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2)
2023(12927)
2022(11248)
2021(11059)
2020(9042)
2019(21132)
2018(21251)
2017(39743)
2016(22858)
2015(26196)
2014(26545)
2013(25212)
2012(23340)
2011(21127)
2010(21318)
2009(19023)
2008(18550)
2007(16458)
2006(14606)
2005(12981)
作者
(61645)
(50779)
(50454)
(48352)
(32679)
(24312)
(23299)
(19923)
(19419)
(18618)
(17475)
(16942)
(16228)
(16069)
(15683)
(15669)
(15433)
(15289)
(14521)
(14515)
(12826)
(12567)
(12171)
(11658)
(11603)
(11372)
(11328)
(11308)
(10157)
(10060)
学科
(77607)
经济(77520)
管理(61097)
(57275)
(48891)
企业(48891)
方法(35278)
数学(29373)
数学方法(28897)
中国(27384)
教育(25622)
(22574)
(20220)
理论(19275)
(18621)
业经(18513)
地方(17438)
农业(14824)
(14585)
(14378)
贸易(14372)
技术(14263)
(14153)
(14010)
(13958)
(12502)
财务(12435)
财务管理(12414)
教学(12296)
环境(12097)
机构
大学(313656)
学院(307201)
管理(119477)
(112548)
经济(109611)
研究(104807)
理学(103289)
理学院(101999)
管理学(100131)
管理学院(99505)
中国(71348)
(68606)
科学(63573)
(52589)
(52289)
师范(52005)
(51476)
研究所(46828)
(46649)
中心(46189)
北京(44549)
(43344)
教育(42808)
业大(42466)
师范大学(42244)
财经(41746)
(38159)
(37894)
(37885)
技术(35973)
基金
项目(205075)
科学(162184)
研究(160702)
基金(143845)
(122575)
国家(121325)
科学基金(104050)
社会(96670)
社会科(91223)
社会科学(91199)
(81310)
教育(81026)
基金项目(75800)
(70000)
编号(69713)
自然(65998)
自然科(64384)
自然科学(64372)
自然科学基金(63194)
成果(60728)
资助(59181)
课题(50809)
(46833)
重点(46451)
(44452)
项目编号(43012)
(42608)
(41888)
教育部(40942)
大学(40528)
期刊
(125440)
经济(125440)
研究(103085)
教育(73233)
中国(67164)
学报(44059)
管理(43918)
科学(41197)
(39464)
(38026)
大学(35589)
学学(30773)
技术(30232)
农业(27988)
(24388)
金融(24388)
业经(20916)
图书(20097)
财经(19625)
经济研究(18794)
职业(17467)
(16691)
问题(15910)
(15396)
论坛(15396)
理论(14625)
科技(14501)
(14350)
(14122)
现代(13725)
共检索到464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渊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成都、乐山、西昌、康定等地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国情,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成效提出相应策略:培养和树立学生多元文化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动机;探索传统教材改革;积极鼓励并推行双语课程;开设民族文化赏析选修课程;创设良好的校园民族文化学习氛围;开展"民族文化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媛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力量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分子,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研究其民族认同感的现状,对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两所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进行实证调查,从对待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方文化两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然后,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智群  罗小男  
为了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新疆1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较强;民族认同在性别、年级、民族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语言水平和民族认同维度之间存在积极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语言态度能够正向预测民族认同,并且通过语言水平间接影响民族认同,语言水平在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丹  
以150名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英语课堂开展为期两个学期的民族文化翻译教学试验,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别描述试验前后受试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文化翻译成绩的变化,并将民族文化翻译笔试后测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后测数据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翻译测试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意识与交际技能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创建融合民族文化翻译的跨外语教学模式,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跨文化翻译实践活动,增加大学英语考核体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完善突出民族特色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森  
语言是民族认同的共同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包括外语学习,同时也是文化学习。民族认同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对母语、本土文化的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英语教育对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为客观、公正地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现况,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对部分专业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更加客观地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安晓镜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如何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云南省五个民族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多元文化意识现状及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策略对多元文化意识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当前少数民族初中生多元文化意识虽高于理论均值,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2)整合、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在民族认同和多元文化意识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同化、边缘化两种策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由于民族认同能正向地预测多元文化意识,文化适应策略能显著地影响多元文化意识,因而要重视培养多民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毅  张美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所在。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高校作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大健  
善用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想之路。构筑立体化的舆论氛围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基础;营建精品化的涵育载体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关键。大学要通过"课程教化"和"礼乐教化",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活跃学生群体文化氛围,营造民族精神养成教育之大气候;注重教师人格文化建设,提升物质环境文化品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玉美  
在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出现了不同程度认同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中国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持轻视的态度;缺乏艰苦创业和劳动创造的思想行为,民族自强力下降;精神追求和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对祖国前途感到迷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民族精神教育的缺失,多元文化的影响,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因此,必须研究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感的培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颖  
书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作者:徐俊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023-1出版时间:2022年3月定价:88元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网络资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发展现状给我国高校教学体系带来一定影响,求学者在课堂之外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他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为了让网络资源对高校思政教学体系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产生正面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伟  
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和而不同"为基本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将帮助其形成科学的民族文化观,实现自觉的国家认同,以追求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宏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俊生  李雪松  王伶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兴旺发展的希望所在,大学生群体所持的观念则至关重要,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民族观,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建设的步伐。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民族观的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意识的生成、民族政策的执行、民族观念的教育和践行等各方面。只有系统调节各个方面的要素,拓宽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民族观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正确民族观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叶红  王学荣  
有效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是当前我国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情感教育的视角考察影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成效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情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理念等四条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燕  
当前,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思想认识及培育的机制、内容、途径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文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蓝波涛  
当代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民族观作为观念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存在;当前社会环境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会对大学生民族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学校的主渠道教育是造成教育困境的直接原因。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推进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实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