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2)
- 2023(9631)
- 2022(8672)
- 2021(8433)
- 2020(7178)
- 2019(16453)
- 2018(16443)
- 2017(31223)
- 2016(17533)
- 2015(20242)
- 2014(20335)
- 2013(19703)
- 2012(17911)
- 2011(16263)
- 2010(16007)
- 2009(14286)
- 2008(13617)
- 2007(11637)
- 2006(10063)
- 2005(8585)
- 学科
- 济(62071)
- 经济(61987)
- 管理(48670)
- 业(44420)
- 企(37639)
- 企业(37639)
- 方法(30934)
- 数学(26628)
- 数学方法(26286)
- 中国(16986)
- 农(16248)
- 财(15530)
- 学(14752)
- 业经(13877)
- 教育(13483)
- 理论(12890)
- 地方(12714)
- 和(11045)
- 贸(11045)
- 贸易(11040)
- 农业(10787)
- 易(10712)
- 制(10462)
- 务(10438)
- 财务(10381)
- 财务管理(10366)
- 技术(10183)
- 环境(10074)
- 企业财务(9809)
- 划(9044)
- 机构
- 大学(243243)
- 学院(237247)
- 管理(96477)
- 济(86094)
- 理学(84559)
- 经济(83919)
- 理学院(83539)
- 管理学(81910)
- 管理学院(81497)
- 研究(76939)
- 中国(53911)
- 京(52299)
- 科学(49870)
- 财(38370)
- 所(38039)
- 业大(36719)
- 农(36624)
- 研究所(34972)
- 范(34691)
- 中心(34492)
- 师范(34404)
- 江(33378)
- 北京(33326)
- 财经(31497)
- 农业(28748)
- 经(28726)
- 院(28214)
- 师范大学(27890)
- 州(27725)
- 技术(26059)
- 基金
- 项目(168455)
- 科学(131846)
- 研究(125436)
- 基金(120172)
- 家(103885)
- 国家(102955)
- 科学基金(88558)
- 社会(75776)
- 社会科(71555)
- 社会科学(71535)
- 省(66709)
- 基金项目(64831)
- 教育(59392)
- 自然(58509)
- 自然科(57123)
- 自然科学(57110)
- 划(56549)
- 自然科学基金(56060)
- 编号(52793)
- 资助(49352)
- 成果(43754)
- 重点(37321)
- 部(36982)
- 课题(36610)
- 创(35072)
- 发(34996)
- 大学(33459)
- 项目编号(32867)
- 创新(32374)
- 科研(32191)
共检索到338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淑荣 张百军 孙淑华 佟秀莲 吴会东 靳福利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对314名大学生进行评估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显著低于2008年大学生样本;生活事件因子与SCL-90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与SCL-90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多数因子呈负相关;自责、幻想、合理化、退避与SCL-90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事件多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华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学院大一和大二"90后"的本、专科学生495人进行了应对方式和心理自评量表的问卷研究。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均分存在着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在应对方式上,女生在求助与幻想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可能采取退避的应对方式;大二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欣欣 郑雪
目的:构建离异家庭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方法:对131名离异家庭初中生分别采用应激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进而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离异家庭学生的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45、-0.21、-0.48、0.78);结构方程分析表明,离异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比正常家庭学生的更大(离异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48和0.78,正常家庭学生的权重为-0.14和0.35);离异家庭学生的应激生活事件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比正常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建鹏 王仕超 刘公园
基于全国266所本科高校94 36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为框架分析学业压力源对压力反应的影响,及其受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单独和联合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学业压力源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积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加强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联合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压力反应的复杂形成机制,并为减轻大学生学业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鹃娟 蒋炜康
客观认识并积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给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为基础,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对我国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社会网络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28%的中国老年人在被调查时点的过去一年中至少经历过一项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网络、朋友网络及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增益作用,消极应对则会削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应综合发挥老年人内在应对方式与外在网源的作用,尤其是要注重家庭支持,缓和负性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功香 王本法
本研究以349名高二学生为被试,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3)高中生面临问题时大多选择成熟型应对方式;(4)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立新,姚远
文章运用在湖北省武汉市随机抽取的442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资料,研究分析应对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采用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显著降低;应对方式的不同水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不一样,高解决问题、低自责、低幻想、低退避和低合理化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好于低解决问题、高自责、高幻想、高退避和高合理化的老年人;自责、幻想和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其中自责和幻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而解决问题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老年人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社红 陈南菲 李娟 周玉芹
研究旨在调查浙江大学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社交焦虑、孤独、应对方式对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254名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容乐观,社交焦虑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常模。(2)学业成绩对社交焦虑、消极应对、心理压力有显著影响,学业成绩越低的留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越高,更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感知到的心理压力越大。(3)孤独、社交焦虑对心理压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对社会功能有负向预测作用,其中消极应对在社交焦虑、孤独与心理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付海荣 陈学彬 秦晓民 潘爱英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16P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5名医科大学新生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有显著差异;2.家庭的组织性、知识性、道德性、亲密度和独立性好,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的人格因素得分较高;3.亲密度、知识性、成功性和娱乐性好的家庭,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较多;4.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性差的家庭,学生消极应对方式较明显。结论: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特质、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我们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 人格 应对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晨艳 周宗奎 耿协鑫 牛更枫
使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问卷(CSSQ)、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20)对46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在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下探讨应激性事件、希望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应激性事件与GHQ总分以及抑郁、焦虑维度显著正相关,与希望、GHQ的自我肯定维度显著负相关;希望与GHQ的自我肯定维度显著正相关,与焦虑和抑郁维度显著负相关。(2)分层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希望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对GHQ及其各维度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应激性事件 希望 心理健康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雅静 吴东方 王星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开展全面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等,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保红
本文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客观的反思,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少荣 于静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多种压力,各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的成因,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潘利若 姚梅林 车宏生 刘洋
考察候选教师的适应性信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应对方式在适应性信念与心理健康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采用适应性信念量表、应对方式问卷、16PF对北京市328名候选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候选教师的适应性信念总体较好,女性、硕士以上学历、应聘中学、应聘主科的候选人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本科以下、应聘小学、应聘副科的候选人;(2)适应性信念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3)应对方式在适应性信念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适应性信念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候选教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薇 英玉生
目的探讨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应对方式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17名高职生及53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高职生六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高职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差异。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六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相关。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求助进入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回归方程。结论高职生的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关键词:
高职生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