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8)
- 2023(5978)
- 2022(4964)
- 2021(5105)
- 2020(3990)
- 2019(9417)
- 2018(9292)
- 2017(16073)
- 2016(10109)
- 2015(11653)
- 2014(11896)
- 2013(10346)
- 2012(9634)
- 2011(9033)
- 2010(9414)
- 2009(8221)
- 2008(7999)
- 2007(7506)
- 2006(7002)
- 2005(6519)
- 学科
- 管理(22853)
- 济(22597)
- 经济(22572)
- 教育(22257)
- 业(19192)
- 企(15631)
- 企业(15631)
- 中国(15361)
- 理论(10418)
- 教学(9549)
- 农(8695)
- 策(7833)
- 方法(7707)
- 财(7384)
- 学(6730)
- 数学(6514)
- 数学方法(6247)
- 贸(6219)
- 贸易(6216)
- 易(6105)
- 技术(5886)
- 制(5858)
- 业经(5854)
- 及其(5623)
- 发(5537)
- 政策(5399)
- 农业(5278)
- 地方(5060)
- 学校(4997)
- 研究(4968)
- 机构
- 大学(130421)
- 学院(123116)
- 研究(45633)
- 管理(41722)
- 济(41160)
- 经济(39746)
- 理学(35154)
- 理学院(34620)
- 教育(34079)
- 管理学(33728)
- 管理学院(33437)
- 范(30024)
- 师范(29930)
- 京(29486)
- 中国(28007)
- 科学(24851)
- 师范大学(24461)
- 江(21831)
- 财(21635)
- 所(21433)
- 中心(20382)
- 北京(20110)
- 研究所(19193)
- 技术(18111)
- 职业(17836)
- 州(17020)
- 院(16634)
- 财经(15970)
- 经(14468)
- 农(13923)
- 基金
- 项目(73872)
- 研究(66518)
- 科学(60796)
- 基金(48794)
- 教育(41103)
- 家(39597)
- 国家(39061)
- 社会(38193)
- 社会科(35765)
- 社会科学(35760)
- 科学基金(33815)
- 编号(31635)
- 成果(30615)
- 省(30527)
- 划(28106)
- 课题(26060)
- 基金项目(23882)
- 年(22510)
- 资助(20217)
- 规划(19492)
- 自然(19422)
- 项目编号(19238)
- 自然科(18999)
- 自然科学(18996)
- 部(18671)
- 自然科学基金(18662)
- 重点(17848)
- 性(17846)
- 教育部(17189)
- 大学(17183)
共检索到210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涛峰
网络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对网络高度依赖,离不开网络,对网络高度信任,崇尚非主流,这将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盲信。网络盲信的危害:现实自卑、心智不健全、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等。通过主动开展网络文化教育、加强是非观教育和心理引导,可以使大学生逐步走出网络盲信的怪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网络盲信 自卑心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艳 吴霁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SNS以别具一格的魅力和特有的人际交往方式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从问卷调查大学生使用SNS的基本情况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SNS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要从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构建新型网络师生关系、打造高品位校园网络文化、实现网上网下教育合力等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SNS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志峰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一是由于网络多元性特点,缺乏主导性,增加了维护教育主权任务的艰巨性;二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缺乏现实性,产生了一些道德伦理误区;三是由于网络开放性特点,缺乏监控性,导致了一些文化糟粕的传播;四是由于网络形象化的特点,缺乏思考性,导致青少年一定程度的人性“异化”。应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措施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夯实一个基础;充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占领一个阵地;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机制;加强网络技术培训——建好一支队伍。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军红 赵红妍 张磊
大学生们通过网络空间进行交流、表达,满足了自我认知的需求,但是,网络舆情犹如一把"双刃剑",同时对大学生产生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从网络舆情的概况及其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舆情 教育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秋华 洪瑶琪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网络流行文化的不断推进,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文章通过对部分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流行文化的形式,大学生对网络流行文化的态度和选择的标准,以及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等,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善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供可行性教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流行文化 教育 影响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九根 刘文献 梁一灵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群体。网络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威胁,网络素养教育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构成,指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即把握好网络素养的涵义、优化网络道德环境,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将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和课堂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素养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名川 谭英雄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深入分析网络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的内涵,归纳、梳理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的各种表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华 毛志慧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心理状况、价值观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网络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问卷调查,从网络习惯、网络学习、网络生活、网络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认识、学校信息化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动态发展轨迹,探究其网络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实践教育引导策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巩固其科学用网的能力和素质,规避网络对其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明尚 郭丛斌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倾向、网络思想交锋、"个性张扬"的诉求。基于此,应从建立多维度的信息互动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战斗力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雪 孙广耀 吕翠微
对于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来说,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优化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层次的网络课程、加强网络社群建设、培育和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枫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学生鉴别力不足、行为意识出现偏差、教育者权威下降以及教育效果不佳等困境,高校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网络监控,净化网络环境,以此应对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关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香芬
复杂的网络环境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学生教育的延续,并且有多维交流的互动性,体现了当代高校教育的多元化特点。当下的高等教育,不再以单纯的知识培养为主要目的,而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利用网络教育优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升至网络教育中,丰富教师教育途径与教学渠道。本文以网络环境为背景,探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 人才培养 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振刚 吕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平台日益增多。作为媒体的新生力量,微信以其独特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了使微信能够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利用,要充分研究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并且使其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要注意微信的消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并杜绝消极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微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晓卫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运用,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为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应积极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自律作用,培养大学生诚信观念,促进校园网络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 法律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