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9)
2023(6198)
2022(5096)
2021(5001)
2020(4210)
2019(9642)
2018(9243)
2017(16803)
2016(9501)
2015(11411)
2014(11186)
2013(10678)
2012(9954)
2011(9218)
2010(8986)
2009(8057)
2008(7928)
2007(6825)
2006(5920)
2005(5424)
作者
(25640)
(21337)
(21308)
(20325)
(13531)
(10173)
(9804)
(8363)
(8237)
(7542)
(7453)
(7190)
(6758)
(6734)
(6671)
(6476)
(6466)
(6310)
(6074)
(6047)
(5481)
(5128)
(5071)
(4825)
(4764)
(4758)
(4642)
(4591)
(4372)
(4299)
学科
(38282)
经济(38251)
管理(18917)
方法(18779)
(16827)
数学(16558)
数学方法(16417)
中国(15646)
(12525)
企业(12525)
(10181)
贸易(10176)
(10016)
(9950)
教育(9204)
业经(7665)
理论(6584)
(6504)
农业(6399)
(6194)
(6112)
关系(5945)
环境(5722)
(5625)
(5602)
(5596)
产业(5590)
(5582)
银行(5579)
(5503)
机构
大学(139042)
学院(130840)
(60088)
经济(59191)
研究(51802)
管理(45061)
理学(39195)
理学院(38597)
管理学(37860)
管理学院(37605)
中国(37380)
(30616)
科学(29179)
(25292)
(24038)
研究所(23396)
中心(21697)
(21653)
(21398)
师范(21249)
经济学(20316)
北京(20114)
财经(19971)
(18620)
业大(18563)
经济学院(18365)
(18198)
(17702)
师范大学(17578)
农业(17201)
基金
项目(88685)
科学(71046)
研究(67706)
基金(65711)
(57439)
国家(56951)
科学基金(47939)
社会(45193)
社会科(42920)
社会科学(42909)
基金项目(33865)
教育(33531)
(31674)
(28540)
自然(28311)
自然科(27714)
自然科学(27706)
自然科学基金(27284)
资助(27098)
编号(26091)
成果(23283)
(21912)
重点(20720)
中国(20127)
大学(20025)
国家社会(19799)
课题(19571)
(19341)
教育部(19271)
(18707)
期刊
(61198)
经济(61198)
研究(46246)
中国(31676)
教育(27864)
学报(22119)
科学(20140)
(19547)
大学(18473)
(16604)
管理(16325)
学学(15741)
农业(14195)
经济研究(11363)
财经(10849)
技术(9885)
(9823)
(9652)
(9621)
金融(9621)
(9084)
世界(9058)
国际(8677)
问题(8581)
图书(8005)
业经(7391)
(6223)
书馆(6181)
图书馆(6181)
技术经济(6102)
共检索到201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①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塑造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仁人”——圣贤。中国第一位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文献《诗》、《书》、《礼》、《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巩固意识形态、增强思想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重要路径,在内容选择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也需考察和顺应中国当下的具体国情,更要充分认识和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质和凝聚作用。既要紧跟现代时事发展,又要不忘过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共通,加大创新学习力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金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蓉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重点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鸣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全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而且具有极为深刻的感召力量和道德力量,是教育一代代人的宝贵思想资源。在世纪之交之际,我们强调要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在其中发挥着现实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家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涵盖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在新的信息时代下,价值观形成中存在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正确诚信观、金钱观、进取精神、正确交往观念等,是目前道德教育的重要意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娴静  
新时期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也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并领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寄宛  王红  
作者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认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的肩上背负着使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与素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人。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促使大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变大学生在传承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命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保健  
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但现实中对待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认知方面却出现了偏差,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压制,纠正这个偏差已刻不容缓。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充分认识高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充分重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的文化品位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十分重要。文章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概括为文、雅、序、和四个方面。如何营造高品位的大学文化环境,首先学校领导要有明确的、端正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其次是全体师生员工要取得共识,并能付诸实践。其中特别关键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即“人”的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迟会礼  吕长芳  陈福刚  张忠立  
本文对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根据高职德育工作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德育需求,将高职德育工作目标归纳梳理,针对高职德育的重点内容,就如何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分别进行了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