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0)
2023(7481)
2022(6536)
2021(6111)
2020(5463)
2019(12787)
2018(12709)
2017(24871)
2016(14213)
2015(16840)
2014(17171)
2013(16698)
2012(15785)
2011(14359)
2010(14573)
2009(13502)
2008(13507)
2007(12359)
2006(10402)
2005(9246)
作者
(40186)
(33865)
(33708)
(32392)
(21675)
(16300)
(15658)
(13305)
(12733)
(12225)
(11391)
(11341)
(10826)
(10724)
(10634)
(10559)
(10494)
(9952)
(9857)
(9852)
(8378)
(8367)
(8282)
(7723)
(7678)
(7671)
(7668)
(7478)
(6863)
(6793)
学科
(62051)
经济(61990)
管理(38285)
(37809)
方法(35909)
数学(33050)
数学方法(32764)
(29629)
企业(29629)
(16607)
中国(16047)
(15967)
(11709)
贸易(11708)
(11354)
(10779)
农业(10776)
地方(10671)
(10364)
业经(10355)
财务(10348)
财务管理(10318)
教育(10056)
理论(9995)
(9862)
企业财务(9834)
(8474)
(8453)
金融(8449)
(8263)
机构
大学(212553)
学院(204494)
(85695)
经济(83927)
管理(78339)
理学(68519)
理学院(67721)
管理学(66434)
管理学院(66057)
研究(65738)
中国(47449)
(43510)
(39492)
科学(38706)
(33448)
(32763)
财经(32362)
中心(31208)
(30711)
业大(30023)
研究所(29714)
(29594)
(29510)
师范(29325)
经济学(27804)
北京(27476)
农业(26632)
经济学院(25540)
财经大学(24149)
(24026)
基金
项目(134834)
科学(106839)
研究(100411)
基金(98001)
(83599)
国家(82887)
科学基金(71458)
社会(63459)
社会科(60148)
社会科学(60128)
(52730)
基金项目(51684)
教育(50850)
自然(45697)
(45166)
自然科(44689)
自然科学(44676)
自然科学基金(43911)
资助(41800)
编号(41735)
成果(35392)
(32202)
重点(30456)
课题(29516)
大学(28745)
教育部(28369)
(27889)
(27838)
人文(27011)
科研(26339)
期刊
(85997)
经济(85997)
研究(61699)
中国(42484)
教育(34390)
学报(31585)
(31159)
(28921)
科学(27453)
管理(25472)
大学(25150)
学学(22230)
农业(19325)
技术(17897)
(17595)
金融(17595)
财经(16994)
(14550)
经济研究(14449)
业经(13313)
问题(12186)
统计(10954)
技术经济(10744)
(10738)
图书(10555)
(10319)
理论(10085)
(9992)
商业(9524)
(9416)
共检索到297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魏雅雯  
在阐述移动学习需求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移动学习内容与服务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特征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需要移动学习服务;其移动学习的内容需求包括课堂内外与学习相关的即时性内容,长短适中,以文本形式为主,其次是图片、视频、音频;移动学习终端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主;移动学习软件以客户端、WAP、短信息为主;大多数学生既需要自行订阅或查询学习内容,也需要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推送服务;需要配套的学习网络社区;希望移动学习服务是免费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特征的服务对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伟  钟绍春  吕森林  
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不在固定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下所发生的任何类型的学习,或者是学习者利用移动技术提供的优势所带来的学习。移动学习日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当前国内学者对于移动学习的相关实证研究还很少。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体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质性访谈法,较全面地了解受访者在体验前后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倾向的移动学习实施方式及其应用情境,需要的移动学习内容类型、片段持续时间以及课程的媒体形式、制约大学生实施移动学习的因素等内容。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为:大学生对移动学习非常认可,而且有很强的移动学习需求;"在线更新、离线学习"是当前的主体实施方式,并必将走向网络化;移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艳丰  刘昆雄  毛爽  
探索大学生移动阅读的需求特征和发展态势,为深入研究移动阅读理论和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实践提供借鉴。通过编制用户移动阅读诉求调查问卷,对湖南三所高校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移动阅读诉求的内容可分为个性、悦读、分享三重维度,研究证明移动阅读诉求的三重维度内部相关度高,用户需求强烈,图书馆以用户移动阅读诉求为中心开展移动服务迫在眉睫。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操守康  郭传勇  张梦婷  张盛  马小龙  
本文主要基于用户推荐理论、口碑理论和信任理论,提出了移动社交电子商务用户推荐对大学生网购意愿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本研究共收集783份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后,结合结构化方程模型对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倾向、购物经验和关系强度对大学生的网购意愿有极大影响,而推荐者知名度和商品视觉线索对大学生网购意愿影响并不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蕾  
移动学习正潜移默化而又快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课堂,对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独立性和学习自控性较弱等问题。从学生自身、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方面深入剖析,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策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吕军莉  
移动媒介学习从知识信息获取、疑难解答、协作交流、作业完成等诸多方面都是当今大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23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藏族大学生使用移动媒介学习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使用移动媒介学习的时间比传统学习方式少,但移动媒介设备拥有量高。影响藏族学生使用移动媒介学习的主要因素有:信息技术能力偏低、学习需求模糊、网络接入困难、移动资费偏高、藏语信息化资源匮乏及学习平台建设不完善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雪梅  
