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9)
2023(15244)
2022(13403)
2021(12709)
2020(10732)
2019(24925)
2018(24518)
2017(47286)
2016(26069)
2015(29659)
2014(29416)
2013(28105)
2012(25642)
2011(22959)
2010(22864)
2009(20430)
2008(19830)
2007(17258)
2006(14667)
2005(12363)
作者
(71489)
(59667)
(59026)
(56483)
(37912)
(28697)
(26988)
(23506)
(22740)
(21133)
(20472)
(19915)
(18735)
(18590)
(18425)
(18112)
(17994)
(17799)
(17118)
(16978)
(14632)
(14561)
(14379)
(13493)
(13271)
(13205)
(13168)
(12937)
(11959)
(11910)
学科
(99010)
经济(98905)
管理(75246)
(67357)
(56516)
企业(56516)
方法(51259)
数学(45501)
数学方法(44917)
中国(26025)
(25315)
(25259)
业经(21010)
(20721)
地方(19593)
理论(18218)
(17429)
农业(16919)
(16847)
教育(16817)
财务(16774)
财务管理(16739)
(16688)
贸易(16681)
(16136)
(16019)
企业财务(15948)
环境(15510)
技术(15456)
(13419)
机构
大学(363392)
学院(355226)
管理(143276)
(137089)
经济(133992)
理学(125946)
理学院(124538)
管理学(122032)
管理学院(121391)
研究(111570)
中国(79893)
(78052)
科学(70112)
(61513)
业大(54014)
(53741)
(53456)
中心(51307)
财经(50943)
(50300)
(49841)
研究所(49432)
师范(49381)
北京(49282)
(46644)
农业(41771)
经济学(41607)
(41266)
(41010)
师范大学(39732)
基金
项目(253450)
科学(200253)
研究(186378)
基金(183713)
(158618)
国家(157305)
科学基金(137170)
社会(116612)
社会科(110561)
社会科学(110533)
(99035)
基金项目(98005)
自然(90251)
教育(89192)
自然科(88135)
自然科学(88113)
自然科学基金(86555)
(83653)
编号(76636)
资助(76337)
成果(62016)
(56539)
重点(56467)
课题(52986)
(52649)
(52590)
大学(49898)
教育部(49137)
创新(48794)
科研(48783)
期刊
(138970)
经济(138970)
研究(102016)
中国(68848)
学报(56670)
教育(53033)
科学(50520)
管理(50231)
(46303)
(45695)
大学(44698)
学学(40160)
农业(32240)
技术(31583)
财经(24612)
(24109)
金融(24109)
业经(22843)
图书(22839)
经济研究(22081)
(20966)
问题(18206)
科技(16913)
资源(16550)
理论(16537)
(16481)
技术经济(16423)
(16004)
统计(15509)
书馆(15459)
共检索到49970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舒  卞冉  
本文依据北京13所不同层级高校1341名毕业生的实证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比较,从资源动员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由四因素构成;中国大学生动员所属高校就业资源,是其重要的求职行为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利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以"毕业时的就业状况"、"月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作为衡量求职结果的"产出"指标,以求职渠道、求职次数、求职费用和学用结合状况作为衡量求职行为的"投入"指标,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效率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利用学校、亲朋好友、网络、专门性人才招聘会获取就业信息,找学用结合紧密的工作,注重针对性地求职,合理配置各项求职费用,有利于提高求职成功率,找到收入较多、满意度较高的工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皑皑  杨钋  
大学三年级学生面临职业和学业方向的选择,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通过对北京市25所高校4654名学生的追踪调查数据,从职业准备方向和职业准备类型两个维度考察了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准备策略,对学生的职业准备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个类型学生的特征、职业成熟度与准备类型的关系,以及家庭背景、个人、院校、专业对准备类型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学历层次及院校背景的学生,其职业准备类型和方向具有显著差异。高校应当从提高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入手,定位目标人群,对属于不同职业准备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职业定位及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敬宝  
综合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体现,总体上不能提高就业概率,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有助于展示人力资本价值,可提高就业率。与2008年相比,2010年综合素质和就业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减弱,就业意愿的作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会打击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导致"弃考"、"弃学"现象,并最终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高素质人才顺利就业。打破体制性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并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双方匹配。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信息发布、面试、录用等环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南希   孙涵彦   周凌寒   叶秋雨   崔璨  
人才是区域创新和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各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政策加入“抢人大战”。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上海市12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笔者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多项logistic模型等方法从宏观城市与微观个体层面分析上海毕业生群体就业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方面,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迁移主要指向东部沿海地区,上海作为就学地有较强空间黏滞性,且对来自其邻近欠发达地区生源的作用更强。微观层面,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仍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的主要因素,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求学与就业迁移意愿较低,人才政策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在就业地的社会资本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迁移行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雁  
调查组针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倾向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分析了性别、年级、专业、父亲职业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倾向的影响,进而指出接受过创业教育和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其创业心理倾向更高,且创业态度会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倾向产生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倾向和创业能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彩玲  樊立三  时勘  
