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5)
- 2023(15865)
- 2022(13870)
- 2021(13085)
- 2020(10987)
- 2019(25517)
- 2018(25120)
- 2017(48503)
- 2016(26362)
- 2015(30136)
- 2014(29929)
- 2013(28933)
- 2012(26081)
- 2011(23364)
- 2010(23372)
- 2009(21036)
- 2008(20130)
- 2007(17451)
- 2006(14995)
- 2005(12591)
- 学科
- 济(103845)
- 经济(103731)
- 管理(75711)
- 业(70949)
- 企(59688)
- 企业(59688)
- 方法(54606)
- 数学(48428)
- 数学方法(47608)
- 农(26505)
- 中国(26222)
- 财(25282)
- 业经(22602)
- 学(21154)
- 地方(20089)
- 理论(19880)
- 农业(17999)
- 贸(17954)
- 贸易(17946)
- 易(17390)
- 务(16838)
- 财务(16754)
- 技术(16719)
- 财务管理(16715)
- 和(16220)
- 环境(16151)
- 教育(15931)
- 制(15888)
- 企业财务(15846)
- 划(14197)
- 机构
- 大学(370219)
- 学院(365698)
- 管理(148397)
- 济(140120)
- 经济(136986)
- 理学(130693)
- 理学院(129243)
- 管理学(126435)
- 管理学院(125791)
- 研究(113232)
- 中国(81159)
- 京(77528)
- 科学(71592)
- 财(62662)
- 业大(55062)
- 农(54284)
- 所(54178)
- 中心(52549)
- 财经(52110)
- 江(51418)
- 范(51053)
- 师范(50613)
- 研究所(49837)
- 北京(48431)
- 经(47649)
- 农业(42534)
- 经济学(42282)
- 州(42195)
- 院(41803)
- 师范大学(40991)
- 基金
- 项目(260481)
- 科学(206914)
- 研究(190311)
- 基金(189860)
- 家(164424)
- 国家(163084)
- 科学基金(142588)
- 社会(119435)
- 社会科(113256)
- 社会科学(113224)
- 省(102219)
- 基金项目(100993)
- 自然(94650)
- 自然科(92570)
- 自然科学(92551)
- 教育(91302)
- 自然科学基金(90880)
- 划(86278)
- 资助(79070)
- 编号(78244)
- 成果(62319)
- 重点(57923)
- 部(57668)
- 创(54360)
- 课题(53911)
- 发(53874)
- 大学(50726)
- 创新(50448)
- 教育部(50259)
- 科研(50003)
- 期刊
- 济(140541)
- 经济(140541)
- 研究(102955)
- 中国(67270)
- 学报(56443)
- 教育(52613)
- 管理(52269)
- 科学(51650)
- 农(47457)
- 财(46552)
- 大学(44544)
- 学学(40720)
- 技术(34369)
- 农业(33510)
- 融(25053)
- 金融(25053)
- 财经(24521)
- 业经(24045)
- 经济研究(22964)
- 图书(21057)
- 经(20814)
- 问题(18358)
- 统计(18043)
- 科技(17638)
- 技术经济(17569)
- 业(17359)
- 策(17015)
- 理论(16762)
- 版(16465)
- 资源(16397)
共检索到508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伟 王清 刘和海 张旭航
“停课不停学”给予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新的契机,当回归常态化教学,持续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大学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基于ECM—ISC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提出直接作用及中介效应的复合研究模型及相应假设,着重关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满意度、学生初始意愿及教师引导因素对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以疫情期间初始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后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逐层线性回归及构造中介效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结果发现,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满意度及学生的初始使用意愿均对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及满意度是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同时具有显著的中介调节作用。根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积极发挥教师引导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持续使用的正面效应;全面提升大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指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多维联动的网络学习空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邬文兵 李爽 项竹青 张明玉
共享物流模式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路径,其中,共享物流平台作为共享物流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数共享物流平台核心竞争力不足,面临着司机用户黏性较低的问题。研究司机对共享物流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用户使用黏性,指导平台获取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感知安全"变量,构建了司机对共享物流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共享物流平台提供的信息管理、平台培训和支付管理分别通过影响司机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安全,提升了司机的持续使用意愿。因此,本文提出了提升司机持续使用意愿的相关建议,进而指导共享物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季志
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学习行为正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网络学习行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理性行为理论,从技术接受视角构建了资源因素及技术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态度和行为意图影响的研究模型;最后采用SPSS与Amos相结合的统计方法,通过网络调查收集数据,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测量了模型的解释能力。研究表明,资源来源和资源内容与系统有用性正相关,资源形式和任务特征与系统易用性正相关,系统有用性与系统易用性与学习态度正相关,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正相关。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大学生 网络学习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月琳 李昂 王明 杨海华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动机、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由于网络使用行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文章将网络使用行为定义为围绕信息搜寻所产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包括信息源选择、信息需求类型、网络使用强度、信息搜寻方式及保存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和生活情境下,大学生体现不同的使用行为特点,如信息搜寻方式、信息源选择和保存方式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网龄等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基于描述性统计及定性分析,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关键词:
网络使用行为 大学生 影响因素 理论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经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新热点。文章以此问题为背景,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扩展的ECM-ISC得到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理论模型,以期概括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微观机理。该模型归纳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武 赵星
