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8)
- 2023(9372)
- 2022(8005)
- 2021(7470)
- 2020(6186)
- 2019(13678)
- 2018(13624)
- 2017(25060)
- 2016(13675)
- 2015(15609)
- 2014(15065)
- 2013(14235)
- 2012(12957)
- 2011(11608)
- 2010(11974)
- 2009(11163)
- 2008(10947)
- 2007(9940)
- 2006(8831)
- 2005(8135)
- 学科
- 管理(49624)
- 业(46970)
- 济(40379)
- 经济(40291)
- 企(39149)
- 企业(39149)
- 中国(16276)
- 制(16267)
- 技术(16087)
- 财(15276)
- 方法(14286)
- 业经(12497)
- 技术管理(12046)
- 农(11915)
- 数学(11248)
- 数学方法(11056)
- 教育(10783)
- 体(10224)
- 理论(10185)
- 银(9951)
- 银行(9941)
- 行(9550)
- 工作(9087)
- 务(8942)
- 财务(8923)
- 财务管理(8897)
- 融(8586)
- 金融(8584)
- 体制(8567)
- 划(8498)
- 机构
- 大学(182684)
- 学院(177490)
- 管理(70858)
- 济(70469)
- 经济(68676)
- 理学(60298)
- 理学院(59596)
- 管理学(58682)
- 管理学院(58301)
- 研究(56898)
- 中国(43513)
- 京(38393)
- 财(37131)
- 科学(30549)
- 江(29802)
- 财经(27645)
- 中心(26826)
- 所(26115)
- 范(25885)
- 师范(25715)
- 经(25019)
- 北京(24441)
- 州(23252)
- 研究所(22868)
- 农(21730)
- 业大(21561)
- 院(21104)
- 经济学(20977)
- 师范大学(20564)
- 财经大学(20343)
- 基金
- 项目(116217)
- 科学(94342)
- 研究(93766)
- 基金(83065)
- 家(69629)
- 国家(68914)
- 科学基金(61262)
- 社会(61060)
- 社会科(57672)
- 社会科学(57659)
- 省(46927)
- 教育(45606)
- 基金项目(43923)
- 编号(39208)
- 划(38777)
- 自然(36040)
- 自然科(35290)
- 自然科学(35284)
- 自然科学基金(34726)
- 成果(34330)
- 资助(31161)
- 创(30536)
- 制(29079)
- 课题(28247)
- 创新(27370)
- 部(26407)
- 重点(25987)
- 项目编号(25141)
- 国家社会(24822)
- 大学(24714)
共检索到293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狄涛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学界讨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文化大发展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调研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我们感到一些认识误区需要澄清,一些思维定势亟待突破,只有这样,科学的大学生志愿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臣
大学生已成为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力量,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项有利资源和积极要素。东北大学为建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是指为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颜吾佴 赵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2月5日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知识分子群体,正处于内心世界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自我意识觉醒的身心剧变期。长期以来,志愿服务一直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有效形式。作为一种大规模群众道德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群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群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建军 王文邦 李世鹏 陈昊
大学生志愿服务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形式,但实际中遭遇不持久、层次低、功能不对口等现实功能性困惑。PPP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管理创新的新模式与新途径,其不仅作为一种市场融资模式促进公共事业建设发展,也以管理、维护、运营等功能直接提供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亟需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市场相对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与PPP融合,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公共事业产品、服务供给中的功能与定位,通过目标化引领、项目化运作、动态化管理、品牌化培育、制度化运行等方法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走上内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PPP 模式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科岩 刘岩
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等途径来推动。
关键词: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大学生 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宏 李晓军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高尚事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拟从加强对志愿者培训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培训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勖
利用青年志愿者工作,推进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普遍缺乏长效机制,通过分析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借鉴其参与主体、参与动机和经济基础等机制,比较分析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立法与组织、激励机制和志愿者自身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加快志愿服务制度建设,高校和非政府组织长期合作,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保护与教育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比较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晓华
高校博物馆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去,充分发挥其教育与服务功能,是高校博物馆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博物馆规范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可提高大学生未来社会竞争力;志愿讲解工作可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在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高素质的大学生讲解员也能更好地促进博物馆完善教育服务功能。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博物馆 志愿者 教育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常玲
加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缺乏常态化机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需要引进服务学习理念,从法律法规、管理机构、社区关系、培训机制、课程体系、网络平台等几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大学生 服务学习 志愿服务 常态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阳 储祖旺
美国服务学习是一种将社区服务与高等教育结合的公民教育模式,具有全面优化教育成效、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等功能。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模式,着重从规范志愿服务流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健全与完善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亮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应从组织体系创新、阵地模式改革、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品牌打造、资源组合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努力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志愿服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雅丽
志愿服务在弘扬人类道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的比较显示,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尽快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国际比较 长效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艳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能够有效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服务品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喆 杜琼
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秉承"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成才"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体或个体形式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一条全新的实践锻炼途径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发挥高职院校个性化育人的理想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园志愿服务 心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