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8)
2023(12116)
2022(10150)
2021(9496)
2020(7806)
2019(17960)
2018(17720)
2017(33400)
2016(18463)
2015(21380)
2014(21869)
2013(21186)
2012(20191)
2011(18644)
2010(18903)
2009(17471)
2008(17541)
2007(16218)
2006(14428)
2005(13352)
作者
(55132)
(46190)
(46019)
(43816)
(29184)
(22120)
(21365)
(17991)
(17457)
(16644)
(15579)
(15396)
(14669)
(14546)
(14380)
(14209)
(14194)
(13717)
(13405)
(13282)
(11627)
(11571)
(11143)
(10694)
(10480)
(10475)
(10415)
(10258)
(9359)
(9283)
学科
(80615)
经济(80540)
管理(50013)
(48241)
(37307)
企业(37307)
方法(30858)
数学(26479)
数学方法(26166)
中国(25683)
(24022)
地方(22764)
业经(19476)
(18602)
农业(16393)
(16038)
(15128)
贸易(15116)
(14577)
(14577)
理论(13705)
(13411)
银行(13384)
(13039)
金融(13036)
教育(12891)
(12883)
(12760)
(12646)
地方经济(12464)
机构
大学(271960)
学院(269633)
(106555)
经济(103969)
管理(99205)
研究(94860)
理学(83728)
理学院(82643)
管理学(81043)
管理学院(80525)
中国(70686)
(59538)
科学(58555)
(49712)
(48887)
(46969)
中心(44295)
研究所(44058)
(43568)
(40757)
师范(40396)
业大(39446)
财经(38619)
北京(38557)
农业(36665)
(35326)
(34751)
(33717)
师范大学(32125)
经济学(31740)
基金
项目(170537)
科学(133083)
研究(129628)
基金(118617)
(102139)
国家(101181)
科学基金(85852)
社会(79509)
社会科(75061)
社会科学(75039)
(69508)
基金项目(62494)
教育(61513)
(58066)
编号(56408)
自然(53105)
自然科(51823)
自然科学(51807)
自然科学基金(50872)
成果(48305)
资助(48273)
(41907)
课题(39736)
重点(38775)
(37119)
(35532)
项目编号(34353)
发展(33627)
大学(33475)
(33040)
期刊
(126109)
经济(126109)
研究(83732)
中国(63572)
教育(44885)
(44403)
学报(42253)
(38736)
科学(37309)
管理(35267)
大学(32291)
农业(30290)
学学(28623)
(25994)
金融(25994)
技术(24790)
业经(22554)
经济研究(19814)
图书(19811)
财经(18877)
问题(16485)
(16264)
(16158)
书馆(13758)
图书馆(13758)
理论(13608)
技术经济(13464)
商业(13065)
(13056)
(12835)
共检索到425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珊珊  张帅  倪珍妮  
探讨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规避意图的触发机理,以期为高校及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教育、优化网络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建议和参考。基于组态视角,从用户行为相关理论出发选取变量并构建分析框架,对382位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调查,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规避意图触发的6种组态路径。结果显示,消极结果预期、感知信息质量、感知信息过载、信息主观规范和消极预期情感均作为核心或辅助条件对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规避意图触发产生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粤亮   张莉莉   吕晓龙   郑汉  
[目的 /意义]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系统探究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焦虑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可从不同维度为其焦虑缓解与干预提供一定的对策参考。[方法 /过程]面向大学生开展一对一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流程解析访谈资料,自下而上提炼其网络健康信息焦虑形成影响因素。[结果 /结论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影响因素分为4个维度:信息人维度是内在催化因素,包括主观感知、健康信息素养、个人特质;信息维度、信息技术维度皆为接触点刺激因素,前者包括信息质量、信息异化,后者包括平台质量;信息环境维度是外在诱发因素,涉及外界环境、内部环境。根据访谈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在信息人维度,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身心健康,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在信息维度,网络平台应完善信息审核机制,提高健康信息质量;在信息技术维度,网络平台应加强自身资源建设与技术升级,提升平台质量;在信息环境维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信息法律体系、加强健康信息监管力度,新媒体应正确引导社会认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晓峰  郑雪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信  李旭晖  
文章尝试制定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电子健康素养评估量表,以了解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现状,探究不同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搜寻情况,为网络健康信息搜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调查结果表明,62.11%的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位于平均水平之上,不同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大学生在网络健康信息搜寻渠道、评价方式、主要障碍及对搜寻态度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从政府、高校、图书馆和网络健康信息提供者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低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大学生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征  邱冠文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为对象,从意识、获取、评价、应用及道德水平五个维度,对我国1 080名在读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健康信息获取策略和方式不够全面,信息评价判断辨析较弱,信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信息素养发挥效果不佳。文章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推动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协同培育的对策建议:健全政府的健康信息治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强化媒介的健康信息舆情社会责任;优化高校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健康信息素养及作用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采用SCL-90量表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267名聋人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24%聋人大学生上网成瘾;聋人男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聋人女大学生;聋人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平建  
网络正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心理和行为习惯,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实施状况,提出了实施全员、全过程和全面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静  武瑞英  陈煜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文章分析和探讨了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初步提出了在网络上创建以省为单位的民族班集体的新型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新宇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思想交流场所,大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反馈和抒发个人意见和见解。同时,作为反映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动态的传话筒、风向标和晴雨表,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必须首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结合,进一步加大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力度,深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言论,强化大学生价值判断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力和辨别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顾东晓   孙佳月   丁庆秀   孙红蕾   顾娅娣   张铭钰  
[目的/意义]健康谣言、虚假健康信息过载等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信息焦虑和健康信息规避行为,不利于公民的健康信息素养提升和公共健康信息服务的发展。本文致力于深入研究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发生路径,以促进高质量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建设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83个初始概念、15个基本范畴和6个主范畴,融合认知—情感—意动(Cognition-Affect-Conation)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健康信息焦虑与健康信息规避行为互相影响,认知因素通过影响健康信息焦虑进而间接影响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信息因素对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有因果、中介、调节3个作用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留涛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未能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较好融合,存在忽略安全意识引导、体制机制建构不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开展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工作,可以根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从执行、内容和保障三个维度创新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小青  蒋常香  
信息高度聚集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新一轮的网络技术革命已经悄然完成。网络文化也潜移默化的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因此,如何在面对网络文化这一新媒介进入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的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夏菲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考查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的状况、网络行为特征以及行为方式,并指出只有准确洞察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互联网,正确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丰富、完善他们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的利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彬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电脑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防止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对于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勇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交往、休闲的新空间,它给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与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