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1)
- 2023(6563)
- 2022(5917)
- 2021(5704)
- 2020(4976)
- 2019(11855)
- 2018(11880)
- 2017(22242)
- 2016(12824)
- 2015(15300)
- 2014(16096)
- 2013(15330)
- 2012(14401)
- 2011(13176)
- 2010(13449)
- 2009(12367)
- 2008(12629)
- 2007(11904)
- 2006(10169)
- 2005(9223)
- 学科
- 济(49005)
- 经济(48955)
- 管理(33973)
- 业(31518)
- 企(25427)
- 企业(25427)
- 方法(24723)
- 数学(21664)
- 数学方法(21398)
- 农(14015)
- 中国(13673)
- 财(12868)
- 学(10895)
- 理论(10839)
- 贸(10466)
- 贸易(10463)
- 教育(10339)
- 易(10148)
- 业经(10058)
- 地方(9783)
- 制(9531)
- 农业(9079)
- 和(8458)
- 教学(8298)
- 务(8229)
- 财务(8203)
- 财务管理(8169)
- 企业财务(7627)
- 银(7431)
- 银行(7408)
- 机构
- 大学(189491)
- 学院(185429)
- 济(69535)
- 经济(67672)
- 管理(67550)
- 研究(59657)
- 理学(57516)
- 理学院(56781)
- 管理学(55485)
- 管理学院(55131)
- 中国(43843)
- 京(40699)
- 科学(38169)
- 财(32918)
- 农(32349)
- 所(31009)
- 江(30705)
- 中心(28636)
- 业大(28255)
- 范(28097)
- 研究所(27949)
- 师范(27841)
- 财经(26085)
- 北京(26065)
- 农业(25586)
- 州(24594)
- 经(23404)
- 技术(22120)
- 师范大学(22045)
- 经济学(21104)
- 基金
- 项目(115456)
- 科学(89039)
- 研究(87323)
- 基金(79552)
- 家(68119)
- 国家(67487)
- 科学基金(57077)
- 社会(51329)
- 社会科(48292)
- 社会科学(48273)
- 省(47372)
- 教育(43966)
- 基金项目(42298)
- 划(39647)
- 编号(38942)
- 自然(36653)
- 自然科(35762)
- 自然科学(35750)
- 自然科学基金(35102)
- 成果(33533)
- 资助(33325)
- 课题(27585)
- 重点(26148)
- 部(25752)
- 大学(24524)
- 发(24479)
- 创(24021)
- 项目编号(23275)
- 年(22472)
- 科研(22236)
共检索到282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夏天静
族群最初指的是一国内的移民群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校园内的"新移民",在其现实社会交往之外的网络交往中出现了族群化的特征。对"族群"概念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族群的形成机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进行分析,可发现趣缘型族群对大学生的强大吸引力和大学生网络族群交往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中包含现实交往和网络交往,网络族群交往也推动着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 网络族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霍宇红 李海燕 张峰 霍孟林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主要有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寻求自我认同、缓解抑郁的心理、情感表达的需要。大学生网络交往具有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交互性等特征。本文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利与弊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网络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德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预防工作,选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讲究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夏菲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考查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的状况、网络行为特征以及行为方式,并指出只有准确洞察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互联网,正确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丰富、完善他们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的利器。
关键词:
大学教育 网络行为 大学生 互联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霞
本文借鉴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分析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工作模式,能更好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和谐稳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荣兵 刘孝群
网络社交是大学生钟爱的社交方式。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充满利他、关爱、文明、容忍力等积极的公众品质,那么该个体也更容易形成相应的品质,并回馈社会,促进良性循环。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技能的培养,以便大学生降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增进积极情绪,获得社交习得性乐观,培养亲社会行为,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网络社交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闫萌智 刘艳丽
探讨人际需求、社交焦虑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7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人际需求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人际需求、社交焦虑以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人际需求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3)人际需求通过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社交焦虑在人际需求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需求 社交焦虑 网络偏差行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彬 蒋雪梅
网络交往是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新的重要渠道。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存在的交往原则问题,必须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则及交往方法,使他们合理使用网络"双刃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交往 原则 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爱虹 刘明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网络法律和伦理体系,等等。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丽丽 印小玲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了解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主要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人际 网络人际信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满林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有需要、动机等动力因素,有抑郁、孤独、自制力差等个性特质,有认知歪曲因素,也有社会压力过大、社会支持系统缺损等社会心理因素。综合考察成瘾的心理机制是成功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琼 王业祥
我国正处于网络时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社会背景让当今的大学生备受压力,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发展需求。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探索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教育模式构建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从大学生心理互助教育模式的内涵、价值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心理互助 网络 教育模式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新利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当代大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出现。基于此,提出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对网络道德失范大学生实施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尝试,以促使其尽快完善健康、健全的网络社会人格。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心理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蓉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集聚,在现实中爆发并对高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行为事件。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主要由大学生利益受损和社会问题引发。群际偏见和群体认同是推动群体性事件演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不同,群际偏见和群体认同会以不同的作用方式推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以不同的模式演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阳霞 李德平
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高速递增,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人际交往、价值判断、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网络视野下大学生“触网”情况作了了解,分析了大学生“触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触网 问卷调查 对策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