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3)
- 2023(6363)
- 2022(5749)
- 2021(5433)
- 2020(4914)
- 2019(11470)
- 2018(11240)
- 2017(21490)
- 2016(12471)
- 2015(14788)
- 2014(15256)
- 2013(14805)
- 2012(14055)
- 2011(12628)
- 2010(12831)
- 2009(11898)
- 2008(12154)
- 2007(11223)
- 2006(9381)
- 2005(8502)
- 学科
- 济(48384)
- 经济(48340)
- 管理(31397)
- 业(30715)
- 方法(26053)
- 企(25931)
- 企业(25931)
- 数学(22208)
- 数学方法(21954)
- 中国(13635)
- 农(12979)
- 财(12210)
- 理论(10313)
- 学(10205)
- 教育(10176)
- 业经(10133)
- 贸(9917)
- 贸易(9917)
- 地方(9898)
- 易(9627)
- 和(8860)
- 农业(8496)
- 制(8436)
- 务(7701)
- 财务(7681)
- 财务管理(7659)
- 企业财务(7216)
- 技术(7081)
- 银(6607)
- 银行(6584)
- 机构
- 大学(183509)
- 学院(178005)
- 济(68231)
- 经济(66563)
- 管理(65123)
- 研究(58705)
- 理学(56256)
- 理学院(55507)
- 管理学(54266)
- 管理学院(53924)
- 中国(41499)
- 京(38648)
- 科学(36959)
- 农(31188)
- 财(31112)
- 所(30169)
- 江(27863)
- 范(27692)
- 研究所(27481)
- 师范(27434)
- 中心(27395)
- 业大(27307)
- 财经(25024)
- 农业(24913)
- 北京(24589)
- 经(22551)
- 州(22160)
- 师范大学(21918)
- 经济学(20799)
- 院(20449)
- 基金
- 项目(115363)
- 科学(89505)
- 研究(87063)
- 基金(80124)
- 家(68914)
- 国家(68252)
- 科学基金(57364)
- 社会(52364)
- 社会科(49404)
- 社会科学(49385)
- 省(46851)
- 教育(43606)
- 基金项目(42580)
- 划(39764)
- 编号(37906)
- 自然(36296)
- 自然科(35415)
- 自然科学(35402)
- 自然科学基金(34778)
- 成果(33057)
- 资助(32968)
- 课题(26986)
- 重点(26371)
- 部(26248)
- 发(24868)
- 大学(24285)
- 创(24197)
- 项目编号(23022)
- 教育部(22566)
- 性(22421)
共检索到264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丹
以150名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英语课堂开展为期两个学期的民族文化翻译教学试验,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别描述试验前后受试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民族文化翻译成绩的变化,并将民族文化翻译笔试后测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后测数据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民族文化翻译测试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意识与交际技能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创建融合民族文化翻译的跨外语教学模式,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跨文化翻译实践活动,增加大学英语考核体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完善突出民族特色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广荣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作为商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环节,商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熟练掌握两种不同语言,同时熟悉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穿过表层文化挖掘深层文化意蕴,准确有效地传达出商标所蕴含的商品信息,促进商品的销售和消费。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分析文化和商标翻译的层次性,着重阐述商标翻译中译者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
商品 商标翻译 跨文化交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乃照
对山西省8所高校的186名英语教师和462名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学生文化信念"调查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文化输入状况不够理想,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输入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外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构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语言教学 文化信念 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渊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成都、乐山、西昌、康定等地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国情,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成效提出相应策略:培养和树立学生多元文化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动机;探索传统教材改革;积极鼓励并推行双语课程;开设民族文化赏析选修课程;创设良好的校园民族文化学习氛围;开展"民族文化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文化 认同 教育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索成秀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使国与国的联系更紧密,"地球村"的高度互联切实增强人们的联系与互动,不同文化的沟通与协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新常态。多元化发展为大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学习交流机会,也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语言作为沟通工具和文化载体,英语学习不应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层面,更要进行不同文化间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更具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沟通》 文化沟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占海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应用模因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网络词汇、电影台词和片名、流行歌曲歌词和歌名、习语中有大量的强势模因,容易感染大学生,为大学生所接受。通过这些途径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模因论 强势模因 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杨长喜
本研究通过编制"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与培养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SPSS 18. 0和Amos 17. 0进行统计分析,对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及培养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学生跨文化能力整体为中上水平,且二、三、四年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民族院校课程与课堂、课外实践两个主渠道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课程与课堂的作用更大;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专业、母亲受教育程度等背景因素对其跨文化能力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母亲受教育程度因素的影响高于民族因素和专业背景因素;民族院校的国际化活动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作用不大。建议民族院校继续深化课程与课堂、课外实践等人才培养主渠道的质量内涵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关键词:
民族院校 人才培养 跨文化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蓝波涛
当代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民族观作为观念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存在;当前社会环境作为外部影响因素,会对大学生民族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学校的主渠道教育是造成教育困境的直接原因。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推进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观教育 困境 探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海英
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加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增多。而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当中跨文化交流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的历史文化、地域环境不同,语言形成环境不同。如果以自身的文化习惯进行翻译活动,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跨文化翻译视角是建立在译者不涉及地区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的语言种类进行翻译,让双方可以明确翻译者表达的准确含义的方式。现代英语翻译工作不仅仅要求翻译语言的意思,更需要翻译工作者通过跨文化翻译进行语言的整合。
关键词:
英语翻译 跨文化视角转换 翻译技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丹
依据跨文化能力的情感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三层面,以CBI教学理论中"4Cs"框架为结构,构建了外语课堂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经统计分析结果证明:CBI外语课堂模式较之传统跨文化教学模式,能更加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此模式将跨文化能力、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完美融合,保证CBI教学理论和跨文化外语教学无缝对接,不仅帮助大学生提高外语各项技能应用能力,还可循序渐进地促进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桂祥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新的目标。本文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从授课、评价、测试、课程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倩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增强,中国的留学生数量飞速增加。来华留学生数量和层次的变化,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跨文化的视野、知识、技能,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协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
留学生教学 高校教师 跨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艳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熟练的旅游业务能力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本文在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策略,以期对高职旅游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 旅游英语 跨文化交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钟鸣 曾妍
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当下,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和目标。本文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运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国内高等学校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探讨我国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向和模式。
关键词:
日语专业 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等学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欣 姜怡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强化其具备范式特征的民族语言模因,达到"成型性"、"表达性"、"一致性"、"公众性"和"权威性"的优质标准。本文以《图说中国传统手工艺》一书中藏、彝、赫哲、纳西等少数民族的造茶、制毡等传统手工艺翻译为例,说明异化音译加阐释是保留特有术语"成型性"的有效手段;精准引用典籍标题可强化模因新宿体译文的"权威性";根据互文线索追踪其前期民族语言原始文本,可保持同源模因的"一致性";适时嵌入异质文体有助于维护真实意义上的原作美学风格,加强其"表达性";借助英语的巨大张力可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模因更具"公众性",从而得以有效而广泛的繁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