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5)
- 2023(6510)
- 2022(5786)
- 2021(5491)
- 2020(5057)
- 2019(11910)
- 2018(11815)
- 2017(23000)
- 2016(13335)
- 2015(15730)
- 2014(16244)
- 2013(15770)
- 2012(14825)
- 2011(13553)
- 2010(13737)
- 2009(12873)
- 2008(12997)
- 2007(12025)
- 2006(10376)
- 2005(9303)
- 学科
- 济(54393)
- 经济(54342)
- 管理(35633)
- 业(35558)
- 方法(28881)
- 企(28027)
- 企业(28027)
- 数学(25929)
- 数学方法(25682)
- 中国(16446)
- 农(15694)
- 财(14987)
- 学(11278)
- 农业(10552)
- 地方(10466)
- 贸(9882)
- 贸易(9882)
- 业经(9867)
- 制(9767)
- 务(9706)
- 教育(9694)
- 财务(9693)
- 财务管理(9669)
- 理论(9574)
- 易(9536)
- 企业财务(9214)
- 和(8258)
- 融(8070)
- 金融(8067)
- 银(8029)
- 机构
- 大学(198180)
- 学院(191416)
- 济(77300)
- 经济(75543)
- 管理(71498)
- 研究(64457)
- 理学(61964)
- 理学院(61143)
- 管理学(59810)
- 管理学院(59464)
- 中国(47333)
- 京(41846)
- 科学(39983)
- 财(35667)
- 农(35349)
- 所(33486)
- 研究所(30552)
- 中心(30222)
- 业大(30210)
- 江(29963)
- 财经(28685)
- 范(28339)
- 师范(28102)
- 农业(27961)
- 北京(26763)
- 经(25961)
- 经济学(24259)
- 州(23621)
- 师范大学(22631)
- 院(22472)
- 基金
- 项目(124293)
- 科学(97222)
- 研究(91744)
- 基金(88558)
- 家(76415)
- 国家(75700)
- 科学基金(64068)
- 社会(56869)
- 社会科(53539)
- 社会科学(53520)
- 省(49366)
- 基金项目(47298)
- 教育(45868)
- 划(42221)
- 自然(41230)
- 自然科(40259)
- 自然科学(40244)
- 自然科学基金(39555)
- 编号(38466)
- 资助(37076)
- 成果(33129)
- 部(28857)
- 重点(28283)
- 课题(27549)
- 大学(26179)
- 发(26028)
- 创(25629)
- 教育部(24860)
- 科研(24269)
- 人文(23814)
共检索到285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传伟 吴翌琳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样是高度重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就业压力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积极心理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资本 就业压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婷 金花 武春芳
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不喜欢所学专业、经济困难、人际困扰等,其解决这些压力的主要依靠力量有:自己、同学或朋友、家人和老师。学校相关部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努力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大学生 心理压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中部地区合肥市1422名中小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小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宽容和信念与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力、创造力和思维与洞察力;(3)城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农村中小学生;(4)除意志维度外,示范校的中小学生在认知、情感、乐群、律己和超越维度上得分显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孝群 徐莹 苟亚春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所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转变问题取向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积极力量、注重正向教学情境创设、以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弹性等探索,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培育模式的创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心理素质 以人为本 积极心理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学 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
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积极品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挖掘。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对其存在的意义、指导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心理社团建设的"一二八"模式,并对深入建设心理社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社团 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奕冉
文章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选取45名贫困大学生作为被试,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加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采用就业能力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心理韧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兆风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不同程度的困难,产生了就业心理压力,影响着大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文章首先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大学生因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更新学生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市场和渠道;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等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压力 心理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励骅 曹杏田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7所本科院校2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学生干部经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就业能力 大学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炜
通过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由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因素,在交往、学习、恋爱、就业等方面出现不同心理问题。针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应采取相应策略:树立正确信念、提高心理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改善心理环境,拓宽咨询途径、加强心理疏导。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新波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证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建构了各年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金明 王雷 李小红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为高校开展幸福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幸福感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闵强
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丰富高校双创教育的内涵,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重要意义。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群体心理特征、创业动机不足、心理韧性薄弱及外部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要将积极心理学有机融入高校双创教育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积极创业环境。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创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慧 刘旭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疑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明显表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应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就业的主要渠道,相信会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积极就业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积极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