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4)
2023(2439)
2022(2013)
2021(2169)
2020(1838)
2019(4084)
2018(4144)
2017(7010)
2016(4467)
2015(5389)
2014(5606)
2013(4852)
2012(4362)
2011(4157)
2010(4224)
2009(3719)
2008(3619)
2007(3293)
2006(2907)
2005(2506)
作者
(11463)
(9699)
(9634)
(9159)
(6138)
(4629)
(4512)
(4056)
(3675)
(3612)
(3222)
(3210)
(3181)
(3136)
(3127)
(2959)
(2877)
(2747)
(2744)
(2678)
(2473)
(2448)
(2389)
(2302)
(2205)
(2174)
(2166)
(2069)
(2045)
(2043)
学科
(13251)
经济(13232)
管理(12579)
(10085)
(9389)
企业(9389)
教育(7165)
方法(7057)
数学(6059)
数学方法(5932)
教学(5489)
中国(5203)
理论(4851)
(3493)
(3146)
技术(2844)
政治(2807)
业经(2803)
思想(2764)
思想政治(2679)
政治教育(2679)
治教(2679)
德育(2668)
人事(2549)
人事管理(2548)
(2479)
地方(2417)
学校(2409)
学法(2405)
教学法(2405)
机构
大学(63661)
学院(56648)
管理(20048)
研究(18661)
理学(18093)
(17913)
理学院(17746)
经济(17367)
管理学(17064)
管理学院(16986)
(13663)
(12426)
师范(12358)
教育(12098)
科学(11856)
中国(11377)
师范大学(10162)
(9132)
北京(8985)
(8877)
(8577)
业大(8494)
研究所(8363)
(8215)
中心(7742)
(7238)
技术(7033)
财经(6960)
(6822)
农业(6454)
基金
项目(37744)
科学(30811)
研究(29616)
基金(26324)
(22144)
国家(21874)
科学基金(19240)
教育(18049)
社会(17870)
社会科(16661)
社会科学(16658)
(15544)
基金项目(14119)
(13855)
自然(12730)
编号(12670)
自然科(12519)
自然科学(12516)
自然科学基金(12303)
成果(11701)
资助(10548)
课题(10532)
大学(10289)
(9044)
(8775)
重点(8768)
规划(8549)
(8545)
教育部(8241)
项目编号(7874)
期刊
教育(24850)
研究(21230)
(19204)
经济(19204)
中国(18833)
学报(9796)
大学(8973)
科学(8560)
管理(8038)
(7124)
学学(6705)
(6409)
技术(5099)
农业(5007)
高等(4696)
职业(4386)
图书(4086)
高等教育(3992)
财经(3754)
成人(3533)
成人教育(3533)
(3247)
业经(3139)
经济研究(3080)
科技(3055)
书馆(3040)
图书馆(3040)
(3025)
论坛(3025)
(2875)
共检索到90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思佳  金灿灿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人格与学习倦怠三者的关系,并关注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使用大五人格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量表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五人格各维度得分与手机依赖、学习倦怠得分呈显著相关,手机依赖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大学生人格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情绪型,人格类型在手机依赖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于和谐型和一般型人格,手机依赖对学习倦怠的预测力要高于情绪型人格的预测力。结论表明,对于不同人格类型的个体,手机依赖对学习倦怠的作用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杰  周瑗  潘运  赵守盈  
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75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学习适应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男女被试在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和学业疏离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适应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习适应对学习倦怠具有预测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性别在学习适应和学习倦怠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少卿  陈军  张喜顺  
近年来,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对手机的严重依赖也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影响,引起教育者的普遍关注。对河北省5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结合人格测量分析来探讨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外倾、高神经质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较为严重。文章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策略,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来全面关注并加强手机的合理使用,防止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树伟  郭丽娜  
以高校500名本、专科学生为被试对象,调查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情况上较为严重;高校学生手机依赖在年级、是否恋爱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学生在手机依赖量表与宿舍人间关系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将手机依赖作为因变量,宿舍人际关系及人口学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宿舍人际关系和年级、恋爱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进入回归方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永志  白晓丽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UCLA孤独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不同孤独水平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及其它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高孤独感组的手机依赖水平高于低孤独感组;(2)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和网络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3)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网络社会支持来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者的孤独感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红  
为了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人格特征对学习倦怠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五人格简式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经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丁相玲  
对手机依赖预测变量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自尊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存在混淆的结论,为了调查自尊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引入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手机依赖大学生占据总人数14.96%,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戒断症状。(2)自尊和手机依赖负相关。应对方式中退避、幻想等与手机依赖正相关,手机依赖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不成熟和混合型应对方式。(3)多重中介分析发现自尊通过幻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预测手机依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文明  梁芹生  罗苏梅  韩小琼  
本研究旨在检验焦点解决疗法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咨询效果。从广东某高校126名大学生中选取60名大学生,其中实验组30人(流失2人,最终28人),每周接受1-2次心理咨询与干预,为期6周,对照组30人不接受干预。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在干预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手机依赖问卷、人际关系分量表、强迫分量表、自我评估报告的调查。结果发现干预后实验组在手机依赖的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上的得分显著降低,人际关系和强迫得分显著下降,对照组在失控性得分上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采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确实有助于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相英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丙成  
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和辨别分析法对556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不仅从变量水平上考察了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的关系,而且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学习倦怠类型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1)文科生的学习倦怠水平低于理科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倦怠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不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成涅?型、激励型和衰竭型3种,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显著,涅?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最低,衰竭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最高,而激励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处于涅?型和衰竭型之间;(3)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学习绩效、学习流畅感、学习幸...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丹东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变革促进了手机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目前看来,在校园中负面影响逐渐增多,部分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严重。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就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成因,提出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策略,从而协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助推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毛向军  
以543名在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在职研究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社会支持与学习压力、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6.07%的研究生学习倦怠非常强烈;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工作单位在职研究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在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倩  张永欣  周宗奎  
为考察父母低头族对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父母监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低头族量表、父母监控问卷、手机成瘾量表对55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低头族与父母监控呈显著负相关、与中学生手机成瘾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监控与中学生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父母低头族能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手机成瘾;(3)父母监控调节父母低头族与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具体而言,对于低水平父母监控的中学生,父母低头族对手机成瘾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于高水平父母监控的中学生,该预测作用不再显著。可见,父母监控可以缓冲父母低头族对中学生手机成瘾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秀芹  
为了研究影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揭示职业自我效能感在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所起的作用。本课题对3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大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在专业上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边缘性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专业承诺与职业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职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感情承诺、职业自我效能感都对学习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感情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詹启生  许俊  
目的:探讨大学生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对自我隐瞒和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隐瞒量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和自尊量表对80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手机成瘾、自我隐瞒、反向自尊与心理压力均呈现两两相关,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我隐瞒不仅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并通过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手机成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