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1)
2023(11516)
2022(10213)
2021(9953)
2020(8281)
2019(19157)
2018(19071)
2017(37103)
2016(20673)
2015(23434)
2014(23617)
2013(22631)
2012(20814)
2011(18817)
2010(18932)
2009(17162)
2008(16553)
2007(14444)
2006(12797)
2005(11112)
作者
(56775)
(46944)
(46501)
(44604)
(30100)
(22376)
(21315)
(18475)
(17871)
(17030)
(16099)
(15628)
(14801)
(14772)
(14432)
(14427)
(14230)
(14045)
(13467)
(13350)
(11655)
(11612)
(11253)
(10718)
(10612)
(10506)
(10476)
(10441)
(9429)
(9212)
学科
(73156)
经济(73066)
管理(59580)
(55578)
(46721)
企业(46721)
方法(34359)
数学(29747)
数学方法(29295)
(20979)
中国(20616)
(20425)
业经(16481)
(16168)
地方(15161)
理论(14523)
教育(14372)
农业(13852)
(13812)
贸易(13808)
(13738)
(13428)
(13298)
财务(13228)
财务管理(13208)
(12821)
企业财务(12568)
(12451)
技术(12166)
环境(11841)
机构
大学(284970)
学院(280784)
管理(113942)
(106809)
经济(104215)
理学(98943)
理学院(97852)
管理学(96106)
管理学院(95597)
研究(91542)
中国(66393)
(60543)
科学(56714)
(50042)
(44885)
(41856)
中心(41414)
(41087)
业大(41021)
研究所(40809)
(40076)
财经(39986)
师范(39803)
北京(38702)
(36363)
(33639)
(33535)
农业(32526)
师范大学(31987)
经济学(30140)
基金
项目(192260)
科学(151091)
研究(145620)
基金(137432)
(117578)
国家(116518)
科学基金(100681)
社会(88755)
社会科(83943)
社会科学(83921)
(75561)
基金项目(73113)
教育(68770)
自然(65559)
自然科(63982)
自然科学(63970)
(63706)
自然科学基金(62800)
编号(61765)
资助(56941)
成果(51793)
(42726)
课题(42721)
重点(42410)
(40197)
(39859)
项目编号(38305)
大学(37839)
教育部(36961)
创新(36827)
期刊
(116484)
经济(116484)
研究(86992)
中国(54095)
教育(44499)
学报(41869)
管理(41052)
科学(38669)
(38264)
(36671)
大学(33131)
学学(29673)
农业(27088)
技术(24433)
(23902)
金融(23902)
业经(19935)
财经(18629)
经济研究(17777)
图书(17551)
(15758)
问题(14915)
理论(14395)
科技(13934)
实践(13472)
(13472)
(13229)
技术经济(12911)
现代(12762)
(12201)
共检索到411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莉莎  
近几年来大学生维权意识日渐增强,维权活动日趋频繁,针对高校具体管理行为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日渐增多。纵观频发的大学生维权现象,笔者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在维权观、维权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些维权误区的存在,阻碍了大学生合法权利的实现,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因此,应正视大学生的维权误区,积极探索对策,引导大学生正确维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瑜  
在互联网和经济迅速发展下的"校园贷",引发了一系列借贷市场乱象,严重侵害着大学生的权益。但是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和司法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大学生难以运用合理的手段进行维权。文章通过在互联网金融视域下对大学生维权问题的研究,为大学生探索更有效的维权方式,提出更好的保护大学生权益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国安  
针对大学生法律维权意识相对淡漠的现状,经过对国内外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分析,得出应当重视与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维权意识的教育,并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对大学生法律维权保障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完善大学生法律维权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泽容  
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难题之一。在漫长的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就业侵权问题时有发生,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观念落后、制度缺失等。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建设,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用人单位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要从多方面构建维权法制化模式,为大学生营造安全可靠的就业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封贵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农民已经在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原本依靠山林、土地、河塘等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生产者之外,还涌现出一支拥有农村户籍身份、但在城镇务工的新型农民工劳动大军,因此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领域,是在土地、户籍和劳动就业三大方面。本文研究认为,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制度上和立法上的完善,构建一个合理的农民维权体系,还要在实践中做好法律援助、财政支持等各项工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盘长丽  
伴随着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的快速发展,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事件也越来越多。但因为法律的不到位、监督不严、销售误导的普遍存在以及消费者的弱势地位等因素,使得保险消费者维权的路走得异常艰辛。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完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寿险消费者维权机制;满足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加大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监督力度,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建立诚信社会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荣亮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不断深入,高校在履行管理职能时与大学生权利产生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学生既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又享有作为受教育者特殊的法定权利。其权利意识的增强既反映了我国依法治教取得的成就,也对现代高校管理提出了挑战。文章首先对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依据进行了界定,接下来对大学生权利意识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海燕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文章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着手分析了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思想误区,并从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心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五个方面引导大学生走出思想误区,实现高质量就业,服务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勇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误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试图对这些认识误区加以剖析并找出对策,以使“大学生村官计划”能够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刚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社会对于全方位人才的需求促使高校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学生纳入管理体制,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成为必然选择。本文结合"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我国的现实背景寻求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丰根凤  彭青  熊来平  叶志平  
文中提出了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分析了其成因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向红  谢志钊  周文军  
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是改革教育教学、加强学习指导、提升学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学习目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影响学习的因素、评价大学课堂教学六个纬度对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加强学习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与就业指导、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飞龙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等,所以妥善解决好这个难题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路新民  
中国与东南亚周边国家为了南海归属问题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们怕自己吃亏就搬出美国来做"包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了一通话后激起了中国外交部杨洁篪部长的反驳,杨洁篪告诉希拉里,南海是中国固有的主权,任何人都不得撼动。说得希拉里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两个人似乎变得很和睦,至少我看是这样的。做任何事就是这样,不能越权,更不能侵犯人家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