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9)
- 2023(3133)
- 2022(2511)
- 2021(2513)
- 2020(1912)
- 2019(4035)
- 2018(3841)
- 2017(6275)
- 2016(4272)
- 2015(4945)
- 2014(4845)
- 2013(4003)
- 2012(3557)
- 2011(3414)
- 2010(3653)
- 2009(3177)
- 2008(3181)
- 2007(2870)
- 2006(2711)
- 2005(2385)
- 学科
- 管理(11546)
- 济(8301)
- 经济(8293)
- 环境(7510)
- 教育(6408)
- 业(6182)
- 企(5373)
- 企业(5373)
- 生态(4989)
- 中国(4244)
- 农(4084)
- 学(4037)
- 教学(3801)
- 划(3780)
- 理论(3742)
- 资源(3165)
- 政治(3066)
- 规划(3063)
- 思想(3014)
- 环境规划(3000)
- 思想政治(2937)
- 政治教育(2937)
- 治教(2937)
- 工作(2934)
- 德育(2919)
- 业经(2887)
- 和(2854)
- 发(2597)
- 学校(2577)
- 体(2445)
- 机构
- 大学(55952)
- 学院(52112)
- 研究(19823)
- 管理(15466)
- 科学(13652)
- 理学(13450)
- 济(13413)
- 理学院(13186)
- 经济(12933)
- 管理学(12655)
- 管理学院(12574)
- 京(12464)
- 中国(11606)
- 范(10976)
- 师范(10911)
- 农(10372)
- 教育(10109)
- 所(9549)
- 业大(9470)
- 研究所(8910)
- 师范大学(8755)
- 江(8604)
- 中心(8478)
- 北京(8231)
- 农业(7875)
- 院(7786)
- 州(6894)
- 技术(6826)
- 财(6817)
- 研究院(6179)
共检索到80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凌凌
近年来,学界对大学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上,而从宏观视域对大学生态的观照还不够,尤其是缺乏对大学生态内涵深度和广度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冀望通过对大学生态本原特性的学理透视,剖析其"应然"特征;同时,通过对大学生态现实观照的事实描摹,全面挖掘其"危机"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态的治理要义,尝试为"匡扶"大学生态提供基本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态 本原特性 现实观照 治理要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世权 刘桂秋
大学本质上是融"学术性"与"契约性"为一体的契约联合网络,大学、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是"异质共生与互补"的关系,大学社会责任的逻辑起点在于基于交换关系所衍生的"契约性"与"学术性",其本原性质可表述为基于"学术性"的契约之履行过程。大学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学术责任、育人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根源在于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大学社会责任履行可通过"学术力量主动"、"市场力量推动"与"社会力量引导"来予以实现。据此,可以构建包含价值根源、实现路径、责任与契约类型等在内的大学社会责任的履约机理模型。大学社会责任的履行要有一个"边界",其治理要义在于"有限度承担"而非"过度活跃"...
关键词:
大学本质 大学社会责任 学术性 契约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市场的逐利性特征,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体过于看重利益的获取,而轻视诚信等道德文明,导致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屡屡发生。在校大学生虽然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但耳濡目染之下,也会有部分大学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肆意践踏诚信。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但表现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思想觉悟、政治信仰和求职就业等方面也受到诚信缺失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缺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戴联荣
中国当下大学评价存在功利化、数字化、表面化、膨胀化等倾向,可能成为阻碍中国大学可持续发展,拉大与世界先进大学水平差距的不利因素。大学评价要向大学生态评价观转变,要有利于营造知识人的才华和情感的幸福体验;有利于整体保持大学的文化氛围、学术批评等文化精神环境与大学知识人的创新劳动之间的良性关系;有利于民主、自由、公正、创造、宽容、多元等价值意义上的大学人文精神和氛围的建构。重点大学有必要努力尝试和倡导多元的、适切的大学生态评价理念,更加注重人文意义上的成长性评价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态 生态评价 理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建磊 孙传浩
大学生道德作为一种生态是有着外部联系与内部结构的,并且按照"自身规律"在"合目的性"的发展着。外部联系主要是指社会道德与大学生道德之间存在互动,尤指前者对后果的影响;内部结构是指大学生道德是由诸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反映在高校德育上,要充分把握大学生道德生态的外部联系与内部结构,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道德向着符合我们意愿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道德生态 德育 大学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国荣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并关注的热点,但如何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目前尚未涉猎。试从以中国化的理论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路,以时代化的实践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以大众化的方法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实效等三个方面作深入的分析、探讨。以求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纵深发展的最新成果,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江林 闫志刚
面对就业困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由过去的"坐等饭碗",转而自主去"找饭碗",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值得赞赏。然而,相比于国外教育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尤其是成功率还偏低,要趟出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出现中国的"比尔·盖茨""乔布斯",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晶
生态危机导致人的生存危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提升其生态道德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意识观念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围绕育人环境下生态道德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全员育人理念下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全员育人 大学生 生态道德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世权
本文针对理论上对价值创造相关问题仍存在分歧的现实,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视角对价值创造进行了解构。本文认为,价值创造的本原性质是以有效履约为目标的"创造知识"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也是以价值创造网络为平台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互补性"创出"的结果;其逻辑起点是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剩余及分配;价值创造的治理要义在于资本承诺、组织整合与内部人控制,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更能促进价值创造的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淼泉
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和管理以关注民族地区大学生"积极方面"(自信、乐观、希望、韧性)为研究载体,既有的研究都表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自信程度、乐观力度、希望高度、韧性强度等方面还需提高,因此,开展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资本应该有别于其他地区,其路径选择侧重务必适合民族地区特性。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心理资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海峰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学习的研究正成为学术热门话题,在高职大学生的创业与学习之间,不仅凸显出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迫切性,更揭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学习模式构建的现实必要性,在此意义上,我们有必要从顶层架构的视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学习模式构建的新目标、新要素、新问题、新路径进行个性探索,打造中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生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炯华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漠视生命价值,从而引发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凸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强化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性认识,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体系,形成生命教育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内涵 挑战 构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铁军
“春天的河北农大,一派生机。天还没亮,38岁的荆春平就轻轻地起床了,她要去西校区上食用菌实验课。荆春平是河北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首批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她和她的202名同学一样都来自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雁
现代大学生活是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互动日渐密切的状态下,大学为完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自觉而系统构筑的主体的生活方式和作用于主体的环境氛围。它与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精神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框架,其主题是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民主性、创新性、先进性、开放性、和谐性是现代大学生活的主要特性。
关键词:
现代大学生活 内涵 主题 特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李琴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以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为例,指出地方政府需要统筹高等教育等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建议强化高等院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完善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