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8)
- 2023(6971)
- 2022(6146)
- 2021(5722)
- 2020(5189)
- 2019(12060)
- 2018(11941)
- 2017(22955)
- 2016(13265)
- 2015(15635)
- 2014(16105)
- 2013(15657)
- 2012(14743)
- 2011(13454)
- 2010(13688)
- 2009(12527)
- 2008(12685)
- 2007(11768)
- 2006(10142)
- 2005(9061)
- 学科
- 济(53061)
- 经济(53017)
- 管理(33171)
- 业(32559)
- 方法(27951)
- 数学(25341)
- 数学方法(25091)
- 企(24945)
- 企业(24945)
- 中国(16293)
- 农(15151)
- 财(12778)
- 学(10968)
- 贸(10451)
- 贸易(10448)
- 易(10138)
- 农业(10132)
- 业经(10011)
- 地方(9959)
- 制(9937)
- 教育(9565)
- 理论(9051)
- 银(9020)
- 银行(8984)
- 行(8522)
- 务(7987)
- 财务(7971)
- 财务管理(7947)
- 融(7921)
- 金融(7919)
- 机构
- 大学(197621)
- 学院(191581)
- 济(77459)
- 经济(75759)
- 管理(70663)
- 研究(64741)
- 理学(61212)
- 理学院(60424)
- 管理学(59180)
- 管理学院(58818)
- 中国(46759)
- 京(41733)
- 科学(40850)
- 农(36742)
- 财(34722)
- 所(33701)
- 业大(31610)
- 研究所(30818)
- 江(29901)
- 中心(29886)
- 农业(29377)
- 财经(28144)
- 范(27917)
- 师范(27647)
- 北京(26282)
- 经(25458)
- 经济学(24263)
- 州(23196)
- 院(22448)
- 经济学院(22223)
- 基金
- 项目(125769)
- 科学(97847)
- 研究(92124)
- 基金(88876)
- 家(77140)
- 国家(76452)
- 科学基金(64550)
- 社会(56725)
- 社会科(53631)
- 社会科学(53608)
- 省(50805)
- 基金项目(47481)
- 教育(45953)
- 划(43005)
- 自然(41518)
- 自然科(40551)
- 自然科学(40536)
- 自然科学基金(39854)
- 编号(38571)
- 资助(36948)
- 成果(32967)
- 部(28847)
- 重点(28776)
- 课题(27624)
- 发(26911)
- 创(26077)
- 大学(26061)
- 教育部(24734)
- 科研(24506)
- 创新(24083)
共检索到282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本文使用 2 0 0 0年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 ,利用明瑟收入函数方程对我国收入差异进行了分解。根据计量回归结果给出了“行业收益指数” ,并将 15个行业划分为“高收益行业”、“中收益行业”以及“低收益行业”。实证结果表明 :“高收益行业”的行业收益比明瑟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更大。本文从行业收益差异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矛盾现象
关键词:
行业收益 收入 高等教育 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腾讯教育频道对2307名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高职高专生)的专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仍然是"收入"(占71.4%),排在第2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占59.9%),第3是"行业前景"(占49.6%)。接下来是:个人兴趣(占40.7%)、稳定(占34.2%)、编制(占25.5%)、社会地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选择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泽汇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生存发展的利益,更加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以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切入点,构建反映就业质量的研究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展开调研。研究发现,目前,学历、学生干部经历、专业对口度、家庭所在地及就读高校层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质量 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生玉 王晓华 屈智勇 张欣亮 胡然然
通过对北京、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1292家不同类型、规模和行业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仍有高达64.9%的用人单位存在用人需求,46%的用人单位没有改变招聘计划,32%的用人单位将进行人才储备;81.1%的用人单位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很大影响;2007-2009年62.9%的用人单位招聘人数没有变化,增加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20.6%,减少招聘人数的用人单位比例为16.4%;2007-2009年72%的用人单位在连续招收大学毕业生;55.3%的用人单位有招收本科毕业生的计划,26.4%的用人单位有招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计划,18.3%的用人...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大学生就业 市场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国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实施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就业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虽然东北地区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当前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各类因素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呈现出了显著的阶段化和差异化特征。因此,东北地区应正确看待和大力培育民营经济的发展,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结合经济发展阶段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大学生 就业水平 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彩霞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毕业生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自负心理、盲从心理、依赖心理、偏执心理和焦虑心理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意志、人格等方面。针对问题的诱发原因,大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以帮助自己成功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调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广峰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是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崔惠斌
作者针对影响即将毕业大学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用等因素提出假设,建立即将毕业大学生的保留工资模型,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通过了检验,而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保留工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涵义。
关键词:
保留工资 大学生 就业政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素质教育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利国
吉林省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然而当前吉林省的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就业工资等是影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济因素。因此,应从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本地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难题,充分发挥人才在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吉林省 大学生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义
文章在从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诸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帮助体育专业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为缓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难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凤 谢维和
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使中国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然而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却日益严峻。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国民经济行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直接和间接吸纳大学生就业上存在不同的特征,高等教育结构应依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法 高等教育大众化 行业部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汤吉军 刘仲仪
在假设大学生是经济人这一前提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性选择行为,寻找在风险、预期收益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选择的最优均衡及其变动,考察了沉淀成本、风险认知、交易成本、企业家资源禀赋等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偏低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建议,关键在于完善竞争性创业市场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引导作用。对于当前新常态经济形势,真正将大学生作为具有创新、开拓、冒险精神的创业群体,对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沉淀成本 交易成本 创业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