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0)
- 2023(13228)
- 2022(11767)
- 2021(11249)
- 2020(9405)
- 2019(21833)
- 2018(21595)
- 2017(41824)
- 2016(22809)
- 2015(26107)
- 2014(26031)
- 2013(24905)
- 2012(22633)
- 2011(20220)
- 2010(19763)
- 2009(17652)
- 2008(16889)
- 2007(14527)
- 2006(12393)
- 2005(10109)
- 学科
- 济(85602)
- 经济(85411)
- 管理(63892)
- 业(59395)
- 企(50435)
- 企业(50435)
- 方法(44607)
- 数学(38267)
- 数学方法(37697)
- 农(22774)
- 中国(22715)
- 财(21781)
- 业经(19549)
- 学(18560)
- 理论(17320)
- 地方(16474)
- 和(15337)
- 教育(15183)
- 农业(15039)
- 贸(14556)
- 贸易(14552)
- 务(14185)
- 易(14126)
- 财务(14114)
- 财务管理(14086)
- 技术(13870)
- 企业财务(13359)
- 环境(13283)
- 制(13276)
- 划(11825)
- 机构
- 大学(315102)
- 学院(309411)
- 管理(126692)
- 济(118152)
- 经济(115581)
- 理学(111807)
- 理学院(110544)
- 管理学(108307)
- 管理学院(107745)
- 研究(96577)
- 中国(67932)
- 京(65483)
- 科学(60928)
- 财(52609)
- 业大(46881)
- 所(46089)
- 农(45808)
- 中心(44468)
- 财经(43762)
- 范(43629)
- 师范(43247)
- 江(42620)
- 研究所(42505)
- 北京(40814)
- 经(39983)
- 农业(35815)
- 院(35559)
- 经济学(35204)
- 师范大学(35104)
- 州(34906)
- 基金
- 项目(223005)
- 科学(176270)
- 研究(165203)
- 基金(161618)
- 家(139254)
- 国家(138053)
- 科学基金(120171)
- 社会(104099)
- 社会科(97880)
- 社会科学(97849)
- 省(87464)
- 基金项目(86628)
- 自然(78620)
- 教育(78554)
- 自然科(76827)
- 自然科学(76810)
- 自然科学基金(75382)
- 划(73722)
- 编号(68425)
- 资助(66289)
- 成果(54944)
- 部(49788)
- 重点(49332)
- 创(46660)
- 课题(46610)
- 发(46238)
- 大学(44015)
- 教育部(43302)
- 创新(43252)
- 科研(42974)
- 期刊
- 济(119423)
- 经济(119423)
- 研究(89233)
- 中国(55199)
- 学报(48569)
- 教育(45706)
- 管理(44283)
- 科学(44158)
- 农(40685)
- 财(39438)
- 大学(38798)
- 学学(35186)
- 农业(28973)
- 技术(27912)
- 财经(20590)
- 业经(20205)
- 融(19625)
- 金融(19625)
- 经济研究(18791)
- 图书(18088)
- 经(17524)
- 问题(15620)
- 科技(15366)
- 理论(14745)
- 版(14402)
- 技术经济(14212)
- 业(14109)
- 实践(13711)
- 践(13711)
- 资源(13040)
共检索到42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丕国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卑心理量表》和《大学生社会比较量表》对4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卑心理程度较轻;大学生向上比较频率处于中等水平,而向下比较频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的频率相关显著;社会比较部分因子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具有预测作用。社会比较方式不同的大学生,自卑心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自卑心理 社会比较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淑民
本文通过描述大学生自卑情结的定义及表现,分析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的原因——固定的信息加工方式,指出长期运用防御机制的危害,并提出了对自卑者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自卑 自我评价 防御机制 心理咨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玲
高校贫困生大多身陷经济窘境,自我评价偏低,忍受着以不同程度的自卑为主的心理压力。文章根据贫困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将其分为隐性自卑、显性自卑、弱性自卑三类。围绕三类贫困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即不同程度的自卑,剖析其心理根源。论述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助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使其幸福成长成才。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贫困生 自卑 心理脱贫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塑 张野
为促进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发展,大学生在童年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得到重视。通过调查小学生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状况与特点,探讨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关系,为大学生在童年阶段生活适应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自卑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小学生生活适应量表,对240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的生活适应性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的自卑感、心理弹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的自卑感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自卑感量表总分、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生活适应性量表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在自卑感和生活适应性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小学生的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关系密切,心理弹性在自卑感和生活适应性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童年阶段自卑感的改善以及心理弹性的提高都对未来大学生活适应性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瑞权
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人产生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和完美的愿望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这便是自卑感的补偿,这是人们一生奋斗的根本动力。据此,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群体的类别、成因及表现,并对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情结 追求卓越 心理健康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毛瑞 万明钢
本文通过实验重点探讨藏、汉大学生在社会比较、时间比较下不同因素对职业可能自我评价的交互动态影响,发现(1)时间比较后的评价高于社会比较后的评价;(2)内隐比较下的评价高于外显比较下的评价;(3)比较类型与比较方式交互作用显著,比较方式更易在社会比较水平中发挥作用;(4)不同社会比较倾向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5)藏族大学生在创造力维度存在比较类型、比较方式与人格特质的三重交互作用;(6)汉族大学生在创造力维度存在比较方式与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丘文福 林谷洋 叶一舵 陈志勇
为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基于大学生使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分析,采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青少年心理资本量表和焦虑量表,对7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社交媒体使用中的上行社会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交媒体使用强度能通过社交媒体使用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对焦虑产生影响,该中介作用包含两条路径:上行社会比较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心理资本的序列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客观的社会比较、提升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赵凤青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及其与心理健康教育职教特色的关系,我们对全国7省市14所高职院校1.49万名学生和468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一部分高职生确实存在着自卑心理特点,自卑人数随着年级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职教特色的评价较高,与学生的较低评价存在着较大反差。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对症下药,有助于缓解或消除高职生的自卑心理,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慧 徐静英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团伙犯罪是其突出特点。从心理学家阿德勒"自卑感"与"补偿"理论出发,拓展出对青少年团伙犯罪研究的新视角,同时对冀东地区团伙犯罪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了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心理原因,即自卑感的来源和过度补偿的表现方式,并引申出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
团伙犯罪 青少年犯 自卑 补偿 心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立新 杨小燕
文章从心理求助行为的外在模式和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以及个体人格特点等因素的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的成果,并针对已有结论提出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求助 行为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焕泉
本文主要从现实因素与能力观、归因方式、自我情绪管理三个心理因素入手,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大学生自身、家庭、朋辈群体、学校内部一系列部门、用人单位等其他社会系统等应协同运作做好以下工作:增加就业渠道,锻炼学生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完备的干预系统,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社会协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博文 万伦来
文章从心理账户理论视角,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学习激励心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学校不同激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四维心理账户,且这四维心理账户具有显著的层次性特征,即设立奖学金、提高教师素质、授予荣誉称号等对大学生学习激励作用较大,而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心理辅导等对大学生学习激励作用较小。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账户 学习激励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虞汉阳
激烈的竞争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不良心理行为呈上升趋势。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香港与内地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采取的不同措施与方法的比较,找出适合内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香港 内地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粟雪琼 曾玲娟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了493名高职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和社会比较倾向。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自我和谐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不同生源地、专业满意度和社会比较倾向上有显著差异;能力比较能显著预测总的自我和谐程度、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的刻板性;观点比较能显著预测总的自我和谐程度、自我的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
关键词:
自我和谐 社会比较 高职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