通过对836名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考察了求职自我效能、求职期望、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城乡、政治面貌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高校毕业生的自我效能对求职行为具有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求职期望对求职行为具有负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求职意向在求职自我效能和求职行为之间起到增强变量性质的调节作用。文章最后还讨论了研究结论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应用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哈巍  罗蕴丰  
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开始频繁地在所在地周边郊区新建校区以满足本科生培养的空间需求。这些新校区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设施以方便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往往远离主校区和教师住所,因此师生交流不足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发展。然而,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能够说明新建校区对于高校对学生吸引力的影响。本研究使用2002年至2016年间60所北京高校在津招生数据,利用不同高校在不同年份新建校区的外生变动,检验了新建校区对高校招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建校区显著降低了文史类提前批次考生的报录比,并导致文史类和理工类提前批次录取均分的下降;但它同时使得文史类本科一批次的录取均分上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扬  王慧  孔繁盛  
对北京六所高校外国留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看重在中国的工作与发展机会、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入学机会等,是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原因。特征分析显示,外国留学生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所学专业以汉语言和经济管理为主,半数以上学生希望留在中国工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平  王孙禺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北京7所不同类型高校的643名国际学生进行调研,从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所在高校特征三个维度探讨国际学生来京留学的感知与体验,剖析国际学生对北京高校留学环境的满意度状况。研究显示:来京留学的国际学生对北京高校留学环境持较高评价,对教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教学服务辅助的满意度,不同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特征以及不同学校类型的国际学生对北京高校留学教育环境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北京高校留学教育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国际学生的教学与生活辅导辅助,加强学科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北京国际学生教育的竞争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张恺  
基于全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落实率"为72.0%,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就业的比例更高,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最主要单位,毕业生工作的相关度和满意度较高;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是影响求职结果和起薪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市场更加认可反映群体差异的学历、证书、学校类型层级等因素,而非反映个体差异的学习成绩和求职努力程度;就业地区、行业、单位性质等均对毕业生起薪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政府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完善劳动力市场及监督机制,扶助弱势群体,保障就业公平,破除招聘中各种限制和歧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祖嫘  
北京高校留学生人数居全国之首,对其开展跨文化适应研究具有示范意义。从语言、生活、心理、文化等四个维度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中等水平,整体适应较好;不同维度适应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心理-文化-语言-生活;呈现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不同国别生源的适应难点不同;适应呈三级阶梯结构;他们在京人际结构不理想,信息渠道不畅;一些学生易成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人群。北京留学管理应优化留学生源结构,扩大奖助范围;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加强目标群体研究,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播渠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义忠  卢海陵  
在对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三次纵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获得的两组配对数据(nT1-T2=553,nT1-T3=241)分别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系统考察了就业能力、求职行为和求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1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其秋季招聘旺季后的求职结果(就业状态、起点薪酬预期和就业满意度)及毕业前夕的就业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准备求职行为、实际求职行为和总体求职努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状态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其中总体求职努力还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满意度存在边缘显著的正向关系;3整个毕业求职期间的求职行为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小明  
本文以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考察了高等教育阶段积累的社会资本及其家庭社会资本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的职业发展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阶段积累的社会资本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第1年和第3年时的年薪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也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第3年时的职位等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毕业生的父母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则与上述职业发展成就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蕾莅  樊富珉  王志诚  
为了描述和分析高校和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评价现状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北京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的调查问卷”和“北京市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意见调查”问卷 ,分别对北京地区 16所高等院校和其在校的 2 0 0 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在就业指导周期 ,就业指导对象的范围 ,以及就业指导内容和就业指导方式四个方面 ,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是不一致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