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0)
2023(3674)
2022(2841)
2021(2783)
2020(2054)
2019(4669)
2018(4387)
2017(6849)
2016(4695)
2015(5727)
2014(5926)
2013(4997)
2012(4630)
2011(4559)
2010(4751)
2009(4007)
2008(3773)
2007(3687)
2006(3322)
2005(2543)
作者
(10529)
(9063)
(8732)
(8581)
(5358)
(4246)
(4127)
(3596)
(3499)
(3343)
(2995)
(2966)
(2956)
(2785)
(2633)
(2631)
(2613)
(2592)
(2465)
(2438)
(2373)
(2358)
(2180)
(2143)
(2078)
(2074)
(1978)
(1969)
(1944)
(1902)
学科
(19235)
农业(12881)
(10711)
经济(10697)
中国(9152)
(8648)
教育(8499)
业经(6556)
农业经济(6006)
教学(5235)
管理(4771)
(4668)
理论(4490)
发展(4471)
(4460)
工作(4129)
(4129)
农村(4112)
建设(3720)
学校(3642)
地方(3574)
(3446)
收入(3303)
学法(3178)
教学法(3178)
分配(3130)
经济建设(3105)
政治(3090)
农民(3065)
思想(3046)
机构
学院(57319)
大学(56344)
研究(19559)
教育(15828)
管理(15659)
(15214)
(14837)
师范(14795)
经济(14457)
(13615)
理学(13441)
职业(13234)
理学院(13177)
管理学(12636)
管理学院(12521)
(11759)
师范大学(11442)
中国(11362)
技术(11191)
科学(10778)
(10491)
中心(9273)
农业(9240)
(9013)
职业技术(8959)
业大(8939)
(8168)
研究所(8122)
北京(7665)
技术学院(7488)
基金
项目(36158)
研究(35488)
科学(29184)
教育(22035)
基金(21765)
社会(20401)
社会科(18680)
社会科学(18678)
编号(18590)
(17466)
(16845)
国家(16469)
成果(16233)
课题(15328)
(14742)
科学基金(13900)
(13762)
基金项目(11313)
规划(11094)
(10139)
(9937)
(9651)
项目编号(9403)
大学(9274)
(9088)
研究成果(8958)
(8919)
(8912)
重点(8739)
(8707)
期刊
教育(31823)
(23812)
经济(23812)
中国(22813)
(19912)
研究(19346)
农业(13025)
职业(12500)
技术(10219)
大学(8500)
技术教育(8460)
职业技术(8460)
职业技术教育(8460)
学报(8050)
业经(7813)
科学(7214)
农业经济(6627)
学学(6285)
农村(5952)
(5952)
(5169)
金融(5169)
(4956)
论坛(4956)
高等(4762)
(4528)
社会(4182)
农村经济(4014)
(4014)
社会科(3967)
共检索到95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秀芸  
职业发展需要职业认同,大学生村官工作意义重大,大学生村官职业认同能有效促进其职业呈良性发展。现实中,大学生村官职业认同状况不容乐观: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存有怀疑;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岗位存有偏见;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职业存有困惑。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大学生自身主观方面的,也有来自社会大环境方面的,还有体制方面的因素。对此,要从上述三方面入手解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妮  
为鼓励和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农村扎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为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造成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短效性,使大学生将去农村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的跳板,难以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成为一项长效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应在加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出路分析的基础之上,探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以解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短效性和大学生村官自身职业发展的困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庆文  杨振芳  
选聘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大学生村官面临严峻的流失挑战。将"CGLC"模式运用到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从认识自我与职业环境、锚定目标、分析与选择职业路径以及整合组织保障四个方面指导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长福  贾丽娜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针对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现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的路径与对策,提出形成专业能力培训体系;提高村官创业意识,完善村官奖惩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常友善  
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决策,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程度的不同,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际效果。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通过实践调查,对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就加强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建议从政策的执行主体和执行对象两方面,完善相关机制、强化自身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施丹  李燕萍  杨明媚  
大学生村官是我国农业与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提升其敬业度是大学生村官计划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交换和社会认同视角出发,采用206对大学生村官与同事的配对样本数据考察了中国情境下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质量对敬业度的影响及社会认同在两者间发挥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质量的职业发展性维度对其敬业度有显著正向预测效果;大学生村官的社区认同和乡土认同分别在职业发展性对敬业度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大学生村官的社区认同和乡土认同还在职业发展性对敬业度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即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性可以通过社区认同—乡土认同中介链对敬业度产生间接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轩  
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面临职业发展决策时,更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外出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高素质人才的流失,阻碍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等地区550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logit模型,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决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决策的因素主要有户籍、报考动机、工资水平和组织管理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俊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本土化"命题,解决好这个命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根据不同职业生涯发展期的特征和要求,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和职业规划理念,采取相关的执行策略和支持策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解决大学生"村官""知、会、创、适、悟"等问题,促进大学生"村官"作用可持续发挥,拓展其作用的实现途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小荣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学术界对该工作进行理论研究的不多,实践中存在村官工作职责不明确、报酬不高、职业培训指导和农村知识技能培训缺乏,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大学生村官队伍长效机制的建设,需要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政府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成长、成才做好制度性安排;高校要开设农村指向的专业、课程,并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大学生要根据社会需要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凌峰  
现今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实践历程,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大学生村官创业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当今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理论,兼评《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为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芳  
以全国4 252名大学生村官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展开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成长四个阶段、四种内在素质、四种外部条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大学生村官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本质联系,即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依赖于选拨聘用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协同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它们构成了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动力系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地方政府向农村选派大学生村官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几年了。中央决定,自2008年始,将这一政策推向全国,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各方对中央的这一决定反应不一,有的人说"好得很",也有人说"糟得很"。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向农村选派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维贵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全新概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对人才的渴望日益强烈,大学生村官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高等教育如何面向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实践中,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大学生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村官要以积极的心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鱻灏  
本文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明显的基层导向,对农村新型治理关系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嵌入国家与村庄、城市与农村的一个变量,要在融入农村和农民的基础上,依靠当地组织,积极整合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治理力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素玲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角色定位模糊、身份处境尴尬、专业技能偏离等诸多问题。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建议统筹规划,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到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整合资源,有序开展岗前与在职教育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