现代移动智能设备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文章采用随机采访和深入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在校大学生和教师对移动学习方式的了解和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也认可这种学习方式,但在相关教学行为上较为滞后。文章总结了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并尝试提出了解决办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铁花  王蓉  史红霞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科院校不同专业的456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科大学生具备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但是,许多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知还比较模糊,移动学习的目的尚不明确,移动学习行为没有计划,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移动学习只能作为辅助学习手段。针对这一现状,指出应更新教学理念,强化移动学习的意识,建立移动学习网站,丰富教学资源,以学习共同体促进移动学习的有效进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霞  陈琦  刘思岩  
[目的/意义]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与初步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数据素养能力表现,构建大学生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供数据素养能力综合评价标准与工具。[方法/过程]首先基于提纲式专家访谈与小样本问卷测试,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性检验与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半结构化问卷调研,运用主成分分析从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意识、数据知识与技能、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表达与解释四个一级指标进行实证评价。[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数据素养能力存在年级与专业差异,其中数据意识、数据表达与解释的群体均衡收敛,个体异质性在数据知识与技能、数据组织与管理能力表现显著。最后,从国家层面的数据标准化管理与教育个性化发展协同、移动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云环境、高校"四位一体"渐进式智慧培养体系三个视角提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数据素养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蔺素珍  
本文依据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针对地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生的移动学习现状与移动学习期望进行了调查,找出了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分析了学生在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媒体资源、移动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交往对象以及态度等五个方面的具体需求,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理工科院校开展移动学习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红焱  周星  
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允许的短信息服务广告为例,分析信息娱乐性和可信性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深入探讨广告价值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检验了性别的调节效应。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钰  范丽婷  
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调查了用户使用移动搜索的基本行为、使用体验和使用认知的特点,以及通过移动搜索利用图书馆服务的行为状况并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韩庆年  柏宏权  杨晓敏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同伴互评亟须不同角度、各种层面研究的支撑,从而为设计更恰当的互评活动提供实证依据。在媒体设计类作业互评场景中,基于师生共同制定的评价量规学生对同伴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打分、评论和点赞。使用网络环境下中国学生学习动机量表测量学生在互评前后的学习动机,探究移动环境下多维度同伴互评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伴互评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内部动机上升而外部动机减退;同伴互评的匿名性和学生性别对学习动机有复合影响,实名环境更能激发男生的内部动机,匿名环境更能激发女生的内部动机;自我效能感中的反应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实名组中的学习动机,评价效能能够正向预测匿名组中的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分化,存在三个明显的聚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婷  王慧  杨慧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移动学习正在成为一种教育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下,开放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意愿与需求,是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促进开放大学转型,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基础。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开放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意愿和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习者具有较高的移动学习意愿,对复合型且时长在0-5分钟以内的学习资源、课程系统性与重难点资源、满足人际互动的学习支持服务需求最高。为开放教育学习者提供移动学习时,应采用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移动应用,提供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视音频微课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以满足学习者的移动学习需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妮  
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基本框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运用移动学习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视移动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智能手机的移动语法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语法水平,因此",课堂+移动学习"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和灵活多样的课程型态,以实现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和碎片化,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