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6)
2023(4888)
2022(4198)
2021(4055)
2020(3467)
2019(7752)
2018(7660)
2017(13985)
2016(8091)
2015(9542)
2014(9545)
2013(9032)
2012(8404)
2011(7834)
2010(7790)
2009(7165)
2008(7066)
2007(6681)
2006(6110)
2005(5264)
作者
(24273)
(20441)
(20159)
(19241)
(12890)
(9859)
(9338)
(8124)
(7967)
(7414)
(6998)
(6841)
(6803)
(6516)
(6428)
(6236)
(6156)
(6133)
(5946)
(5863)
(5228)
(5146)
(5033)
(4895)
(4747)
(4680)
(4553)
(4454)
(4341)
(4245)
学科
(29554)
经济(29406)
管理(22132)
(19684)
(18067)
企业(18067)
方法(14249)
中国(10719)
数学(10457)
数学方法(10292)
理论(8948)
教育(8639)
(8494)
(8138)
(8051)
业经(7861)
(6824)
(5728)
地方(5677)
农业(5086)
技术(4798)
(4720)
金融(4719)
教学(4663)
(4634)
(4378)
贸易(4375)
社会(4295)
(4294)
银行(4265)
机构
大学(119784)
学院(111760)
研究(42635)
(39960)
经济(38933)
管理(38796)
理学(33831)
理学院(33311)
管理学(32326)
管理学院(32151)
中国(29858)
科学(28070)
(26427)
(23266)
(22643)
研究所(20658)
(19448)
业大(19213)
农业(18540)
(18538)
中心(18345)
师范(18298)
(18211)
北京(17095)
(15412)
教育(15265)
财经(15111)
师范大学(14879)
(14145)
(13748)
基金
项目(74996)
科学(59250)
基金(53686)
研究(53394)
(47954)
国家(47455)
科学基金(39827)
社会(34359)
社会科(31098)
社会科学(31083)
(29815)
基金项目(28098)
教育(27724)
自然(26914)
(26360)
自然科(26359)
自然科学(26347)
自然科学基金(25930)
资助(22117)
编号(21237)
成果(19266)
重点(17479)
(17179)
课题(16735)
大学(16448)
(16019)
(15286)
科研(14727)
教育部(14643)
创新(14527)
期刊
(46376)
经济(46376)
研究(38856)
中国(31275)
教育(27457)
学报(24270)
(21300)
科学(20644)
大学(19368)
学学(16666)
管理(15646)
(15178)
农业(14448)
(9197)
金融(9197)
技术(8427)
财经(8333)
经济研究(7700)
(7460)
(7188)
业经(6986)
图书(6821)
业大(6761)
(6573)
科技(5904)
农业大学(5759)
高等(5623)
问题(5586)
职业(5162)
书馆(5092)
共检索到180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旭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乐观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61.8%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0%的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2)乐观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支持对生命意义感具有直接预测作用;(3)乐观在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生命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更应该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入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项明强  侯晓晖  
目的:调查听力障碍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以及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12名听力障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59.7%听力障碍中学生明显缺乏生命意义感;(2)在逃避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生命热诚、生活目标、逃避三个维度以及生命意义感总分上,城镇聋生显著高于农村;(3)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其他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听力障碍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应从环境-人格交互作用的视角来开展生命意义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欣  杜岸政  蒋艳菊  赵国祥  
目的:探讨聋人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乐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聋人乐观量表对来自特殊教育学院的252名聋人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聋人大学生社会支持、乐观及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性别差异,乐观在致聋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聋人大学生社会支持、乐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③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聋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加入乐观变量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基本被乐观所解释,乐观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关爱聋人大学生,让聋人大学生感受更多社会支持,能够激发其乐观心态,进而提高聋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占宏  赵梦娇  肖紫瑶  刘亚楠  
目的:探索利他行为提升生命意义的机制。方法:使用利他行为、生命意义、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尊量表对513名网络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复合多重中介模型拟合良好;(2)利他行为通过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提升个体生命意义的路径显著;(3)利他行为通过提升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进而提升自尊,最后提升生命意义的路径显著;(4)利他行为影响生命意义的直接路径不显著;(5)自尊在利他与生命意义关系间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通过复合中介模式,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尊在利他行为提升生命意义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旭  
目的:考察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感恩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感恩问卷和生命意义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感恩和生命意义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感恩在负性生活事件对生命意义体验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负性生活事件对生命意义寻求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留守经历对感恩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在有留守经历群体中,感恩可以中介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对生命意义体验/生命意义寻求的影响,而在无留守经历群体中则不能。结论:感恩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留守经历调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程诗婷  方杰  王兴华  
本研究以自杀人际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归属感受挫、累赘感知、生命意义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五所高校11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均对自杀意念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当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同时处于高水平时,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程度最严重;(2)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负向预测生命意义,生命意义负向预测自杀意念,生命意义中介了归属感受挫和累赘感知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炎根  桑青松  葛明贵  
采用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职业决策效能感量表和专业承诺量表对1336名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的关系以及职业决策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职业决策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2)在社会支持、职业决策效能感对专业承诺的影响模型中,社会支持直接影响专业承诺,并通过职业决策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作用于专业承诺。职业决策效能感直接影响专业承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猛  叶一舵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对1739名城市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考察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都非常显著;(2)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水平不仅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可通过自尊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即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自尊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林艳  
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生命意义来源资料,对资料进行登录、编码,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归类,发现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有一定的相似性,被学生们提到较多的生命意义来源有:社会关注、亲情、目标追求、成就、友情、自主性、满意充实和兴趣休闲。最后通过卡方检验对三个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进行对比,探索三个群体在各生命意义来源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嵇炜  王华  赵会军  黄治东  
本文对6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种分析方法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属于中间层次;2.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差异;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对生命意义感的回归方程显著,即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对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预测、解释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常保瑞  方建东  
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探索可协商命运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可协商命运观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7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研究发现:(1)元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和其他国家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的得分上无显著差异;(2)可协商命运观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可协商命运观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3)分层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和Soble检验均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可协商命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可协商命运观既可以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海明  时勘  李志勇  马丙云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自尊、抗逆力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方法:取样32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创伤后成长问卷、抗逆力问卷、自尊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自尊和抗逆力对创伤后成长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抗逆力的调节,低水平的抗逆力条件下,自尊中介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高水平抗逆力条件下,自尊不能中介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结论:自尊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UCLA孤独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不同孤独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它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高孤独感组的手机依赖水平高于低孤独感组;(2)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3)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网络社会支持来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者的孤独感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贾金玲   卢林鑫   向垚梅娇   宋晓会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基于紧凑型文化框架下的文化世界观,依托于歧视知觉模型、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意义保持模型、风险—压力—应对模型,对31所特殊教育学校1228名视障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歧视知觉、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二者关系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视障学生的社交排斥、歧视知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意义追寻处于中等水平,而视角转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视障学生的社会排斥体验能够负向预测其自我超越生命意义;(3)歧视知觉与意义追寻不仅共同在视障学生的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还在二者的关系中分别发挥简单中介作用;(4)视角转换正向调节了意义追寻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二者之间的关系。该结果不仅验证并拓展了上述四个理论模型,还为视障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红  
为了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对学习倦怠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五人格简式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经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