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7)
- 2023(3623)
- 2022(3259)
- 2021(3223)
- 2020(2989)
- 2019(6576)
- 2018(6578)
- 2017(11572)
- 2016(7292)
- 2015(8564)
- 2014(8589)
- 2013(8003)
- 2012(7653)
- 2011(7204)
- 2010(7528)
- 2009(6844)
- 2008(6739)
- 2007(6385)
- 2006(5969)
- 2005(5682)
- 学科
- 管理(20305)
- 济(18442)
- 经济(18397)
- 业(18124)
- 企(14540)
- 企业(14540)
- 教育(8720)
- 农(8539)
- 税(8469)
- 税收(7969)
- 收(7921)
- 中国(7895)
- 方法(6942)
- 财(6584)
- 理论(6474)
- 学(6157)
- 制(6000)
- 农业(5762)
- 教学(5456)
- 业经(5347)
- 技术(5131)
- 数学(5098)
- 数学方法(4939)
- 和(4676)
- 地方(4257)
- 银(4216)
- 银行(4212)
- 工作(4124)
- 行(4045)
- 策(3692)
- 机构
- 大学(101161)
- 学院(94481)
- 管理(35708)
- 研究(33144)
- 济(31640)
- 经济(30579)
- 理学(29801)
- 理学院(29426)
- 管理学(28719)
- 管理学院(28544)
- 中国(24309)
- 京(22526)
- 科学(19732)
- 江(18172)
- 财(18048)
- 农(17996)
- 范(17000)
- 师范(16859)
- 所(16739)
- 中心(16541)
- 研究所(14876)
- 教育(14800)
- 北京(14601)
- 业大(14270)
- 州(14217)
- 农业(13812)
- 师范大学(13529)
- 财经(13330)
- 省(12559)
- 经(11953)
- 基金
- 项目(58765)
- 研究(47421)
- 科学(46335)
- 基金(40423)
- 家(34643)
- 国家(34192)
- 科学基金(28934)
- 社会(27633)
- 社会科(25881)
- 社会科学(25876)
- 教育(25017)
- 省(23499)
- 编号(22044)
- 成果(21497)
- 基金项目(21170)
- 划(20637)
- 自然(18138)
- 自然科(17774)
- 自然科学(17770)
- 自然科学基金(17494)
- 资助(16499)
- 课题(15735)
- 项目编号(13974)
- 大学(13859)
- 部(13749)
- 年(13182)
- 重点(12989)
- 创(12601)
- 性(12377)
- 教育部(11996)
共检索到164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立宏 邓英
以一次全国性问卷调查为基础,从"现在接触最多的知识吸收方式"、"各种知识吸收方式的有效性"和"传统的两大知识吸收方式的效果"等角度,揭示当代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对高校知识传播方式的反馈信息,最后从课程内容、实践教育、阅读习惯、馆藏资源利用率、职业规划、师生交流、讲座和培训等方面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知识吸收 知识传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雷 强成文 张艳萍
"互联网+"时代催发的知识付费大潮正在重构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模式。研究对大学生知识付费行为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持续跟踪访谈61名大学生知识付费个体,研究发现:大学生知识付费内容"底层化"、"碎片化"倾向严重,行为缓解主体"焦虑"胜于获取知识本身,由此衍生的"网络社群"知识传输模式正在逐步蚕食传统课程知识传授的主渠道地位。研究认为,构成大学生"知识付费"现象及其背后问题的生成机理是市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在充分认清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发展的视角从基于网络学习的大学生主体性思维彰显、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和对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趋势的研判等维度对知识付费未来的价值反思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知识付费 移动互联网 学习行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爽 何歆怡
近几年,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工作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科学调查与有效评估是开展相关素养培训服务的前提。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包括认知与观念、行为与技能的网络素养构成框架,并基于此编制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我国某高校1073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检验、聚类分析方法考察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不同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差异、大学生网络素养特征人群分类。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在行为与技能维度得分低于认知与观念维度;网龄、家庭居住地、家庭资本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普遍存在网络媒介认知不足和网络接触习惯不良问题。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对正确认知网络世界、不良上网习惯隐患、提升网络信息素养与联通能力、家庭资本在网络素养中的折射四个问题展开讨论,期望文章结论能够为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与培训提供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宁
新时期,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不足,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因学业、人际关系、家庭贫困、恋爱问题、理想与现实差距、个性等产生挫折感的因素,提出正确引导、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开展挫折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实践活动等对策,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挫折承受力 挫折心理 挫折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红 王洪礼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占较高比例的大学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现状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少数民族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显著强于其他类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理工科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显著强于文科类。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应高度重视反思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本民族特色文化培养其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反思性思维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春梅
