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6)
- 2023(12066)
- 2022(10248)
- 2021(9878)
- 2020(8290)
- 2019(19125)
- 2018(18720)
- 2017(35119)
- 2016(18986)
- 2015(21543)
- 2014(21422)
- 2013(20064)
- 2012(18110)
- 2011(16235)
- 2010(16143)
- 2009(14244)
- 2008(13918)
- 2007(12023)
- 2006(10308)
- 2005(8965)
- 学科
- 济(70547)
- 经济(70456)
- 管理(52318)
- 业(48246)
- 企(40489)
- 企业(40489)
- 方法(33723)
- 数学(28667)
- 数学方法(28107)
- 农(19571)
- 中国(19492)
- 财(19280)
- 理论(16322)
- 业经(15887)
- 学(15156)
- 农业(13298)
- 教育(13145)
- 贸(12432)
- 贸易(12425)
- 务(12400)
- 财务(12350)
- 地方(12341)
- 财务管理(12318)
- 制(12181)
- 易(12041)
- 企业财务(11667)
- 和(11395)
- 技术(10679)
- 银(10259)
- 银行(10238)
- 机构
- 大学(258924)
- 学院(254368)
- 济(98172)
- 管理(97117)
- 经济(96078)
- 理学(84785)
- 理学院(83735)
- 管理学(81787)
- 管理学院(81303)
- 研究(78793)
- 中国(57763)
- 京(53274)
- 科学(47429)
- 财(47055)
- 范(38390)
- 江(38244)
- 财经(38108)
- 师范(38065)
- 中心(37257)
- 所(36978)
- 农(35347)
- 经(34809)
- 业大(34743)
- 研究所(33606)
- 北京(32790)
- 经济学(31065)
- 师范大学(30760)
- 州(30537)
- 院(29090)
- 财经大学(28622)
- 基金
- 项目(173909)
- 科学(138837)
- 研究(132999)
- 基金(126166)
- 家(108178)
- 国家(107180)
- 科学基金(93651)
- 社会(84119)
- 社会科(79550)
- 社会科学(79529)
- 省(68319)
- 基金项目(66627)
- 教育(65650)
- 自然(59302)
- 自然科(57979)
- 自然科学(57962)
- 划(57765)
- 自然科学基金(56899)
- 编号(55404)
- 资助(50426)
- 成果(46061)
- 重点(39857)
- 部(39502)
- 课题(38718)
- 创(37156)
- 发(36625)
- 大学(35936)
- 教育部(35050)
- 国家社会(34604)
- 创新(34362)
- 期刊
- 济(104398)
- 经济(104398)
- 研究(75932)
- 中国(51625)
- 教育(45455)
- 财(38189)
- 学报(37345)
- 管理(35962)
- 科学(34535)
- 农(31823)
- 大学(30981)
- 学学(27481)
- 技术(24550)
- 农业(21655)
- 融(19241)
- 金融(19241)
- 财经(18865)
- 业经(17423)
- 经济研究(16357)
- 经(16318)
- 图书(14626)
- 问题(13567)
- 版(12871)
- 职业(11803)
- 技术经济(11351)
- 理论(11298)
- 财会(11297)
- 业(11228)
- 科技(11052)
- 贸(11011)
共检索到370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秋玲
本文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的基本表现进行分析,并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角,论证了这类心理困惑的主要根源在于自我认同危机。围绕走出自我认同危机,本文提出了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策略途径,以有针对性、预防性地开展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 自我认同 同一性状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晓明 徐宪春
同一性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的分析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世朴
中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其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倾向,颇不同于其它社会群体,甚至也不同于一般的成年知识分子。中国的大学生出生在具有几千年深悠文化传统和厚重历史积淀的土地上,又成长于世纪之交,更多地学习了现代知识,接受了现代观念,生成了现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成城 刘洪 刘善堂
运用同一性来探讨组织问题,在国外已经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兴趣,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对国外有关同一性与组织有效性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国外学者关注同一性的不同视角介绍了研究对象自身同一性的多元结构、同一性的稳定性特征、研究对象间的同一性比较和同一性变化对组织有效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树青 佟月华
为考察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因果取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5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分离-个体化问卷和因果取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除积极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有较强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外,消极分离-个体化和积极分离-个体化均以三种因果取向为中介对四种同一性状态产生间接影响。分离-个体化与因果取向两方面相结合对大学生同一性获得状态、延缓状态和扩散状态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宪福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自卑、抑郁、人际交往敏感、焦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引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的一面旗帜,通过营建积极是校园生态、激发自身主动性、建立积极信念和提高心理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困扰,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援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静英 吴芳
同一性的发展需要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完成,虚拟社会已成为大学生同一性的实验室,为同一性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实践体验途径,充分利用虚拟社会互动对大学生同一性的积极影响,通过构建积极的虚拟社会观、虚拟自我伦理观规避消极影响,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干预实现虚拟和现实自我同一性的整合与纠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金山 芮明杰
组织同一性理论引起了许多西方管理学和组织学研究者的兴趣 ,已经成为前沿性管理学研究课题。本文阐述了组织同一性的内涵 ,对组织同一性理论的内容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考察 ,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深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组织同一性 理论 述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斌 甄静 王征兵 张岳
基于陕西省150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在职位上,男女性别差异仅仅局限于较高职位,一般职位上的性别差异不明显;90%的大学生"村官"无法进入到村级主要领导岗位,而主要扮演了助理的角色;他们面临的三个最主要的困惑依次是:实践能力不足、创业资金不足及对未来出路的担忧;从培训效果来看,大学生"村官"最喜欢的培训课程依次为:现场或观摩教学、村官论坛、涉农法律法规、主导产业选择与"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热点难点问题、惠农政策解读、农村工作基本方法及农业新技术等;从培训需求看,未来需要加强对其农技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农业政策等培训,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拓展。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培训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书中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同单位用人理念的差异,大学生的诚信、工作经验以及随意毁约等问题困绕着就业指导工作,本文分析了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困惑,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困惑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凌 郝敏钗 刘增安 贾海英 曹印革
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国家政策要引导和支持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适应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女大学生择业要正确定位,积极参加新农村和生态农业建设,到城市社区、中小城镇等社会急需岗位就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群瑛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挽救措施。为了摒弃以往只注重危险性因素的做法,通过对心理弹性理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视角。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弹性 保护性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妍 安彬
大学法制教育对于预防和制止大学生犯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寻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原因特征出发,提出了大学法制教育的相应对策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犯罪心理 教育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蔚
对刚进入高职院校大门的新生而言,鲜明的职业定向、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型、就业主导下的学习定位、新环境的适应等等,无不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认知和适应是人必备的最基本的两大素质,能否顺利渡过适应期,对高职新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若有些问题认知错误或处理不当,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帮助高职新生尽快地了解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实现角色认同,更好地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事关每位高职新生的成长。高职院校抓住高职新生教育的“最佳期”施以针对性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胜蓝 江立华
基于四川、湖北、江西等地的田野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走向个体化,父辈式"标准化"的人生轨迹不复存在,呈现出方向迷失的职业目标困惑、工种分化的职业选择困惑、频繁跳槽的职业忠诚困惑。其职业困惑的深层原因在于"为自己而活"的价值理念盛行,脱嵌于传统家庭引发强烈的个人诉求,个体化进程中的安全感与稳定感缺乏。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困惑,既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个体调适,也需要宏观层面的社会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