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6)
2023(6517)
2022(5771)
2021(5531)
2020(4999)
2019(11809)
2018(11749)
2017(22244)
2016(12976)
2015(15313)
2014(15852)
2013(15351)
2012(14536)
2011(13386)
2010(13705)
2009(12716)
2008(13107)
2007(12266)
2006(10600)
2005(9512)
作者
(39397)
(33418)
(33163)
(31721)
(21040)
(15947)
(15377)
(12942)
(12433)
(12011)
(11292)
(11194)
(10705)
(10577)
(10436)
(10356)
(10283)
(9854)
(9723)
(9667)
(8463)
(8380)
(8110)
(7638)
(7579)
(7569)
(7523)
(7387)
(6796)
(6787)
学科
(51152)
经济(51096)
管理(33296)
(31688)
方法(26408)
(25317)
企业(25317)
数学(23179)
数学方法(22873)
(14227)
中国(13719)
(12692)
(12507)
(10627)
贸易(10626)
(10302)
理论(10158)
业经(10157)
教育(9705)
地方(9626)
农业(9324)
(9202)
(8637)
(7800)
财务(7777)
财务管理(7751)
(7604)
银行(7573)
企业财务(7296)
(7227)
机构
大学(199430)
学院(192033)
(73048)
经济(71268)
管理(69973)
研究(65470)
理学(60215)
理学院(59390)
管理学(57979)
管理学院(57610)
中国(46658)
(42865)
科学(42779)
(36301)
(34618)
(33716)
研究所(31726)
(31082)
业大(30765)
中心(30183)
(29759)
师范(29491)
农业(28951)
财经(27234)
北京(27189)
(24581)
(24223)
师范大学(23788)
(22761)
经济学(22530)
基金
项目(124085)
科学(96578)
研究(90347)
基金(88044)
(76766)
国家(76130)
科学基金(63930)
社会(54685)
社会科(51526)
社会科学(51505)
(49404)
基金项目(46960)
教育(44812)
(42491)
自然(41976)
自然科(41002)
自然科学(40983)
自然科学基金(40267)
编号(38133)
资助(36562)
成果(33272)
重点(28510)
(28162)
课题(27221)
(26238)
大学(25583)
(25558)
科研(24251)
教育部(23884)
创新(23674)
期刊
(79848)
经济(79848)
研究(56979)
中国(40334)
学报(34740)
教育(33095)
(32565)
科学(29550)
(26790)
大学(26428)
学学(23287)
管理(22636)
农业(22055)
技术(16716)
(14800)
金融(14800)
财经(13702)
图书(12901)
业经(12840)
经济研究(12128)
(12033)
(11770)
问题(11012)
(10904)
技术经济(9972)
理论(9500)
统计(9195)
(9036)
书馆(9016)
图书馆(9016)
共检索到286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闫宏微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网络休闲越来越成为了大众休闲的常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最活跃部分,也因其特别的属性特质成为了网络休闲的主要践行者。开展休闲活动可以为大学生个体提供重要的活动场所,思考空间,参与机会,促进大学生文化底蕴的增强、精神世界的发展、生活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批评精神与创造性等的塑造。但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网络休闲有一种令人忧虑的异化状态,亟需加以分析引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夏菲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考查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的状况、网络行为特征以及行为方式,并指出只有准确洞察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帮助他们正确看待互联网,正确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丰富、完善他们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的利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雪梅  龚彬  
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大学生的人生发展。网络交往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新手段,交往手段的创新必然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交往能力。因此,大学生要完善自我意识,培养网络交往的吸引能力;要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网络交往的心理调适能力;要学会观察别人,培养认识网络交往对象的能力;要掌握语言艺术,培养网络交往的语言沟通能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松  孙春军  
运用问卷调查和社会统计方法,在分析大学生休闲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休闲教育的差异。研究发现:(1)大学生休闲参与形式相对单一,休闲技能欠缺,学校休闲教育相对滞后。(2)文科学生休闲活动偏向感性,以课内学习为主;理工科学生休闲活动偏向理性,更加青睐课外休闲实践。(3)文科学生比较关注客观条件,休闲教育个人化目标明显;理工科学生更加重视主观努力,注重休闲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因此,应高度重视休闲教育的实施,设计多元的休闲项目,创新设置休闲选修课,同时深入挖掘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推动高校休闲教育的良性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星星  
大学生休闲消费,是指大学生在休闲过程中消费物质、精神文化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享受、发展需要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休闲消费科学性不够强,消费硬实力也不强,消费层次偏低,休闲消费满意度偏低,但消费阻碍归因偏差明显。破解大学生的休闲消费窘境,实现休闲消费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应着力培养休闲技能,提升休闲消费层级;竭力培养休闲道德,规约休闲消费行为;合理规划,提高休闲消费理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立允  
本文基于大学生的休闲现状,从大学生的休闲心理与需求出发,主要围绕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休闲内容的选择决断能力和休闲技能的不同,探讨以"学生为本""因性别施教""因年级施教"为原则的休闲内容和以大学生的休闲现状、休闲需求、休闲意识为依据的休闲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休闲品位和提高大学生的休闲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如珍  郑航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是大学发展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当前的大学生休闲教育,存在着休闲观念狭隘、休闲方式不良、教育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立足核心素养的宗旨,从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休闲教育观出发,开展有创造性、价值性的休闲教育活动,创设全方位、一体化的休闲教育氛围,建设系统性、层次性的休闲教育课程,是基于核心素养推进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基本要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文举  
随着湖南经济的快速增长,休闲消费成为湖南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如何正确引导和提升湖南的休闲消费,使它有利于湖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出发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康  
网络文化是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文化,它不仅可以方便同学之间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也对大学生的个性养成、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很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引导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莲荣  张明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搜集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等类型。本文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类型的产生原因和干预策略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永彬  叶文明  
分析高校大学生失范网络行为,提出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信息渴求,依据现代网络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网络信息服务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丛茂国  
大学生网络参政既是公民参政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网络参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网络参政是时代潮流的产物,兼有网民参政的共同性与有网民参政的特殊性。文章认为大学生网络参政是其主观选择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但大学生网络参政也是一把双刃剑,积极面与有消极面并存,但网络政治本身的特点决定其总体上利大于弊。文章强调要不断建设和改进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参政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网络参政理性化、健康化、有序化和规范化,并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燕  
网络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增大。本文在探讨网络人际交往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了其特点,最后提出了对教育的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引琼  唐琳  戴玮宏  
简要阐述网络德育和网络德育生态内涵,依据生态学协同进化、群体动力、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整体效应理论,初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德育生态系统重要主客体及其关系、系统内外部信息产生及其交流模式、网络德育生态系统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调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大学生网络德育平台生态优化模式,并提出了在保持生态系统主体丰富性的基础上,建立重要主客体的转换和错位发展机制;在保证信息等有效供给的前提下,优化大学生网络德育生态系统的信息等交流共享模式;加强监督与统筹协调,大力增强网络德育生态系统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彬  蒋雪梅  
网络交往是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新的重要渠道。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存在的交往原则问题,必须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健康的网络交往原则及交往方法,使他们合理使用网络"双刃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