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
2023(1649)
2022(1298)
2021(1438)
2020(1232)
2019(2845)
2018(2759)
2017(3980)
2016(2969)
2015(3692)
2014(3894)
2013(3022)
2012(2732)
2011(2589)
2010(2606)
2009(2190)
2008(2267)
2007(2168)
2006(1848)
2005(1617)
作者
(6024)
(4970)
(4856)
(4789)
(3059)
(2468)
(2284)
(1980)
(1939)
(1937)
(1724)
(1713)
(1589)
(1560)
(1500)
(1480)
(1477)
(1451)
(1440)
(1398)
(1393)
(1339)
(1269)
(1198)
(1169)
(1167)
(1158)
(1141)
(1124)
(1109)
学科
教育(6356)
管理(4746)
教学(4475)
中国(3255)
(3185)
理论(3064)
政治(2733)
思想(2715)
思想政治(2690)
政治教育(2690)
治教(2690)
德育(2681)
学校(2394)
学法(2308)
教学法(2308)
(2163)
经济(2157)
(2022)
企业(2022)
研究(1746)
(1620)
高等(1548)
学理(1498)
学理论(1498)
工作(1400)
农业(1368)
(1315)
(1057)
高等教育(1056)
财务(1050)
机构
大学(35224)
学院(30223)
教育(12737)
(10869)
师范(10841)
研究(10555)
师范大学(8694)
(8020)
管理(6990)
科学(6283)
理学(5929)
北京(5750)
理学院(5745)
(5729)
(5688)
技术(5573)
职业(5543)
经济(5332)
管理学(5308)
管理学院(5251)
中国(5119)
教育学(5070)
(4652)
中心(4614)
(4578)
研究所(4124)
(4076)
(4012)
教育学院(3970)
职业技术(3964)
基金
研究(18868)
项目(18194)
科学(14563)
教育(13697)
成果(10405)
基金(9781)
编号(9701)
社会(9254)
课题(9058)
社会科(8604)
社会科学(8602)
(8567)
(8162)
(8041)
(7340)
国家(7167)
大学(6652)
规划(6293)
科学基金(5936)
研究成果(5905)
项目编号(5896)
(5785)
(5299)
(5185)
年度(5106)
(4862)
(4856)
(4843)
阶段(4831)
重点(4801)
期刊
教育(26986)
研究(15549)
中国(14638)
(6115)
经济(6115)
职业(5525)
高等(4967)
大学(4881)
学报(4298)
高等教育(4200)
成人(3887)
成人教育(3887)
(3837)
技术(3734)
图书(3556)
科学(2824)
(2815)
书馆(2733)
图书馆(2733)
技术教育(2704)
职业技术(2704)
职业技术教育(2704)
学学(2647)
(2370)
(2320)
论坛(2320)
管理(2263)
教研(2216)
高教(2216)
农业(2205)
共检索到55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志华  
在对284名大学生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对1379名大学生与103名高校优秀教师的正式问卷调查,探讨了当代大学优秀教师评价标准的结构维度。结果发现:大学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由能力、责任心、品德高尚、创新精神、人格魅力、心理健康6个维度构成;大学生对优秀教师的评价与优秀教师自身的评价间存在统计学意义,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具体评价标准上,学生更重视能力,教师更重视责任和品德;性别与文理科在上述评价标准上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评价标准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俐  邱曙东  仇国芳   闫小明  
围绕“研究生心中理想的导师”这个主题,对76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讨了研究生心中理想导师的标准,提出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琼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北京市4,850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当前中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并将这一研究结果放在一个跨文化的研究背景中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今学生最看重教师的职业道德,而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则更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中国学生相比,日本学生同样把职业道德放在首要的位置,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相当看重,而美国学生把教师的人格特征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最不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锐锷  易轶  
美国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NBPTS)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与程序来认定美国的优秀教师,成为重新设计教育硕士课程的指导框架。美国许多大学根据NBPTS的标准重设了教育硕士的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军玲  
1985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经组织分配来到中国财政杂志社《财务与会计》编辑部,成为一名编辑。当时我的顶头上司是编辑部主任张秉魁——《财务与会计》创始人之一。在那个互相不以职务相称的年代,我们都亲切地称他老张。老张是我工作上的领导,也是我工作上的导师和领路人。在我心中他是这样的人——原则坚定,工作一丝不苟、忘我。在一起工作的日子中,老张有几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心系读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巍华  
学校、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校所有工作的中心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职业。"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是我校质量方针,为贯彻这一质量方针,我校开展"学习与服务年"活动,学习、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是这一年的主题。而要提供优质教育服务,首先得了解被服务者的要求。出于这样考虑,我们语文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旨在了解当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唐爱军  
作为一门学科、一项事业、一种职业和一份工作,"会计"二字已然在很多人的眉梢心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细思忖,会计之于我们,究竟该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一样事物、一份牵念、一个心结,竟久久不得要领。汗颜之余,心向故贤,问计老庄,偶有所得,切欲分享。无论将会计看作一个人或者一种职业,都该具有这样的精神:正本守中,直言善信;涤除玄鉴,惟道是从。"正本守中"之"守中"出自《老子》第五章。原句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可直译为"政令繁多而更加行不通,不如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丰娴静  
新时期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也能够自觉自愿的接受并领会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希望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①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塑造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仁人”——圣贤。中国第一位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文献《诗》、《书》、《礼》、《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煜辉  倪亚兰  何文文  
职业人格会对个体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和MBTI人格类型量表考察了426名高职优秀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倾向。根据研究结果,文章从强化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及制立健全的教育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寄宛  王红  
作者从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出发,认为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潜驰  苗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源源不断输送的人才。但是,高校阶段的人才培养不应只局限于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兼顾思政教育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事业中。目前,我国高校阶段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模式正在不断变革,在国家提倡青年创业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思想、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的创业工程案例,帮助、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理性投入到择业、创业的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当代大学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他们的肩上背负着使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的重任,他们的学识与素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人。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如何促使大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变大学生在传承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传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命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晓昀  
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道德认同教育,是培养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思政课应承担起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历史使命。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醍醐灌顶,而是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熏陶。高校是全面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基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必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保健  
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但现实中对待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认知方面却出现了偏差,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压制,纠正这个偏差已刻不容缓。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充分认识高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充分重视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