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3)
- 2023(9280)
- 2022(7568)
- 2021(7354)
- 2020(5657)
- 2019(12548)
- 2018(12404)
- 2017(20975)
- 2016(12022)
- 2015(13784)
- 2014(13549)
- 2013(12129)
- 2012(10960)
- 2011(9810)
- 2010(10252)
- 2009(9002)
- 2008(8811)
- 2007(8329)
- 2006(7261)
- 2005(6451)
- 学科
- 管理(37402)
- 业(36090)
- 企(31672)
- 企业(31672)
- 济(31517)
- 经济(31479)
- 技术(17664)
- 中国(14894)
- 教育(13321)
- 理论(12464)
- 农(12225)
- 技术管理(12088)
- 教学(11653)
- 业经(11176)
- 财(9496)
- 方法(9207)
- 农业(8501)
- 制(8398)
- 地方(7844)
- 银(7510)
- 银行(7492)
- 学法(7443)
- 教学法(7443)
- 行(7130)
- 学(6536)
- 和(6460)
- 融(6338)
- 划(6336)
- 金融(6336)
- 数学(6326)
- 机构
- 学院(151491)
- 大学(149726)
- 管理(54544)
- 济(49869)
- 研究(48344)
- 经济(48277)
- 理学(45541)
- 理学院(44966)
- 管理学(43965)
- 管理学院(43659)
- 中国(35352)
- 京(32420)
- 科学(29088)
- 江(27209)
- 范(25593)
- 师范(25377)
- 财(25047)
- 技术(23372)
- 所(22952)
- 中心(22836)
- 州(22189)
- 北京(21166)
- 教育(21149)
- 职业(20783)
- 研究所(20299)
- 农(19851)
- 师范大学(19688)
- 业大(19211)
- 财经(18726)
- 院(18507)
- 基金
- 项目(96003)
- 研究(81793)
- 科学(75728)
- 基金(61641)
- 家(51542)
- 国家(50873)
- 社会(47272)
- 社会科(44425)
- 社会科学(44414)
- 科学基金(44202)
- 省(43244)
- 教育(42367)
- 编号(37119)
- 划(35068)
- 成果(32258)
- 基金项目(32089)
- 课题(28661)
- 创(27105)
- 自然(25035)
- 年(24882)
- 自然科(24489)
- 自然科学(24483)
- 自然科学基金(24040)
- 创新(23993)
- 项目编号(22845)
- 资助(22814)
- 重点(22262)
- 发(21734)
- 规划(21642)
- 性(20795)
- 期刊
- 济(62749)
- 经济(62749)
- 研究(50764)
- 中国(47985)
- 教育(47432)
- 管理(24283)
- 财(21336)
- 学报(20032)
- 技术(19542)
- 农(19506)
- 科学(18471)
- 大学(16999)
- 职业(14407)
- 学学(13693)
- 融(13488)
- 金融(13488)
- 农业(13312)
- 图书(12776)
- 业经(12177)
- 科技(12129)
- 坛(11376)
- 论坛(11376)
- 书馆(9505)
- 图书馆(9505)
- 经济研究(8900)
- 财经(8815)
- 技术教育(8763)
- 职业技术(8763)
- 职业技术教育(8763)
- 高等(8225)
共检索到25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高等院校 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全 程国富 肖金华 伍晓雄 张翅 蒋思文 赵俊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坚持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产学研互促共进的办学理念,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构;整合校内外科教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整合课内外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了组织领导体系、支撑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系一体"的动物生产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培华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措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新华 陈亚鸿 谢鹏
科技竞赛活动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专业社团竞赛、创新训练计划、社会平台竞赛、工程项目竞赛"五个层面的竞赛活动,形成了课内与课外融合、竞赛与培养相互促进的科技竞赛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训练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科技竞赛 创新能力 软件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佐彬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方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 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杰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入学时还没有清晰职业意识的大学生自我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自我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艾莉 王岩松
文章从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洪珍 李茂兰 曹俊武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适应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的需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本文从实际出发,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主张从理论、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与企业联合组织学生进行技能竞赛,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等多方面,实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丽娟 毕森德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涵、方法和途径、评价方式等,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昭学
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定位,同时结合教学与管理实际,从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模式改革、学生科研保障机制的建立、科研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创新 培养体系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宁兴旺
市场经济潮流下的竞争激烈化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高速化条件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为社会所重视,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培养其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诠释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究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文青 孙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标准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应对社会挑战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其对当代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冰 李蘅 孟建宇
通过分析目前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条件和途径。加强素质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参加科研工作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