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0)
- 2023(3258)
- 2022(2603)
- 2021(2837)
- 2020(2281)
- 2019(5076)
- 2018(5104)
- 2017(7087)
- 2016(5535)
- 2015(6639)
- 2014(6804)
- 2013(5391)
- 2012(4961)
- 2011(4764)
- 2010(5039)
- 2009(4175)
- 2008(3831)
- 2007(3559)
- 2006(3237)
- 2005(3078)
- 学科
- 教育(21978)
- 中国(11033)
- 教学(8209)
- 理论(7691)
- 管理(5843)
- 政治(5549)
- 济(5479)
- 经济(5468)
- 思想(5025)
- 思想政治(4590)
- 政治教育(4590)
- 治教(4590)
- 德育(4556)
- 学(4527)
- 学校(4412)
- 研究(4164)
- 高等(4075)
- 学法(3979)
- 教学法(3979)
- 革(3873)
- 改革(3619)
- 发(3562)
- 发展(3450)
- 展(3323)
- 学理(3114)
- 学理论(3114)
- 教育改革(2877)
- 业(2784)
- 生(2767)
- 计算(2630)
- 机构
- 大学(65269)
- 学院(55659)
- 教育(31137)
- 研究(24695)
- 范(22493)
- 师范(22452)
- 师范大学(18782)
- 京(16364)
- 科学(13281)
- 职业(12817)
- 教育学(11904)
- 北京(11882)
- 技术(11490)
- 所(11387)
- 济(11015)
- 管理(10801)
- 江(10751)
- 研究所(10333)
- 经济(10333)
- 中国(10075)
- 中心(9345)
- 院(9184)
- 理学(9053)
- 教育学院(8845)
- 职业技术(8826)
- 理学院(8723)
- 州(8151)
- 管理学(8137)
- 管理学院(7991)
- 技术学院(7720)
共检索到10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娜
当前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虽可获取巨量信息,但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却难以保证,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的信息和价值理念。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要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具备分辨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为此,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 思政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奇恺 高威 李巧珊
小小的绿色图标悄然走近人们的生活,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信更是一跃成为主流沟通渠道。集交流、娱乐、信息平台等于一身的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具有时代性的机遇与挑战。微信信息来源多元,各种信息内容纷繁杂乱,但它新媒体的特点"迅捷、多样、受欢迎"又十分显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出击,迎接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抓住时代性的机遇,拓宽思想、增加渠道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微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明尚 郭丛斌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倾向、网络思想交锋、"个性张扬"的诉求。基于此,应从建立多维度的信息互动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战斗力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恒亮
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面临着严重挑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正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主要采用民主对话、交往互动、情感体验和率先示范等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简洁
微信以其跨平台交流、沟通形式多样、应用资费低廉、交友途径广泛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不容忽视的是,微信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的一些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日益变化的新媒体,结合微信的特色功能,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多渠道积极探索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媒介素养 微信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益民
高校处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多元的价值观、网络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炳兰
在新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此为平台不但涌现出的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潮流,都对大学生群体原本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冲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借此做出转变,以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一书就是从新媒体的基本认识出发,论述新媒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行为之间的关联,以及在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海波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流行,使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学会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手机短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波涛 陶宏开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么好教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情十分淡漠",这是很多成长于电脑进入中国大陆之前的高校工作者们的直觉。很多实际情况也的确就是如此:从课堂的到课率、校园的学习风气、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对事对人的评判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赛德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机遇,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思政队伍。《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一书由刘建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探讨了当前思政教育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这对于当前我国思政教育有着极重要的引导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丁慧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方式和自我应对方式,弱化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学习互联网"用户至上"的思维方式,贯彻"以生为本";要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形式拓展为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式教学;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互联网素养;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教育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关键词:
网络社交 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关键词:
网络社交 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晶
在新媒体时代,当代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更加的多元和开放,因此在这种环境中,传统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同时也给其提供了大量的机遇。目前,微博在大众传媒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成为很多机构官方通知发布的主要渠道。同时,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微博的出现也为其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实效。对于传统思政模式来讲,微博思政和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者之间通过微博平台借力,相互借鉴和配合,最终才能够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合力,为高校思政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文昌
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联系和结合的意识,其次要从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实现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实际工作的一体化。
关键词:
大学生党建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