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5)
- 2023(4906)
- 2022(3975)
- 2021(4059)
- 2020(3228)
- 2019(7525)
- 2018(7347)
- 2017(11336)
- 2016(7929)
- 2015(9344)
- 2014(9306)
- 2013(8035)
- 2012(7503)
- 2011(7173)
- 2010(7300)
- 2009(6278)
- 2008(5949)
- 2007(5668)
- 2006(5253)
- 2005(4910)
- 学科
- 教育(22103)
- 济(14094)
- 经济(14064)
- 中国(13176)
- 管理(11533)
- 业(9793)
- 理论(8646)
- 教学(8616)
- 学(8064)
- 企(6657)
- 企业(6657)
- 农(6291)
- 方法(5382)
- 思想(4741)
- 学校(4658)
- 发(4630)
- 研究(4598)
- 政治(4548)
- 数学(4548)
- 农业(4403)
- 数学方法(4355)
- 思想政治(4327)
- 政治教育(4327)
- 治教(4327)
- 德育(4290)
- 发展(4286)
- 财(4266)
- 学法(4230)
- 教学法(4230)
- 展(4159)
- 机构
- 大学(103195)
- 学院(93088)
- 研究(41377)
- 教育(33750)
- 范(26699)
- 师范(26463)
- 科学(26414)
- 京(25079)
- 济(24033)
- 经济(23034)
- 管理(22390)
- 中国(22026)
- 师范大学(21982)
- 所(21716)
- 研究所(19966)
- 理学(18874)
- 农(18682)
- 理学院(18397)
- 管理学(17487)
- 管理学院(17305)
- 江(17175)
- 北京(17156)
- 技术(16910)
- 中心(16587)
- 院(15265)
- 农业(14963)
- 业大(14889)
- 职业(14542)
- 州(13132)
- 教育学(12482)
- 基金
- 项目(59624)
- 研究(50169)
- 科学(46955)
- 基金(37087)
- 教育(34371)
- 家(33047)
- 国家(32551)
- 社会(26426)
- 省(25683)
- 科学基金(25373)
- 划(25179)
- 社会科(24417)
- 社会科学(24408)
- 成果(23603)
- 编号(23354)
- 课题(21879)
- 年(18631)
- 基金项目(17906)
- 重点(16019)
- 自然(15715)
- 资助(15644)
- 自然科(15326)
- 自然科学(15317)
- 规划(15247)
- 自然科学基金(15046)
- 部(14991)
- 大学(14202)
- 发(14169)
- 性(13842)
- 项目编号(13699)
共检索到162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亚凡
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相分离的困境日益突出。对此,从道德教育的层次逻辑、教育目标定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内部探究,并从社会转型以及学校教育误区的外部条件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分层教育、实现立体的多元化目标、构建主体性的德育模式以及优化校园、家庭人际关系小环境几方面寻求破解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伟
竞争性道德教育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德育文化和教育智慧的产物,亦是工具理性在道德教育领域的反映,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道德本身理解的异化和窄化,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道德困境。主要表现为外部排他性竞争的张扬和内部个人主义的膨胀,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养育和道德发展。因此,教育者应坚守学生立场,彰显道德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倡导道德教育的合格性评价,在道德中培养道德,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此乃为增强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一个基本方向。
关键词:
合作 竞争 竞争性道德教育 道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海
文章分析了政治与德育博弈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四大困境: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分离、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德性培育与规范教化分离、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分离,并针对各个困境分别提出有效破解方法,寻求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德育 博弈 大学生 道德教育 困境反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坚强 杜苏
全球化背景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四大困境:德育模式与品德形成规律的断裂;道德教育与智力开发的断裂;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断裂;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断裂。提出要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推进德育理论、德育途径、德育技术创新等思路。
关键词:
全球化 道德教育 德育创新 终极关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国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目的在于成人。人创造了道德,道德与人须臾不可分离,只有从人而不是从道德本身出发去看待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存在的理由,才是科学的德育目的论。道德教育既要防止对人作抽象化的理解与臆想性的附会,避免出现道德教育中的浪漫主义;又要防止纯粹的实证主义与客观主义对人的机械"分割"与僵化"肢解",避免出现道德教育中的虚无主义。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到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不断生成的世界中,对现实的道德生活给予"恰当的阐释"与"同情的理解",以促成意义感的生成,从而实现对真实、完整、丰富的人的积极关注。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浪漫主义 虚无主义 人生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爱虹 刘明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网络法律和伦理体系,等等。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桂萍
当前部分女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炫耀消费等消费误区,不仅危害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也给家庭、社会、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不良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科学合理地进行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有道德的消费者。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消费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晶
生态危机导致人的生存危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提升其生态道德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意识观念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围绕育人环境下生态道德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全员育人理念下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全员育人 大学生 生态道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金融 刘洋 王玉秀
大学生创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和保障政策。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载体,亟需道德作为支撑。但是不少教育者单纯关注大学生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实践技能训练,缺少对大学生创业道德规范和情操的教导和培养,导致创业教育中道德教育缺位,这也将成为影响与制约大学生成功创业风险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高等学校需要在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创业环境、完善大学生的创业道德教育体系和考评体系,重视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提高创业道德教育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秀华
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开展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构建健康社会伦理的需要,是推进高校性教育科学普及和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明确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归属,建设高素质的性道德师资队伍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性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同舫
康德的道德哲学主张依靠理性力量建立纯粹的道德。康德强调,唯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应将义务推向道德动机的至上地位;道德教育要逐渐使人由他律升华为自律,以摆脱自然因果律的辖制而实现真正的自由,自我立法又自我遵从的自律原则是道德的唯一原则;康德围绕义务、自律范畴阐发的道德观,为当前良好道德动机的培育、道德规范制定的主体参与及自律坚持注入了源泉和动力,充实了道德教育的内核。康德道德观的思想精髓对改善当前形式化道德教育的现状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是开解现实道德教育困境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
康德 义务 自律 道德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明
道德理性作为道德主体的道德思考与抉择能力,是道德主体之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道德理性对于道德的意义也为中外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们所认同。道德教育需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与道德发展,决定了大学生道德教育更应该侧重道德理性的培育。道德理性能力的培育应遵循道德认识论的思维逻辑。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起点是道德价值原则的传授,关键是道德推理和判断的训练。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理性 道德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董杜斌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保护生态的迫切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现实要求。通过对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 现状调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浪
当代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已经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高度,但仍处于理念迷失、主体性缺失的非理性发展阶段。从其内因来看,是在教学上过于封闭,表现为课程内容"皮之不存";教学过程"去生活化";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评价方式片面单一。未来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育 非理性 封闭式 人本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小慧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历史的发展为"孝道"赋予了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时代内涵,对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孝道 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