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6)
2023(2645)
2022(2357)
2021(2371)
2020(2185)
2019(4772)
2018(4793)
2017(8074)
2016(5501)
2015(6701)
2014(6841)
2013(6194)
2012(5909)
2011(5553)
2010(5826)
2009(5337)
2008(5282)
2007(4999)
2006(4648)
2005(4477)
作者
(14800)
(12379)
(12313)
(12183)
(8161)
(6079)
(5822)
(4939)
(4885)
(4864)
(4377)
(4312)
(4205)
(4167)
(4070)
(3959)
(3784)
(3752)
(3698)
(3637)
(3455)
(3260)
(3190)
(3032)
(2951)
(2862)
(2825)
(2814)
(2723)
(2716)
学科
(12088)
经济(12062)
管理(11595)
(10487)
教育(8289)
(7391)
企业(7391)
中国(7085)
(6592)
教学(5104)
(4947)
理论(4625)
农业(4268)
地方(4015)
(3822)
(3663)
(3529)
银行(3525)
(3383)
方法(3356)
业经(3298)
学校(3169)
政治(3124)
思想(3050)
(3043)
制度(3041)
工作(2974)
思想政治(2960)
政治教育(2960)
治教(2960)
机构
大学(71964)
学院(66641)
研究(25888)
管理(21224)
(20935)
经济(20081)
中国(19177)
(16970)
理学(16866)
理学院(16563)
管理学(15978)
管理学院(15846)
科学(15343)
(14148)
(14129)
(13849)
师范(13751)
(13419)
教育(13395)
中心(13007)
研究所(11890)
北京(11464)
(11448)
(11125)
师范大学(10893)
农业(10817)
业大(10294)
(10231)
(9339)
技术(9100)
基金
项目(39341)
研究(33553)
科学(29851)
基金(24480)
(20662)
国家(20282)
教育(19002)
社会(18233)
(17022)
社会科(16883)
社会科学(16878)
科学基金(16291)
成果(16214)
编号(15964)
(15050)
课题(13100)
基金项目(12177)
(11116)
资助(10715)
大学(10311)
自然(9478)
(9391)
(9297)
项目编号(9286)
重点(9278)
自然科(9248)
自然科学(9246)
规划(9207)
自然科学基金(9076)
研究成果(8854)
期刊
(29385)
经济(29385)
研究(27605)
教育(27411)
中国(24678)
(13667)
学报(11978)
大学(10219)
(9193)
科学(9013)
(8886)
金融(8886)
农业(8779)
图书(8255)
管理(8003)
学学(7509)
书馆(6507)
图书馆(6507)
技术(6415)
职业(6100)
高等(5233)
业经(4704)
(4491)
高等教育(4367)
(4338)
论坛(4338)
财经(4228)
(3893)
(3697)
问题(3667)
共检索到126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宁  
新时期,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不足,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因学业、人际关系、家庭贫困、恋爱问题、理想与现实差距、个性等产生挫折感的因素,提出正确引导、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开展挫折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实践活动等对策,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学斌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生巨变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出现重要的转折,独立性与成人感显著发展,不同层次的各种需要不断发生。但由于他们个性发展尚不稳定,受认识、情感意志发展等各方面的制约,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承受挫折能力普遍稚嫩。一旦自尊、交往、“自我实现”等多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竹棠  
针对大学毕业生出现的就业挫折,文章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受挫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就业挫折教育的原则及具体措施,以期对大学生抗就业挫折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平  
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遭受一些挫折。而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却存在着教育方式形式化、教育内容单一化、教育方法呆板化等种种问题,教育实效性不高。为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高校应营造大学生挫折教育良好氛围、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海燕  李俊朝  李星杭  
为探讨师范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挫折耐受力的关系,采用"找茬"实验及一般效能感问卷对某师范大学65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挫折耐受力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挫折耐受力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其挫折耐受力;(3)不同水平自我效能感的师范类大学生,其挫折耐受力亦存在着显著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股份改造与职工的承受力国有企业股份改造中非生产性资产处置课题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具有多重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改变职工在原国有企业中长期形成的福利保障观念和由这种观念产生出来的对全业的依赖性。由于泛福利制度下形成的企业非生产性资产是职工旧把利观念的物质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和建  
微观意义上的失业风险是指有着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在劳动力交易中未能让渡其劳动力资源而造成其经济社会损失的可能性。当劳动力资源拥有者难以找到“价值对等”的职业资源,或者职业资源的拥有者拒绝与“价值不等”的劳动力资源相交换时,劳动力资源不能让渡,失业的现象便产生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屈定坤  
当今一些西方国家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综合起来,制作所谓的“社会不安指数”或“困难指数”,以反映社会经济的不稳定程度。 在我国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样已成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测度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社会承受力的综合指标。因为国家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需要以社会承受力指数作为参考。通货膨胀和失业对消费者有多大影响?社会可以在何种程度上承受其后果?政府应该心中有数。否则,就不能制订出正确的经济政策;也不能在通货膨胀和失业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地作出反映,以有效地抑制它们持续扩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正平  唐晓英  
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挫折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及问题,在挫折教育途径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基石;专业课渗透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中坚力量;注重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形式;不同层次的挫折教育讲座是当代大学生挫折预防的有效途径;耐挫折训练是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不可缺的内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崑  罗士超  李蕾  
探索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形成机制和应对行为,进一步推动情感视角下的学术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完善,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文章随机招募34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学生们在专业学习和科研任务相关信息搜寻时的受挫经历。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从挫折成因、挫折情绪与行为反应三个方面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构建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模型。研究发现,学术信息搜寻挫折主要受到用户、任务和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们受挫后容易产生对外部或者对自身的不满情绪,采取情绪化行为或理智行为进行应对。文章揭示了用户预期、社会环境等非困难因素引发的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情感视角下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东菲  冯琳  
挫折教育是21世纪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特定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心理素质差,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进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与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被提上日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志鑫  韦春北  
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引起大学生挫折感之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导致大学生挫折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感,也有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述权  郑震  
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消费和家庭可承受力情况,结论显示我国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在家庭可承受力之上,大多数学生入校读书经济压力大。因此建议:提高家庭创收能力,增加居民收入;高校应努力降低办学成本;对学生食堂实施零利润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立宏  邓英  
以一次全国性问卷调查为基础,从"现在接触最多的知识吸收方式"、"各种知识吸收方式的有效性"和"传统的两大知识吸收方式的效果"等角度,揭示当代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对高校知识传播方式的反馈信息,最后从课程内容、实践教育、阅读习惯、馆藏资源利用率、职业规划、师生交流、讲座和培训等方面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爽  何歆怡  
近几年,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工作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科学调查与有效评估是开展相关素养培训服务的前提。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包括认知与观念、行为与技能的网络素养构成框架,并基于此编制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我国某高校1073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检验、聚类分析方法考察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不同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差异、大学生网络素养特征人群分类。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在行为与技能维度得分低于认知与观念维度;网龄、家庭居住地、家庭资本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普遍存在网络媒介认知不足和网络接触习惯不良问题。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对正确认知网络世界、不良上网习惯隐患、提升网络信息素养与联通能力、家庭资本在网络素养中的折射四个问题展开讨论,期望文章结论能够为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与培训提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