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1)
- 2023(4353)
- 2022(3548)
- 2021(3630)
- 2020(2785)
- 2019(6456)
- 2018(6506)
- 2017(9168)
- 2016(6510)
- 2015(7757)
- 2014(8044)
- 2013(6640)
- 2012(6020)
- 2011(5649)
- 2010(5905)
- 2009(4851)
- 2008(4779)
- 2007(4538)
- 2006(3921)
- 2005(3696)
- 学科
- 教育(22441)
- 中国(12021)
- 管理(10505)
- 理论(9752)
- 济(9614)
- 经济(9606)
- 教学(8671)
- 企(7880)
- 企业(7880)
- 业(7559)
- 思想(5190)
- 政治(5114)
- 研究(5102)
- 学(5095)
- 思想政治(4886)
- 政治教育(4886)
- 治教(4886)
- 德育(4829)
- 学校(4652)
- 学法(4244)
- 教学法(4244)
- 方法(4184)
- 高等(4174)
- 发(4116)
- 革(3930)
- 业经(3878)
- 发展(3847)
- 文化(3787)
- 展(3720)
- 改革(3659)
- 机构
- 大学(81190)
- 学院(72856)
- 教育(32257)
- 研究(27374)
- 范(25268)
- 师范(25214)
- 师范大学(20935)
- 京(19555)
- 管理(18496)
- 理学(15795)
- 济(15647)
- 理学院(15383)
- 科学(15061)
- 经济(14846)
- 管理学(14724)
- 职业(14662)
- 管理学院(14526)
- 北京(13665)
- 技术(13340)
- 江(13251)
- 教育学(12378)
- 所(12358)
- 中国(11684)
- 研究所(11226)
- 中心(10620)
- 州(10347)
- 院(10183)
- 职业技术(10090)
- 教育学院(9219)
- 技术学院(9028)
- 基金
- 研究(43954)
- 项目(43200)
- 科学(35479)
- 教育(31444)
- 基金(25140)
- 社会(23891)
- 成果(22720)
- 编号(22287)
- 社会科(22100)
- 社会科学(22095)
- 课题(19987)
- 家(19466)
- 省(19355)
- 国家(19034)
- 划(18694)
- 年(18165)
- 科学基金(15790)
- 规划(14555)
- 项目编号(13734)
- 度(12835)
- 研究成果(12779)
- 性(12145)
- 基金项目(12009)
- 大学(11709)
- 重点(11691)
- 部(11538)
- 年度(11502)
- 一(11482)
- 教育部(11050)
- 阶(11023)
共检索到12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晓乐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引领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着力培养专业师资队伍,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旷永青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要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诉诸和谐共生理念,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兼容性;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开辟新途径,发挥理想信念的凝聚力;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创新教育载体,发挥文化精神的激励作用;坚持内在平衡与外在协调相统一,健全合力机制,巩固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实效性 着力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袁君丽
湘鄂西红色文化是指遍布在湘鄂西苏区的革命旧址、革命遗迹、革命遗物和他们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本文通过对湘鄂西红色文化价值功能的介绍和分析,指出当前高校教育者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对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以此从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空洞、教学载体单一,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三个方面着重分析其不足,据此探究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利用的路径选择。学习和宣传红色文化,不仅有着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红色文化。
关键词:
湘鄂西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华
面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系列挑战,身边榜样具有化解价值冲突的教育引导、确立价值取向的目标激励、关注价值诉求的行为强化等独特功能。高校应努力探索贯穿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等诸多教育环节用身边榜样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身边榜样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素瓅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在地方就业为主,海外留学、游学意识弱,人数少,缺少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强烈愿望。地方高校应树立跨文化教育大众化、常态化教育理念,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积极推进"专业学习"转向"专业和跨文化知识的同步学习",将跨文化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晓雪
本文拟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去解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明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探讨人文关怀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价值,阐述人文关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深层次的关系,从而构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现状 回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伟文 李亚东
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认证是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剖析专业认证在促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局限,找准全面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专业认证中的大学质量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质量观、管理方法、质量保证和协同治理等方面,同时现实中也存在功利性、工具化和被动性的倾向等局限。大学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需要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模仿追随走向理性推进;二是从制度约束走向自觉行动;三是从价值认同走向自我实现。
关键词:
专业认证 质量文化 价值 局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巍 孙超 臧英杰
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富有成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为新时代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把"四个正确认识"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把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把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把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 “四个正确认识” 高等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秀华
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开展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构建健康社会伦理的需要,是推进高校性教育科学普及和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明确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归属,建设高素质的性道德师资队伍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性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长江
推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与着力点,各级各类教育概莫能外。阻碍与促进高职教育公平的因素与维度多元交织,其中最容易忽略、也是最有效的一维是对高职教育的主体、内因——学生文化资本的考察与补偿。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与文化资本理论为研究支撑,对高职教育现状审视可知——历史短促、重普轻职导致了其结构位置较低;原生家庭社会的弱势地位导致了学生文化资本劣势;"重技轻文"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学生文化素质不足;"失败者"心理导致了"抵制型"学生亚文化。补偿高职学生的文化资本需要做到建立多元文化观,发掘学生潜在文化资源;有效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燕妮
红色文化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更能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而取得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更大突破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传承 大学生思政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刘文博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原则,探索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高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机制,创新载体,促进融合,以生为本,优化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与建设者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协同育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蓉生
"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具有标志性、特征性的战略思想。30年来,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八大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国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做好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强化思想引领,凸显劳动教育的导向性;激发学生活力,强化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凝聚教育合力,强化劳动教育的协同性;丰富教育形式,强化劳动教育的亲和力。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伟
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和而不同"为基本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将帮助其形成科学的民族文化观,实现自觉的国家认同,以追求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宏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