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0)
- 2023(2969)
- 2022(2284)
- 2021(2518)
- 2020(1919)
- 2019(4502)
- 2018(4525)
- 2017(6101)
- 2016(5142)
- 2015(6230)
- 2014(6468)
- 2013(5096)
- 2012(4657)
- 2011(4434)
- 2010(4837)
- 2009(3877)
- 2008(3712)
- 2007(3546)
- 2006(3231)
- 2005(3081)
- 学科
- 教育(21648)
- 中国(10810)
- 教学(8281)
- 理论(7354)
- 管理(5608)
- 思想(4535)
- 学校(4469)
- 政治(4419)
- 思想政治(4263)
- 政治教育(4263)
- 治教(4263)
- 德育(4213)
- 研究(4139)
- 济(4112)
- 经济(4110)
- 高等(4078)
- 学法(4058)
- 教学法(4058)
- 学(3927)
- 革(3728)
- 发(3716)
- 改革(3616)
- 发展(3508)
- 展(3381)
- 学理(3183)
- 学理论(3183)
- 教育改革(2860)
- 生(2785)
- 计算(2618)
- 算机(2600)
- 机构
- 大学(60146)
- 学院(50466)
- 教育(30852)
- 研究(22573)
- 范(21705)
- 师范(21655)
- 师范大学(18110)
- 京(15363)
- 职业(12618)
- 科学(12381)
- 教育学(11748)
- 技术(11308)
- 北京(11238)
- 所(10494)
- 江(10437)
- 管理(9732)
- 研究所(9505)
- 教育学院(8728)
- 中心(8700)
- 职业技术(8692)
- 济(8666)
- 院(8411)
- 中国(8408)
- 经济(7996)
- 理学(7951)
- 州(7866)
- 理学院(7638)
- 技术学院(7585)
- 管理学(7087)
- 管理学院(6957)
共检索到98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岩 佟秀莲 魏沧波 周丽娟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是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然而,随处可见的不文明现象,与大学厚重、高雅、宁静的氛围极不相符。文章分析了造成不文明现象的原因,认为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基础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教育 基础文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加书 陈涛 王鑫
网络把大学生带进了交往的新世界,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需要新的交往规范加以约束和调整,他们应该学会在其中怎样做人,否则,网络交往将是无序的交往。开展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不能仅限于思想理论的灌输与教育,还要求我们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使大学生更加符合网络时代的思想和行为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新亮 王英
本文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提升他们生态文明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乐民
重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新课题。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在大学生中深化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培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文明践行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消费习惯;完善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美丽中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刚 于丹 董海 杨凯涵 李国辉
双重道德人格是全球信息化浪潮和多元化冲击的表现。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现代道德人格对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用双重人格看大学生文明教育现状堪忧,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因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显示其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多元文化的冲击,其道德人格呈现为较为普遍的明显的双重性。双重人格视角下大学生文明教育亟待完善,正确理解文明教育,完善大学生文明教育;建立他律的监督制度,从制度层面去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改善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人格。但我们也不必消极地去看待双重道德人格,它可以说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经历的一个部分,并且对大学生文明教育的完善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双重道德人格 文明教育 成长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义丹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没有了理想信念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有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当前信息网络化背景下,我们必须了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新状况和新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新时期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宇文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为党和人民工作、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为更好地适应当代国情、社情和生存发展状况,有效解决大学生在人格养成方面出现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精神的培育,致力于培养政治坚定、品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志红 陈根红
科技水平的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如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予以了更高的关注度。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作为背景,分析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
新媒体背景 大学生 生态文明 教育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甜甜 陆佩萱 毕瀚方 陈洪
通过对东北地区某林科高校的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网络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做的还不够好,尚未形成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同时网络信息参差不齐,使得有效信息筛选存在困难。建议: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网络通识课程,以网络为依托,将生态文明教育由课堂为主转为课内外结合;建立高校生态文明专题网站,建立有效信息筛选和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林科大学生 网络 调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甜甜 陆佩萱 毕瀚方 陈洪
通过对东北地区某林科高校的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网络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做的还不够好,尚未形成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同时网络信息参差不齐,使得有效信息筛选存在困难。建议: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网络通识课程,以网络为依托,将生态文明教育由课堂为主转为课内外结合;建立高校生态文明专题网站,建立有效信息筛选和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林科大学生 网络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法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对高等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意义重大,积极构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观 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倬 孟宪东
应加强对大学生“严肃音乐热”现象进行积极引导吴倬孟宪东一、“严肃音乐热”的喜与忧近年来在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严肃音乐热”现象。这是指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欣赏严肃音乐,并形成了一股热潮。他们欣赏的主要是西方古典音乐,有时也包括中国的近现代音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景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创业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由李肖鸣、朱建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业基础(第2版)》一书,根据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专家意见、问卷调研,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途径,更加适合大学生创业教学,符合新形势下创业教育的特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伍淑花
我国民族院校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人才的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法制观念和民族法律法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重视、加强民族法制教育,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民族法制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学习、掌握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法制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