本研究借鉴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模型),构建了研究用户社会化阅读APP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用户在使用社会化阅读APP过程中所形成的期望确认程度和满意度是影响他们继续使用该类应用的重要因素;2大学生在社会化阅读APP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阅读有用性认知显著影响他们对该类应用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但社交有用性认知对他们不存在预期的显著影响;3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持续使用意愿不仅取决于ECM模型所囊括的变量,同时也受诸如主观规范等其他变量的影响;4除对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持续使用意愿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新华 齐晓云 段伟花
不同研究背景下ECM模型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在检索主要的学术数据库中关于ECM模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整合分析法对模型中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验证ECM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用户类型、IT类型和文化类型对ECM模型的调节作用进行探索性分析,指出ECM模型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ECM模型 整合分析 信息技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宁昌会 胡常春
当前移动App高下载量与高卸载量并存现象明显,基于期望确认理论(ECT),本文构建了移动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理论模型,试图分析App用户不能保持持续使用的原因。结果显示:App品质体验正向影响确认程度,确认程度又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趣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趣性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关键词:
移动App 持续使用意愿 期望确认理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琪 李欣 殷猛
移动团购发展迅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是移动团购发展和竞争的关键,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是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方式,哪个模型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解释力度更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移动团购为研究对象,基于ECM和IS成功理论比较和整合研究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和Smat PLS分析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模型均适用于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且ECM对于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解释力度均大于IS成功理论,而整合理论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洪波
网络金融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金融机构在开展网络金融业务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引入技术风险、业务风险因素,提出有关假设检验,并通过实证研究,运用AMOS和SPSS软件进行结构化建模,得出结论:当前,业务风险负面影响着使用意愿,而技术风险却跟人们的使用意愿不存在明显的统计意义上的联系。在对使用意愿的影响程度上,感知有用性已经超越了感知易用性。这些研究结论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网络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网络金融 使用意愿 技术接受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华
本文借鉴期望确认模型(ECM),通过实证验证了影响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期望确认度、满意度、自我效能感、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其中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既能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又通过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而期望确认度通过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满意度三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愉悦性通过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
关键词:
移动购物 持续使用意愿 期望确认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华
本文借鉴期望确认模型(ECM),通过实证验证了影响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期望确认度、满意度、自我效能感、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其中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既能直接作用于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又通过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而期望确认度通过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满意度三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感知愉悦性通过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消费者的持续使用意愿。
关键词:
移动购物 持续使用意愿 期望确认模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爽 臧敦刚
论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实证分析了温江农户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显著影响态度;感知易用性对态度的影响较弱;态度又进一步影响了使用意愿。感知风险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态度,而对使用意愿具有弱影响。此外,社会规范显著影响使用意愿,而对态度具有弱影响。该研究为温江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个体用户使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曹芬芳 郭佳 杨雪梅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调研抽取图书馆创客空间特征变量为外生变量,构建图书馆用户使用创客空间影响因素研究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347份,在此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是影响图书馆用户使用创客空间的关键因子,愉悦性、创新性、共享性、互动性是影响图书馆用户感知创客空间有用性的四个关键因素,便利条件、共享性和创造性是影响图书馆用户感知创客空间易用性的三个关键因素。互动性、愉悦性对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便利条件对感知有用性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国虎 孙凌 许芳
网络用户对移动签到服务的接受程度如何以及持续使用意愿是否强烈,对我国位置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在用户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融合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研究模型,探讨了用户价值、感知易用性与服务体验等因素对网络用户移动签到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功能价值、情感价值、感知易用性及服务体验都对用户移动签到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功能价值与社会价值还会显著影响情感价值,进而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为此,应从扩大用户群体、深度融合社交网络、丰富签到应用、强化客户工作与提升用户体验等途径入手推广移动签到服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