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2)
2023(14396)
2022(12534)
2021(12261)
2020(10111)
2019(23508)
2018(23751)
2017(43045)
2016(25395)
2015(29203)
2014(29797)
2013(28263)
2012(26214)
2011(23640)
2010(24042)
2009(21477)
2008(21201)
2007(18986)
2006(16791)
2005(15005)
作者
(72221)
(59509)
(59415)
(56707)
(37962)
(28728)
(27217)
(23603)
(23059)
(21817)
(20669)
(19988)
(19014)
(18811)
(18516)
(18397)
(18258)
(17897)
(17191)
(16943)
(15129)
(15005)
(14514)
(13795)
(13774)
(13345)
(13326)
(13105)
(12145)
(12034)
学科
(84508)
经济(84391)
管理(65745)
(58947)
(48743)
企业(48743)
方法(38504)
数学(32731)
数学方法(32152)
中国(29607)
教育(27038)
(25070)
(23738)
(21949)
理论(21806)
业经(18934)
(17762)
地方(17414)
农业(16150)
教学(15452)
(14763)
贸易(14756)
技术(14611)
(14398)
(14280)
(13591)
银行(13532)
(13464)
财务(13381)
财务管理(13346)
机构
大学(351068)
学院(343882)
管理(126446)
(119562)
研究(119399)
经济(116215)
理学(108475)
理学院(107039)
管理学(104627)
管理学院(103990)
中国(83152)
(78166)
科学(77138)
(61617)
(59467)
(57697)
师范(57185)
(56582)
研究所(56065)
(54110)
业大(53754)
中心(53339)
北京(50540)
教育(46695)
农业(46560)
师范大学(46282)
财经(44619)
技术(44036)
(43448)
(43103)
基金
项目(229175)
科学(178447)
研究(173212)
基金(158834)
(138356)
国家(136997)
科学基金(115357)
社会(102097)
社会科(96091)
社会科学(96059)
(92873)
教育(87993)
基金项目(83825)
(79833)
自然(74986)
编号(74370)
自然科(73187)
自然科学(73168)
自然科学基金(71795)
资助(65918)
成果(64847)
课题(55323)
重点(52624)
(50952)
(48932)
(47231)
项目编号(45354)
(45351)
大学(44313)
教育部(43661)
期刊
(136061)
经济(136061)
研究(110994)
中国(81442)
教育(80742)
学报(60070)
(54417)
科学(51565)
大学(46336)
管理(46247)
(43256)
学学(41030)
农业(37754)
技术(34730)
(25870)
金融(25870)
业经(22230)
图书(22187)
财经(21570)
职业(20353)
经济研究(19794)
(19080)
(18448)
问题(17471)
(17325)
科技(16685)
(16285)
论坛(16285)
理论(16124)
业大(15609)
共检索到527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静  
在当代媒体迅猛发展环境下,媒体素养已成为当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从高校思想教育角度来看,媒体素养具有深刻的内涵,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培养十分必要。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应对能力和发展能力,增强他们的媒体素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亮  
手机已成为大学生须臾不离的社交工具,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言行举止、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通过探析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现状,进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风华  
多媒体语境大学生视觉素养的认知建构是信息社会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诉求。研究结合多媒体认知理论、视觉语法框架、概念隐喻理论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考察大学生视觉素养的概念隐喻认知建构过程及范式。主要发现:首先,《教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图像帮助大学生全面和准确理解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夯实其视觉素养建构的认知水平;其次,《教程》通过知识视觉化和图文关系建构概念隐喻认知模型,有助于大学生看懂和听懂图文内容,从而显著提高其视觉素养及听说能力。为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红心  张冠文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时下人们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的首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但是,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使用中出现的情绪异化,给他们的社会认知、信息批判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反映了大学生在媒介功能认知、理性使用媒介等方面素养的缺乏,折射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对此,笔者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三大目标,并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对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红心  张冠文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时下人们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的首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但是,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使用中出现的情绪异化,给他们的社会认知、信息批判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反映了大学生在媒介功能认知、理性使用媒介等方面素养的缺乏,折射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对此,笔者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三大目标,并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对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锡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素养在政治、道德和心理三方面缺失的表现,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与改革、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个人职业规划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针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素养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书彩  
如何积极发挥网络正面效应而降低消极影响,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网络文化的学习环境中,成为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课题。本文以新媒体发展时代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媒介发展特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扬  朱小梅  李庆阳  
数字阅读逐渐成了大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目前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书刊导读,未实现图书馆对其用户阅读的专业化干预。本研究采用科学实验法和访谈法,通过对比大学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阅读素养的差异,探讨新媒体对阅读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新媒体与阅读素养无相关性,但采用新媒体阅读可能会降低阅读效率。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阅读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建议,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成清  
大学生作为新型文化的重要受众之一,能否正确地认识新媒体,相对客观、完整地评价新媒体,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大学生接受新媒体表现出主动、积极的状态,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刻不容缓。文章针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现状提出建议,即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构建新型大学课程体系,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新媒体形式,以提高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更好地促进其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萌萌  
如何正确看待并引导大学生在应用网络中表达思想感情,已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指出并深入讨论了网络传输信息的便捷性、开放性及不规范性等特点,将现代网络自媒体应用状况与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指出了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对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甄别网络信息和安全使用网络提出了解决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燕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其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竞争力提升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新媒体境域下,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存在着现实困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科学原则,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多途径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帆  
新媒体的持续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很多大学生呈现出网上网下、显性隐性双重个性。相比较显性个性而言,大学生隐性个性的发展更容易被施教者忽视。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隐性个性的培养原则和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重点探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桑新民  
这是在普通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进行了两年多实践的一门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尤其是提高大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育类公共课程(而不是仅仅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技术类公共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此项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也将在电大系统进行试点.文中提出的许多新见解和新思路,对于正在进行多媒体、网络化建设的电大系统和正在各高校试点的网络远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新模式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特选其精华发表,希望引起从事和关心远程教育的各方人士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龙梅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素养的培养,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文章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分析了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软环境建设、促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等四个方面的培养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玉敏  文景刚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更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侵袭,培养其科学历史观愈发重要。极具先进性、时代性、丰富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的红色文化可以为高校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特色素材,将其融入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强化民族自信心、抵御错误思潮侵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学科建设、实践课程和实地教学等方式,依托新媒体技术等平台,充分挖掘泰山文化、齐鲁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中的"红色元素",将其与新时代的"文化兴国"战略相契合,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