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
2023(1450)
2022(1181)
2021(1286)
2020(983)
2019(2172)
2018(2147)
2017(3265)
2016(2350)
2015(3082)
2014(3141)
2013(2407)
2012(2132)
2011(2084)
2010(2194)
2009(1779)
2008(1742)
2007(1659)
2006(1471)
2005(1401)
作者
(4991)
(4102)
(4078)
(4012)
(2557)
(2072)
(1958)
(1626)
(1606)
(1563)
(1435)
(1431)
(1366)
(1319)
(1289)
(1261)
(1224)
(1220)
(1202)
(1197)
(1128)
(1120)
(1059)
(1019)
(977)
(960)
(955)
(921)
(910)
(890)
学科
教育(7107)
政治(4123)
思想(3966)
思想政治(3826)
政治教育(3826)
治教(3826)
德育(3804)
教学(3689)
管理(3143)
中国(2973)
理论(2961)
(2255)
经济(2252)
学校(2223)
学法(1986)
教学法(1986)
研究(1774)
高等(1467)
学理(1301)
学理论(1301)
工作(1297)
(1291)
(1155)
企业(1155)
(1128)
高等教育(1048)
(865)
方法(793)
(787)
(785)
机构
大学(29463)
学院(24182)
教育(8663)
研究(8499)
(7519)
师范(7485)
(6684)
师范大学(6064)
科学(5255)
管理(5180)
(5006)
中国(4935)
经济(4689)
(4611)
北京(4568)
理学(4373)
理学院(4223)
技术(4059)
职业(3961)
中心(3912)
管理学(3856)
管理学院(3817)
(3765)
(3720)
研究所(3444)
(3256)
业大(3153)
教育学(3117)
(2930)
技术学院(2890)
基金
项目(14438)
研究(14054)
科学(11029)
教育(9997)
基金(7875)
成果(7721)
社会(7160)
编号(7080)
(6759)
课题(6508)
社会科(6478)
社会科学(6475)
(6085)
(6032)
大学(6001)
(5878)
国家(5759)
科学基金(4724)
研究成果(4517)
项目编号(4459)
规划(4449)
(4077)
高校(3977)
(3872)
(3832)
基金项目(3790)
年度(3645)
学生(3633)
重点(3599)
(3465)
期刊
教育(20384)
研究(12420)
中国(11251)
(6000)
经济(6000)
大学(4979)
高等(4754)
学报(4474)
高等教育(4056)
职业(4033)
图书(3354)
学学(2855)
科学(2843)
成人(2694)
成人教育(2694)
(2633)
技术(2619)
书馆(2566)
图书馆(2566)
(2171)
农业(2031)
教研(1975)
高教(1975)
管理(1970)
技术教育(1771)
职业技术(1771)
职业技术教育(1771)
(1625)
论坛(1625)
(1503)
共检索到45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宇  
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短信开始在校园里流行开来,它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本文试从大学生手机消费状况入手,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短信的内容、来源、数量、发送频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从德育学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良友  徐创  樊少武  
手机短信广告是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具有发送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投放准确、接受率高等优点。目前,手机短信广告存在着发布主体混乱、虚假和违法短信广告泛滥、侵犯手机用户合法权益的现象严重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完善短信广告相关法律规范、加大短信广告监管力度、强化通信运营商监控职责、健全用户权利保障机制、转变短信广告经营模式、强化短信广告行业自律等措施来促进手机短信广告的健康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晓洋  王艳芸  
手机短信广告日益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消费者对手机短信广告的态度,主要受接收者因素、发送者因素及短信广告活动本身因素的影响。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就这些因素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企业短信广告策略的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崔宇红  
简要介绍了信息推送服务的技术和方式,以及在数字图书馆中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实现提醒信息的同步推送服务。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过自行开发的手机短信息系统,实现了流通借阅通知的实时提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艺妮  金晓彤  
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进入3G时代以后,用户接受程度将会取代技术成为制约手机广告业务大规模开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扩展,以全面分析影响我国消费者接受手机短信广告的关键因素,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SEM)进行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风险这四个因素都对消费者对待短信广告的态度有显著影响,消费者态度对其接受意愿的影响也通过了检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海莹  陈晞  
通过实例对当前公共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应用状况分析,阐述了手机短信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推出图书馆短信服务的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贺建林  李雅兴  
手机短信是近年来才在我国流行并持续增长的一种消费,但“消费陷阱”时有出现,消费者反映日益强烈。文章在分析手机短信“消费陷阱”现象及短信消费者维权局面尴尬的原因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文明  梁芹生  罗苏梅  韩小琼  
本研究旨在检验焦点解决疗法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咨询效果。从广东某高校126名大学生中选取60名大学生,其中实验组30人(流失2人,最终28人),每周接受1-2次心理咨询与干预,为期6周,对照组30人不接受干预。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在干预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手机依赖问卷、人际关系分量表、强迫分量表、自我评估报告的调查。结果发现干预后实验组在手机依赖的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上的得分显著降低,人际关系和强迫得分显著下降,对照组在失控性得分上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采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确实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程芳  
当前商业银行、第三方机构违规查询信用报告现象频发,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问题成为征信监管机构放开个人征信领域最大的担忧。为此,本文建议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增设信用报告查询短信提醒服务,便于信息主体可在第一时间获取被查询的详细信息,在发现被违规查询时,可及时维护自身的权益,便于金消保机构实现快速反应,征信监督管理机构也可第一时间发现征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消除了信息主体对民营征信机构开办征信业务不安全的顾虑,由此有利于安全稳健地推进征信市场化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程芳  
当前商业银行、第三方机构违规查询信用报告现象频发,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问题成为征信监管机构放开个人征信领域最大的担忧。为此,本文建议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增设信用报告查询短信提醒服务,便于信息主体可在第一时间获取被查询的详细信息,在发现被违规查询时,可及时维护自身的权益,便于金消保机构实现快速反应,征信监督管理机构也可第一时间发现征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消除了信息主体对民营征信机构开办征信业务不安全的顾虑,由此有利于安全稳健地推进征信市场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磊  
当前,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社会情况下,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然而,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应用程度的加深,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显现。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了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大学水产学院等高校,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少卿  陈军  张喜顺  
近年来,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对手机的严重依赖也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影响,引起教育者的普遍关注。对河北省5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结合人格测量分析来探讨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外倾、高神经质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较为严重。文章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策略,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来全面关注并加强手机的合理使用,防止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涵钰  罗荷花  
基于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t模型,从大学生基本特征、大学生对手机银行的感知行为两方面对大学生手机银行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专业、感知便捷性、感知安全性、感知重要性等因素对大学生手机银行使用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感知手续费用对其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性别、年级、户籍、可支配收入对其影响不显著。最后,文章提出大学校园加强推广与宣传、手机银行进行技术创新与开发特色业务、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亚  蹇瑞卿  
文章根据威尔逊信息行为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究大学生的手机阅读行为。从阅读需求、阅读寻求、阅读处理与使用三个阶段,以及干扰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手机阅读信息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探讨大学生手机阅读的特征,并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广奎  周春萍  
从手机阅读需求、手机读物寻求和手机阅读利用行为等方面对胶东地区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手机阅读行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现状与特征,提出手机阅读服务机构应针对大学生用户的需求与行为特征提供手机阅读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