听障大学生的行为现状,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也关系到他们将来的社会融入度。文章结合听障大学生实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所高等院校,自制调查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在学习、社会、心理行为等方面,均存在着学习动机、交往对象、学习环境以及网络、心理需要方面的矛盾,必须引起重视。文章也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培养质量;安排聋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引导听障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听障大学生 行为现状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金辉 李晓飞
本研究首先界定了基于手机媒介的学习行为的四种表现形式:基于手机的信息浏览、信息发布、信息交流、问题解答的学习行为。其次对山东省日照市6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上述四种学习行为的现状。最后对10名不同专业大学生进行了个体访谈,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基于手机的学习行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学习行为表现较为显著;基于微信的信息浏览与发布对大学生学习有较大促进作用;基于手机的问题解答的学习行为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手机搜索功能对大学生学习思维方式产生两面性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学习行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手机媒介 大学生 学习行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艳 许洁 贾程媛 翟雪松
本研究随机调查了1190位浙江大学本科生,通过描述统计、差异检验及事后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大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约七成受访者表示熟悉生成式人工智能;三分之二的大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时间在2022年12月-2023年6月间,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开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时间是2023年7-11月;五分之一大学生表示会经常使用,七成大学生表示会偶尔使用;大学生使用最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是ChatGPT;使用最多的技术是文本生成技术;最常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包括文本生成和信息搜索;约六成大学生学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或技能;大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四大典型场景(课程学习、科研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升学求职)中,科研活动是最常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场景;性别、年级、专业大类等变量会不同程度影响大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希望学校开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讲座是大学生提出最多的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本研究从高教管理部门、公司机构、高校和教师等角度,提出未来高校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建议,以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学生 高等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朱金娥 冯霞 张灿春 刘永福
本文以苏北地区的两所大学即徐州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应用博客的现状,并就博客应用的一些倾向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博客在大学生群体中热闹和喧嚣的同时,在小猫博客、名人博客等生活垃圾泛滥的情况下,在大学生博客作者和博客读者对于生活隐私和道德界限的屡屡突破下,博客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明显呈现"虚热"现象,博客应用的肤浅化和庸俗化正在给博客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因此,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博客传播的教育价值功能,懂得利用博客精英化和媒体化的特性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
博客 大学生博客作者 大学生博客读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青广
随着高校的扩招、招生数量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致使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4万,2005年为338万、是2001年毕业生的3倍,2007年为495万、是2001年毕业生的4.34倍,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现状 就业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健
大学生支教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志愿活动,旨在改善落后地区教育教学落后的现状。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社会舆论等客观环境的变化,1~3个月的大学生短期支教行为明显增多,参与支教活动的心理动机也日趋复杂,对于支教活动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笔者就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回收率91.6%。结果发现,大学生短期支教对改善落后地区教育现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分析改进,以真正实现短期支教的应有之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锦权
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以结婚。不过,大学生毕竟还是以学业为主的年轻人,而婚恋问题又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幸福。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念,就成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文红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开始讲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学生参与度"的概念引入到我国高校教育评价实践中,并设计相应的调查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进行测量。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新知识,更多的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康倩 平娜
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第二学习课堂,以其组织灵活性、内容丰富性、实践能力锻炼与兴趣展示和提升的功能,吸引着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此次调查以河北省的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河北传媒学院3所高校为研究对象,每个学校对不同的专业和年级抽样100个学生,共计300人,发放关于大学生文体社团参与的问卷,收回问卷300份,100%回收比例,具有较为切实的代表性,以下数据分析以该数据为基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