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8)
- 2023(13196)
- 2022(11515)
- 2021(11400)
- 2020(9261)
- 2019(21652)
- 2018(21784)
- 2017(40882)
- 2016(23480)
- 2015(26794)
- 2014(27255)
- 2013(25701)
- 2012(23865)
- 2011(21459)
- 2010(21518)
- 2009(19204)
- 2008(18559)
- 2007(16269)
- 2006(14369)
- 2005(12526)
- 学科
- 济(78362)
- 经济(78272)
- 管理(60983)
- 业(55589)
- 企(46438)
- 企业(46438)
- 方法(35860)
- 数学(30285)
- 数学方法(29798)
- 中国(27173)
- 教育(25594)
- 农(23516)
- 财(20198)
- 理论(19141)
- 学(19136)
- 地方(18395)
- 业经(18360)
- 农业(15464)
- 贸(14480)
- 贸易(14473)
- 易(14017)
- 和(14005)
- 技术(13890)
- 制(13754)
- 策(13084)
- 环境(12753)
- 教学(12645)
- 务(12383)
- 财务(12319)
- 财务管理(12298)
- 机构
- 大学(316329)
- 学院(310948)
- 管理(120242)
- 济(112111)
- 经济(109092)
- 研究(104837)
- 理学(104142)
- 理学院(102831)
- 管理学(100894)
- 管理学院(100290)
- 中国(71952)
- 京(69447)
- 科学(64952)
- 范(53422)
- 师范(53132)
- 财(52135)
- 所(51369)
- 中心(47150)
- 江(47126)
- 研究所(46866)
- 北京(44832)
- 农(44798)
- 业大(43993)
- 师范大学(43192)
- 教育(42914)
- 财经(41483)
- 州(38441)
- 院(38340)
- 经(37633)
- 技术(36783)
- 基金
- 项目(210483)
- 科学(166460)
- 研究(164196)
- 基金(147500)
- 家(125665)
- 国家(124393)
- 科学基金(106994)
- 社会(98534)
- 社会科(92942)
- 社会科学(92918)
- 省(84056)
- 教育(82529)
- 基金项目(78465)
- 划(72204)
- 编号(71557)
- 自然(68556)
- 自然科(66873)
- 自然科学(66860)
- 自然科学基金(65613)
- 成果(61355)
- 资助(60343)
- 课题(51755)
- 部(47727)
- 重点(47599)
- 发(45544)
- 创(43676)
- 项目编号(43645)
- 年(42804)
- 教育部(41590)
- 大学(41330)
共检索到464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袁君丽
湘鄂西红色文化是指遍布在湘鄂西苏区的革命旧址、革命遗迹、革命遗物和他们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本文通过对湘鄂西红色文化价值功能的介绍和分析,指出当前高校教育者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对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以此从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空洞、教学载体单一,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三个方面着重分析其不足,据此探究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利用的路径选择。学习和宣传红色文化,不仅有着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红色文化。
关键词:
湘鄂西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晓乐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引领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着力培养专业师资队伍,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原嗣婷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创造出来的优秀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要力量、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着认知存在偏差、情感有待强化、知行存在脱节等主要问题。需要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引导红色产业发展、注重理论实践转化的等方面来创新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红色文化 认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瞩
文章基于"破窗效应"的基本要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教育机制、教育策略、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四个方面来构建教育方法,探索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破窗效应 大学生 廉洁文化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燕妮
红色文化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更能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而取得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更大突破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传承 大学生思政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静
湖湘文化是湖南地区的地域文化,体现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其中的爱国主义、敢为人先、注重实干、艰苦奋斗、勤勉朴实、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时至今日依然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文章分析了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活的实践意义,并从强化认识、优化方法、营造氛围、网络育人四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实践创新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静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宽厚的文化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引领社团建设,可显著提高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对社团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分析以社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探索具体的教育路径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高校社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载体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康建敏 周静 刘振忠
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做人教育、智育教育和创新教育,是最好的体育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推动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文章在对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包括体育组织机构设置、体育教育模式构建,以及如何实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构想。希望能为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建立起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新锐 郭锦亮
陕西红色文化旅游是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助力作用。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学习和传播革命历史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陕西红色文化旅游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优势,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大力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旅游活动和实践项目、创新教学方式,以红色文化旅游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旅游活动等,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红色文化旅游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中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大学生人文教育内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提炼,让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环节,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秋华 洪瑶琪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网络流行文化的不断推进,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文章通过对部分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流行文化的形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文化的态度和选择的标准,以及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等,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善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供可行性教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流行文化 教育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素瓅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在地方就业为主,海外留学、游学意识弱,人数少,缺少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强烈愿望。地方高校应树立跨文化教育大众化、常态化教育理念,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积极推进"专业学习"转向"专业和跨文化知识的同步学习",将跨文化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伟
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和而不同"为基本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将帮助其形成科学的民族文化观,实现自觉的国家认同,以追求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宏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寄宛 王红
作者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认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庄严 刘晓霞
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备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生机勃发的精神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永恒血脉和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经由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演进,凝聚成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总体观念表征,其中融会丰富的独创性智慧、风骨、情趣与操守,不仅为当代国人提供了鲜活的文化滋养,更是"90后"大学生重塑人生信仰和价值根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