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3)
- 2023(8952)
- 2022(7755)
- 2021(7561)
- 2020(6437)
- 2019(15184)
- 2018(15383)
- 2017(26022)
- 2016(16285)
- 2015(19208)
- 2014(19963)
- 2013(18391)
- 2012(17264)
- 2011(15793)
- 2010(16368)
- 2009(14546)
- 2008(14712)
- 2007(13862)
- 2006(11785)
- 2005(10755)
- 学科
- 济(49491)
- 经济(49446)
- 管理(34069)
- 业(29844)
- 教育(26284)
- 方法(25062)
- 企(24293)
- 企业(24293)
- 中国(21815)
- 数学(21069)
- 数学方法(20776)
- 理论(16829)
- 学(15066)
- 农(14696)
- 教学(13360)
- 财(12610)
- 业经(10473)
- 地方(9847)
- 研究(9778)
- 和(9534)
- 贸(9397)
- 贸易(9393)
- 农业(9370)
- 易(9097)
- 制(8571)
- 技术(7731)
- 发(7548)
- 学法(7428)
- 教学法(7428)
- 务(7405)
- 机构
- 大学(227427)
- 学院(216555)
- 研究(76287)
- 济(72334)
- 经济(70188)
- 管理(69530)
- 理学(59174)
- 理学院(58256)
- 管理学(56680)
- 管理学院(56242)
- 京(50164)
- 中国(48350)
- 科学(47583)
- 范(44480)
- 师范(44125)
- 教育(41800)
- 所(39023)
- 农(36629)
- 江(36356)
- 研究所(35620)
- 师范大学(35513)
- 财(34606)
- 中心(33606)
- 北京(32777)
- 业大(32253)
- 技术(30013)
- 农业(29061)
- 州(28691)
- 财经(27211)
- 院(26958)
- 基金
- 项目(134972)
- 研究(109087)
- 科学(103890)
- 基金(88024)
- 家(74696)
- 国家(73801)
- 教育(62270)
- 社会(61758)
- 科学基金(60850)
- 社会科(57822)
- 社会科学(57797)
- 省(56968)
- 编号(50289)
- 划(49554)
- 成果(46409)
- 基金项目(45907)
- 课题(39192)
- 自然(36661)
- 资助(36348)
- 自然科(35759)
- 自然科学(35744)
- 自然科学基金(35071)
- 年(33507)
- 重点(32528)
- 部(31666)
- 项目编号(30113)
- 发(29927)
- 大学(29014)
- 规划(28936)
- 性(28740)
共检索到341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超 张娜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弘扬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所承载的独特使命敦促其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文化自信度关乎文化认同度及文化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傅功振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强不息"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让青年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继承和发展的文明结晶,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丛楠楠 王久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营造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
关键词:
茶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传统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素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入手,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菲 孙立锐 王猛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生力量。当前,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综合科学素养和鲜明的个性化自我意识,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淡薄、道德信仰不健全。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历史必然。马敬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金莹
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争辉里,中国文化鹤立鸡群。大国文化悲壮了曾经的中国人,也树立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无条件的,任何中国人都有资格在文明的国度里高举文化自信旗帜。教育承载着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的统一任务。不论在何种教育阶段都需要将文化自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职教育中,文化自信对思政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关键时期,内心十分脆弱敏感,加上学业成绩不理想,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中职思政教育具有心理健康指导作用,其中,增强中职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内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王传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二者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力求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双凤 罗平西 冷树青
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立足大学生成长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迎接时代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爱国奉献、注重修养和崇尚伦理四方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艳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具有关键作用。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师资建设、文化挖掘、实践融入、方法拓展、技术应用以及环境营造等层面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焱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优秀的道德品质、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崇高的价值观等,使人们的思想更具理性与厚重,让政治生态更为平衡,对后世的修身、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影响。由隋灵灵和曲丽宏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读本》一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后世修身、治国和教育的重要引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状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根基和理论基础。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实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业精于勤的学习精神和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有效载体和打造网络媒体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晓男 付秀荣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这两个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利于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通过传统文化入课堂、传统文化入实践、传统文化入课堂三个途径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静 刘世强
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人生态度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活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诚实守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慎独自省”等优秀文化传统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活化 资源 文化传统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