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
- 2023(1617)
- 2022(1373)
- 2021(1493)
- 2020(1236)
- 2019(2821)
- 2018(2759)
- 2017(4637)
- 2016(2938)
- 2015(3719)
- 2014(3897)
- 2013(3128)
- 2012(2714)
- 2011(2582)
- 2010(2583)
- 2009(2233)
- 2008(2084)
- 2007(2049)
- 2006(1844)
- 2005(1706)
- 学科
- 教育(6115)
- 管理(5968)
- 济(4962)
- 经济(4948)
- 教学(4520)
- 业(4052)
- 企(3952)
- 企业(3952)
- 理论(3928)
- 中国(3283)
- 思想(2782)
- 政治(2770)
- 思想政治(2714)
- 政治教育(2714)
- 治教(2714)
- 德育(2700)
- 方法(2317)
- 学校(2281)
- 学法(2069)
- 教学法(2069)
- 业经(1900)
- 工作(1878)
- 研究(1863)
- 贸(1723)
- 贸易(1723)
- 易(1692)
- 数学(1687)
- 数学方法(1585)
- 和(1529)
- 技术(1493)
- 机构
- 大学(40650)
- 学院(34617)
- 管理(11937)
- 研究(10689)
- 理学(10465)
- 理学院(10257)
- 管理学(9813)
- 管理学院(9744)
- 教育(9284)
- 范(9099)
- 师范(9069)
- 京(9006)
- 济(8523)
- 经济(8120)
- 师范大学(7366)
- 科学(6652)
- 北京(6028)
- 江(5852)
- 中国(5401)
- 技术(4920)
- 中心(4847)
- 州(4809)
- 所(4442)
- 业大(4346)
- 职业(4236)
- 图书(4138)
- 研究所(4105)
- 书馆(4029)
- 图书馆(4029)
- 院(4001)
共检索到57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文武
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在伦理观上也受到网络道德失范的冲击。西方思潮的强势攻击、信息垃圾泛滥成灾、网络意识淡薄等,是影响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德育机制、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针对网络信息的特殊性开展德育课程等措施,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生活 网络失范 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松仁
文章针对大学生网络交际中所出现的怪异、虚谎、随意、粗俗等形形色色的语言现象,挖掘隐藏在网络语言背后自由自在、角色变换、务实功利、快乐为本、自我主宰的伦理意蕴,并从语言的权利、内容、表达、角色、自由、规则等方面提出了"慎独"伦理性要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洋 郑明
网络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社会和网络社区开始出现,而这种虚拟空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导致了网络不同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问题,基于这一不同,把网络交往进行了二元划分,即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交往和实体性交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种不同网络交往的底线伦理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甄晶
责任伦理认为,网络社会良性秩序的形成关键在于"责任"。自我责任的缺失、他人责任的忽视、社会责任的淡化是当前大学生网络伦理责任的危机所在,而网络的虚拟性、青春期心理成熟的滞后、公民责任与网络责任教育的缺乏、社会环境的负面冲击、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是形成危机的背后原因,可以通过借鉴中西方责任伦理思想精髓、加强网络责任教育、提升个人网络素养、完善网络责任法制等方面厘清危机化解之道。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陈润文 邱勇 黄文彬 王军
【目的】研究基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导航页面使用情况,揭示民办高校大学生典型的网络生活类型及特点。【方法】通过对导航页面设置数据采集点,获得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点击行为和搜索行为数据,进行统一建模和特征提取后,利用聚类算法将其细分为几个有代表性的群体。【结果】将民办高校大学生划分为6个典型群体,分别为重度视频型、昼学夜玩型、搜索追剧型、沉迷直播型、劳逸结合型、勤奋学习型;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要用网络看视频与直播,仅有小部分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局限】PC端导航页面行为仅能反映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部分,且数据的时间跨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日志挖掘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文华
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同时,也使他们思想中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责任伦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伦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的高度隐蔽性和虚拟性、大学生自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不完善、网络社会责任教育严重缺位。为此,高校须直面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深挖背后原因,果断采取借鉴传统慎独思想、做好网络责任教育、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策略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水平,提高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责任伦理 大学生 网络伦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国栋 原帅 王珠珠
网络生活方式是近年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认知以至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大学为案例,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以社会学研究中生活方式及其测量方法为基础,提出了网络生活方式的概念、内涵及分析模型,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北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通过因子萃取与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将目标研究人群细分为网络沉溺型、冷静保守型、信息前沿型和社交活跃型四种基本类型。最后,作者提出了根据大学生网络类型而实施分类引导的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
网络生活 北大学生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小青
无论是一般的社会规范,还是网络规范都应是社会稳定的必要保障,是一个社会规范性行为进行的必要措施,也是人类从事各类活动的文化基础和思想保障,这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网络规范 行为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伟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视与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自律能力;要把伦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结合;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集团军;开辟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新领域。
关键词:
网络 伦理道德 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饶桂生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年学生成为网络使用者中最大和最重要的群体。网络在促进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交流的同时,也使网络伦理矛盾冲突日趋明显。在阐述网络伦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青年学生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问题,并就加强网络伦理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网络伦理教育、心理疏导、网络伦理规范建设和网络空间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年学生 网络伦理 网络空间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彬 蒋雪梅
网络交往是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新的重要渠道。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存在的交往原则问题,必须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则及交往方法,使他们合理使用网络"双刃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交往 原则 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爱虹 刘明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网络法律和伦理体系,等等。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丽丽 印小玲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了解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主要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人际 网络人际信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夏菲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考查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的状况、网络行为特征以及行为方式,并指出只有准确洞察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互联网,正确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丰富、完善他们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的利器。
关键词:
大学教育 网络行为 大学生 互联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