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3)
2023(7410)
2022(6166)
2021(5714)
2020(4707)
2019(10610)
2018(9942)
2017(18454)
2016(10518)
2015(11878)
2014(11598)
2013(10752)
2012(9624)
2011(8846)
2010(8643)
2009(7770)
2008(7661)
2007(6856)
2006(6090)
2005(5359)
作者
(31275)
(26125)
(25950)
(24544)
(16334)
(12674)
(11826)
(10209)
(10054)
(9231)
(8883)
(8764)
(8359)
(8201)
(8113)
(7995)
(7877)
(7755)
(7588)
(7458)
(6548)
(6422)
(6236)
(5938)
(5892)
(5879)
(5806)
(5753)
(5312)
(5212)
学科
(33653)
经济(33612)
管理(27243)
(25409)
(20055)
企业(20055)
方法(17663)
(16307)
银行(16161)
数学(16071)
数学方法(15923)
(14925)
(13441)
中国(10424)
(9683)
(9154)
金融(9153)
(9144)
(9005)
制度(9000)
业务(8893)
(7943)
贸易(7939)
业经(7914)
(7755)
银行制(7754)
(7603)
教育(7329)
农业(6862)
理论(6334)
机构
大学(147954)
学院(140825)
(55168)
经济(54070)
管理(53079)
研究(47238)
理学(46856)
理学院(46285)
管理学(45331)
管理学院(45097)
中国(39444)
(33491)
科学(30523)
(30459)
农业(27120)
业大(26800)
(24335)
(23826)
中心(22434)
研究所(22317)
(21174)
财经(20471)
(19205)
(18901)
师范(18860)
北京(18519)
(18166)
农业大学(17691)
经济学(17381)
银行(17357)
基金
项目(101672)
科学(80233)
基金(75029)
研究(68843)
(67730)
国家(67141)
科学基金(57204)
社会(44970)
社会科(42721)
社会科学(42708)
基金项目(40491)
(39861)
自然(39108)
自然科(38312)
自然科学(38298)
自然科学基金(37676)
(34737)
教育(34250)
资助(29762)
编号(26214)
重点(23187)
(22707)
(22021)
大学(21213)
成果(20647)
(20483)
科研(20402)
创新(20360)
计划(20141)
教育部(19476)
期刊
(50856)
经济(50856)
研究(43154)
学报(30252)
中国(30207)
(28755)
(24928)
金融(24928)
科学(24744)
大学(23408)
教育(23304)
学学(21000)
农业(18012)
(17784)
管理(17022)
财经(10621)
(9805)
技术(9225)
经济研究(9058)
(9019)
业大(8610)
业经(8455)
(7873)
农业大学(7471)
科技(7308)
问题(6912)
理论(6616)
商业(6416)
图书(6214)
技术经济(6127)
共检索到208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涵钰  罗荷花  
基于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t模型,从大学生基本特征、大学生对手机银行的感知行为两方面对大学生手机银行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专业、感知便捷性、感知安全性、感知重要性等因素对大学生手机银行使用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感知手续费用对其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性别、年级、户籍、可支配收入对其影响不显著。最后,文章提出大学校园加强推广与宣传、手机银行进行技术创新与开发特色业务、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谢蓉  金武刚  
利用在线问卷方法,从使用年限、使用频率、使用时长、阅读场所、阅读方式、付费方式、读物类型和依赖程度等8个方面初步揭示上海地区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使用行为状况。同时,进一步考察性别、年级、学科和使用手机类型这4个控制变量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干扰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宏建  刘伟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网上银行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网上银行服务质量、感知可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和银行品牌5个因素对网上银行的使用意图的影响程度及大学生使用网上银行的动因及不使用的原因,为银行改进网上银行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少卿  陈军  张喜顺  
近年来,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对手机的严重依赖也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影响,引起教育者的普遍关注。对河北省5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结合人格测量分析来探讨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外倾、高神经质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较为严重。文章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策略,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来全面关注并加强手机的合理使用,防止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增辉  高超民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被重新定义,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作为手机使用非常高度的一个群体,大学生手机使用如何影响其学习、心理、社交等值得探讨。文章通过对19例访谈数据进行扎根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四个负面影响维度包括思想混乱、思维僵化、自我封闭、决策失误,并进一步梳理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加大网络管理力度等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增辉  高超民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被重新定义,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作为手机使用非常高度的一个群体,大学生手机使用如何影响其学习、心理、社交等值得探讨。文章通过对19例访谈数据进行扎根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四个负面影响维度包括思想混乱、思维僵化、自我封闭、决策失误,并进一步梳理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加大网络管理力度等应对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亚  蹇瑞卿  
文章根据威尔逊信息行为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究大学生的手机阅读行为。从阅读需求、阅读寻求、阅读处理与使用三个阶段,以及干扰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手机阅读信息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探讨大学生手机阅读的特征,并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广奎  周春萍  
从手机阅读需求、手机读物寻求和手机阅读利用行为等方面对胶东地区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手机阅读行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现状与特征,提出手机阅读服务机构应针对大学生用户的需求与行为特征提供手机阅读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磊  
当前,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社会情况下,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然而,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应用程度的加深,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显现。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了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大学水产学院等高校,进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5个主要动机是(按其重要性排序):"工具性期望"、"资讯性期望"、"替代性期望"、"互动性期望"和"创新性期望",而且他们对手机阅读所提供的不同服务的满意度认知与他们对手机阅读使用动机的重要性认知基本是吻合的;除了使用动机之外,影响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使用频率、依赖程度、阅读场所、阅读方式和使用手机类型这5个变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昌远  聂国东  陈红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手机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以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为数据支撑,剖析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性影响的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月琳  李昂  王明  杨海华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动机、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由于网络使用行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文章将网络使用行为定义为围绕信息搜寻所产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包括信息源选择、信息需求类型、网络使用强度、信息搜寻方式及保存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和生活情境下,大学生体现不同的使用行为特点,如信息搜寻方式、信息源选择和保存方式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网龄等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基于描述性统计及定性分析,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宇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短信开始在校园里流行开来,它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本文试从大学生手机消费状况入手,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短信的内容、来源、数量、发送频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从德育学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琼  秦喆  
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力军,由于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手机世界,从而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对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树伟  郭丽娜  
以高校500名本、专科学生为被试对象,调查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情况上较为严重;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是否恋爱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量表与宿舍人间关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将手机依赖作为因变量,宿舍人际关系及人口学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宿舍人际关系和年级、恋爱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进入回归方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