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0)
2023(8043)
2022(6912)
2021(6810)
2020(5535)
2019(12883)
2018(12764)
2017(22760)
2016(14054)
2015(16212)
2014(16472)
2013(14964)
2012(13899)
2011(12840)
2010(13316)
2009(11808)
2008(11718)
2007(10763)
2006(9995)
2005(9364)
作者
(36526)
(30137)
(29979)
(29004)
(19364)
(14433)
(14010)
(11685)
(11604)
(11352)
(10293)
(10074)
(9716)
(9582)
(9547)
(9443)
(9405)
(9188)
(8855)
(8751)
(7989)
(7496)
(7238)
(7165)
(6978)
(6834)
(6733)
(6695)
(6159)
(6154)
学科
(38639)
经济(38588)
管理(33035)
(29696)
教育(23931)
(23275)
企业(23275)
中国(19408)
方法(15118)
(14462)
理论(13882)
数学(13137)
数学方法(12744)
教学(12398)
(11462)
(10311)
(9693)
业经(9327)
(9320)
(9164)
贸易(9161)
农业(9125)
(8945)
地方(7942)
技术(7896)
(7456)
(7174)
银行(7154)
及其(7089)
(6853)
机构
大学(188519)
学院(181933)
研究(66340)
(64602)
经济(62671)
管理(62627)
理学(52829)
理学院(52089)
管理学(50802)
管理学院(50421)
中国(43637)
(41970)
科学(38177)
教育(37889)
(37380)
师范(37188)
(32835)
(32601)
(31581)
师范大学(30135)
中心(29443)
研究所(29325)
北京(28078)
(27713)
技术(25289)
(24612)
财经(24480)
业大(24369)
(23654)
职业(22677)
基金
项目(111252)
研究(92794)
科学(89185)
基金(74923)
(63000)
国家(62266)
社会(54004)
教育(53845)
科学基金(53094)
社会科(50778)
社会科学(50766)
(46291)
编号(42226)
(40827)
成果(39407)
基金项目(37852)
课题(33928)
自然(32222)
自然科(31507)
自然科学(31500)
资助(31385)
自然科学基金(30958)
(28688)
(26703)
重点(26549)
规划(25550)
项目编号(25158)
(24922)
(24362)
教育部(23939)
期刊
(75717)
经济(75717)
研究(71520)
教育(69285)
中国(52075)
(25391)
学报(24403)
(24047)
管理(22651)
科学(21718)
大学(21108)
技术(20857)
(17690)
金融(17690)
农业(17409)
职业(17041)
学学(16572)
业经(12651)
图书(11982)
财经(11978)
经济研究(11391)
(11157)
论坛(11157)
技术教育(10523)
职业技术(10523)
职业技术教育(10523)
(10452)
高等(9891)
问题(9580)
(9209)
共检索到302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九根  刘文献  梁一灵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群体。网络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威胁,网络素养教育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构成,指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即把握好网络素养的涵义、优化网络道德环境,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将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和课堂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余波  潘中祥  范俊强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信息化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网络适应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欠缺、独立批判意识淡薄、时间管理意识较差、自我发展意识不强、道德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入手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宏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学生上网机会的增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受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的,而且具有网络应用能力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网络安全意识较弱和网络素养较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些特点和现状,本文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给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仕林  
网络素养作为"95后"大学生的素养之一,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网络素养的内涵界定、基本特征、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从加强教学引导、提升队伍素质、加大环境引塑、注重实践指导、推进心理教育、加强道德引导方面提出网络素养的教育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造成了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大数据视角入手,阐释信息碎片化的概念,通过分析信息碎片化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深究信息碎片化与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效果的相关性,并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探索新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策略,力求通过多元化教育路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新宇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思想交流场所,大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反馈和抒发个人意见和见解。同时,作为反映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动态的传话筒、风向标和晴雨表,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必须首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结合,进一步加大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力度,深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言论,强化大学生价值判断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力和辨别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晓伟  娜日  李丹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是科研实践、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对信息素养国内外标准研究,设计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能力量表,该量表由31个题项,4个维度组成。经过对信息管理专业60名学生进行前导性测试,删除不一致的题项,结果显示该量表的Cronbanch系数达到0.815,具有很好的信度,表明该量表对网络信息素养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爽  何歆怡  
近几年,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工作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科学调查与有效评估是开展相关素养培训服务的前提。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包括认知与观念、行为与技能的网络素养构成框架,并基于此编制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我国某高校1073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检验、聚类分析方法考察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不同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差异、大学生网络素养特征人群分类。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在行为与技能维度得分低于认知与观念维度;网龄、家庭居住地、家庭资本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普遍存在网络媒介认知不足和网络接触习惯不良问题。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对正确认知网络世界、不良上网习惯隐患、提升网络信息素养与联通能力、家庭资本在网络素养中的折射四个问题展开讨论,期望文章结论能够为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与培训提供支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武州  
网络道德素养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时代相适应,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重要群体,其网络道德素养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斐斐  
针对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基础概念,以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特征、教育原则,通过研究完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环境、提升高校教育引导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拓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路径等措施,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立新  陈新亮  张晓星  
作为教育主阵地,高校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缺乏引导,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不高,跟不上网络迅猛发展的步伐。加强大学生网络接触情况的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途径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在对张家口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培育、学校培育、自我培育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相关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书彩  
如何积极发挥网络正面效应而降低消极影响,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网络文化的学习环境中,成为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课题。本文以新媒体发展时代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媒介发展特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琦  熊回香  代沁泉  顾佳云  
[目的/意义]结合国内外文献调研与平台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表征,构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为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科学测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前期研究初步构建起面向新环境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网络问卷调研,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基于数据样本提取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平台安全使用基本技能”等8个一级指标,同时采用变异系数法为各级指标赋予权重系数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涉及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意识层面的指标中表现相对较好,而在深层次多元认知、具体知识与实践技能层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研究还发现指标得分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与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之间并未呈现显著的差异。基于此围绕“国家—高校—学生个体”3个相关主体提出平台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钰  李飞  张勇  
大学生网络社区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意见和矛盾调解的重要虚拟场所,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区具有瓦舍式组建形式、行政式管理模式和乡村式舆论环境的特征。当前大学生网络社区存在缺乏集体意识引导,言论易流于低俗化;限于简单消息发布,少有精深思想启迪;管理缺失现象严重,缺乏社区内部自治等问题。对此,要凝聚团队精神以提升网络社区的集体意识,突出信息把关以提高网络社区的信息环境,发挥熟人舆论增强网络社区的自治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阳霞  李德平  
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高速递增,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人际交往、价值判断、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网络视野下大学生“触网”情况作了了解,分析了大学生“触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