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7)
2023(5917)
2022(5219)
2021(5310)
2020(4428)
2019(9994)
2018(9852)
2017(18721)
2016(11037)
2015(12798)
2014(13012)
2013(12100)
2012(11659)
2011(10566)
2010(11191)
2009(10560)
2008(10749)
2007(10138)
2006(9340)
2005(8785)
作者
(30321)
(25300)
(25119)
(24363)
(16318)
(12165)
(11545)
(9790)
(9630)
(9611)
(8604)
(8501)
(8179)
(8080)
(8045)
(7747)
(7665)
(7618)
(7421)
(7362)
(6565)
(6169)
(6138)
(5953)
(5905)
(5732)
(5690)
(5653)
(5234)
(5118)
学科
(34993)
经济(34927)
管理(33652)
(29458)
(24224)
企业(24224)
(13253)
中国(12819)
方法(12616)
(12254)
数学(10293)
教育(10113)
(9989)
数学方法(9882)
(9746)
理论(8863)
(8410)
贸易(8403)
业经(8257)
农业(8217)
(8191)
(8104)
(7705)
银行(7699)
(7332)
(7196)
财务(7168)
财务管理(7144)
及其(7027)
地方(6993)
机构
大学(156180)
学院(151967)
(58269)
经济(56613)
管理(55677)
研究(53234)
理学(46412)
理学院(45844)
管理学(44705)
管理学院(44421)
中国(41850)
(34209)
(31412)
科学(30891)
(27220)
(26196)
中心(24865)
(24352)
师范(24178)
(23875)
研究所(23799)
财经(23099)
北京(22662)
(20765)
(20716)
业大(19772)
师范大学(19205)
(19026)
教育(18447)
农业(18275)
基金
项目(88011)
研究(69985)
科学(69687)
基金(61526)
(51776)
国家(51216)
科学基金(43881)
社会(41699)
社会科(39177)
社会科学(39168)
教育(35524)
(34525)
基金项目(30995)
编号(30987)
(29774)
成果(29121)
自然(27755)
自然科(27162)
自然科学(27157)
资助(26922)
自然科学基金(26663)
课题(22911)
(20404)
重点(19665)
(19315)
大学(19270)
(18817)
项目编号(18809)
(18157)
教育部(17847)
期刊
(74285)
经济(74285)
研究(55607)
中国(38822)
教育(34388)
(24818)
(23197)
管理(22668)
学报(21083)
科学(19638)
(19048)
金融(19048)
大学(17951)
农业(15526)
学学(14978)
技术(13676)
业经(12132)
财经(12053)
经济研究(10797)
(10454)
图书(10145)
问题(9417)
(8992)
国际(7883)
职业(7710)
(7586)
论坛(7586)
理论(7557)
书馆(7421)
图书馆(7421)
共检索到258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芳艳  
潜道德是相对于明道德、显道德而言的,正如潜规则与明规则、显规则的关系。吴思先生在其《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潜规则"的概念。又在其《血酬定律》中对"潜规则"做了明确的定义: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如此,大学生的潜道德可以理解为隐藏在正式道德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  李斌  
受市场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多元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影响,高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必须树立以学生权利为本的理念,完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程序,构建学生日常工作契约化管理模式,重视自律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融合,强化教育和惩处力度,加快推进高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法制化进程,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澍  
借鉴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国内10所不同类型重点高校的"90后"大学生为对象,进行活动日志调查,发现大学生日常行为具有主体时间的规律性、时间节律的滞后性、时间分配的多元性和自主时间的随意性等时间特征,以及主体空间的一致性、起居空间的依赖性、闲暇空间的分散性等空间特征。优化大学生时空间行为,需要打造人性化校园环境,改善起居空间,增加教育时间的弹性,提高运动场馆的时空可达性,拓展社团活动空间,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指导学生理性驾驭闲暇时间。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喻宏伟  周东波  徐雯慧  余雅滢  王小梅  涂悦  
当前大学生校园日常行为预测与挖掘研究中,一般采用统计、聚类、关联关系等浅层挖掘和学习算法,对学生校园行为的时序性、空间位置及其相关性缺乏深层与高阶应用分析。该文基于时空图网络结构,提出考虑校园活动时间序列与层次相关性和空间语义特征相关的多片段语义时空图卷积网络(MFSTGCN)模型。通过构建大学生校园行为数据集并进行实验,该模型达到了90.4%行为预测准确率,优于典型预测模型。最后,以学生个体成长监测为目标,预警日常行为异常的学生;挖掘学生行为习惯等高阶信息,为构建个性化培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军民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包括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入学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不到位。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和推动实践教学工作;强化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纠正、评比等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银光  赵舒月  杜时忠  
本研究以学生道德行为的层次结构为核心问题,从社会道德规范、道德冲突情境和道德抉择能力三重基础及道德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相互竞争的心理机制,分析了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逻辑层次。研究发现,学生在不同日常冲突情境中会表现出差异性道德行为,包括外在情境催发的情绪性道德行为、基于利益权衡的理智性道德行为和道义观念主导的信念性道德行为,并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征。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层次性逻辑结构及综合性影响要素要求学校应基于学生心理特点、道德冲突和规范层次三种依据,掌握知识、生活和教育三重逻辑,沟通符号、意义和生活三个世界开展系列化德育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行为规范并将之应用到日常道德冲突之中,顺利实现道德情绪的稳定和道德认知的深化,从而在个体和整体层面实现道德行为的有序提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文华  卢明华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日常活动以学习为主,其他活动受到学校作息表的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活动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与其他居民有着很大的区别。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原始数据,探究大学生学习、购物、娱乐等日常活动的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周一到周五,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日常活动的行为模式、时间节奏和时间分配差异不大;周六和周日,日常活动类型更加多样,京籍学生时间分配以上网、购物娱乐、兼职为主,非京籍学生以上网、兼职、自习为主。在空间上,周一到周五,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的活动空间基本上都以学校为活动中心;周六和周日,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扩大,非京籍学生日常活动仍以学校为中心,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尹小红  
认为网络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式。在梳理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网络环境下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数据予以验证。分析广州地区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特征以及不同性别、级别和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变量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差异性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晓光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桂萍  
当前部分女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炫耀消费等消费误区,不仅危害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也给家庭、社会、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不良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科学合理地进行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有道德的消费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蕊  
“龙江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黑龙江儿女用鲜血和汗水淬炼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创新教育形式、强化教师引领、重视家校合作、突出自我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探寻“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不仅是新时代传承和创新“龙江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珏  
传统观念一直将政治信仰作为衡量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事实上缺少道德信仰才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社会转型期间,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道德现状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信仰方面的危机,并影响着道德领域。要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必须加强道德信仰教育,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为标杆,加大失德成本,打造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心灵家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波  朱盈  许灵波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难点,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燕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大学生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涉及他人和社会利害关系,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大学生道德行为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状况实际水平的客观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在思想活跃最前端的当代大学生,其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曹大友  孙博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村官职业化的一种初步尝试,是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多赢之举,但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该项计划功效的发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促进该计划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