  李晓敏  方晓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来自北京三所大学的633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退瘾反应、人际交往和时间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明显多于女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家庭功能较差,更倾向使用退避、幻想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家庭功能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家庭功能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在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间存在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