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0)
- 2023(7892)
- 2022(6762)
- 2021(6628)
- 2020(5556)
- 2019(12400)
- 2018(12184)
- 2017(23092)
- 2016(13490)
- 2015(15489)
- 2014(15795)
- 2013(14887)
- 2012(14174)
- 2011(12764)
- 2010(13431)
- 2009(12483)
- 2008(12726)
- 2007(11771)
- 2006(10720)
- 2005(10121)
- 学科
- 济(44445)
- 经济(44371)
- 管理(38635)
- 业(36485)
- 企(29364)
- 企业(29364)
- 方法(17411)
- 中国(17255)
- 农(15144)
- 财(15102)
- 数学(14713)
- 数学方法(14240)
- 制(11907)
- 学(11438)
- 教育(10964)
- 策(10765)
- 理论(10175)
- 业经(9976)
- 贸(9805)
- 贸易(9800)
- 农业(9659)
- 易(9563)
- 银(9550)
- 银行(9537)
- 务(9165)
- 财务(9133)
- 财务管理(9105)
- 行(9084)
- 企业财务(8668)
- 地方(8507)
- 机构
- 大学(191668)
- 学院(187811)
- 济(71783)
- 经济(69849)
- 研究(67612)
- 管理(66070)
- 理学(55452)
- 理学院(54704)
- 管理学(53337)
- 管理学院(52962)
- 中国(51139)
- 京(41703)
- 科学(40982)
- 财(38161)
- 所(35397)
- 农(31840)
- 研究所(31443)
- 江(31406)
- 中心(30897)
- 范(28824)
- 财经(28734)
- 师范(28562)
- 北京(27325)
- 业大(26363)
- 经(25941)
- 州(25068)
- 农业(24701)
- 院(24238)
- 师范大学(22692)
- 技术(21554)
- 基金
- 项目(114278)
- 科学(89658)
- 研究(86589)
- 基金(80532)
- 家(69601)
- 国家(68891)
- 科学基金(58297)
- 社会(52284)
- 社会科(49274)
- 社会科学(49262)
- 省(45063)
- 教育(43278)
- 基金项目(40622)
- 划(38822)
- 自然(37525)
- 自然科(36722)
- 自然科学(36712)
- 编号(36473)
- 自然科学基金(36043)
- 资助(35008)
- 成果(33645)
- 课题(27516)
- 重点(26064)
- 部(25870)
- 性(24779)
- 大学(23861)
- 发(23790)
- 创(23158)
- 年(22751)
- 教育部(22275)
共检索到308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艳
大学生就业难之所以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除却诸多宏观因素外,还在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户籍与工作经历等各种隐性的歧视。相比较于显性就业歧视而言,隐性就业歧视存在的方式更为隐蔽,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更大,其解决的制度设计成本也更高。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隐性歧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红路 任启芳
本文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统计性歧视的情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建议通过以下方面的改进来克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学校类别的存在而导致的统计性歧视问题: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依托网络积极开展网上求职招聘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统计性歧视 帕累托最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国锋 姜莹
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更加突显,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问题。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角色教育,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性别歧视 性别观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刚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目标相背离,认清并解决女大学生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是持续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彰显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彦彬
随着就业歧视对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权利冲击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概括了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就业政策、政府问责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视角分析提出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对策建议,对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促进社会公平、避免人才浪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政府规制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彦彬
文章简要解析了就业歧视的概念与本质,分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进而从走出晕轮思维怪圈、完善与健全反就业歧视法律、强化地方政府问责和强化高校内涵品牌建设四个方面深入阐述并剖析了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救济策略,对于民办大学生客观理性应对就业歧视、有效规避和转移就业风险、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具有一定现实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晕轮效应 救济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义
该文揭示了垄断行业依赖长期形成的体制壁垒,通过设置限制性竞争条件等方式排斥系统外竞争者,实现隐性就业歧视。这一现象在垄断行业中大范围存在且由来已久,不仅制约了垄断行业企业自身的发展,还破坏了社会公平,扩大了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借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之机,积极探讨破除此类歧视现象的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女大学生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导致她们对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的视而不见、认同与容忍,这种态度再生与强化了性别歧视现象。而女大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性别不平等、"男性中心"的性别文化意识建构的结果。此外,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过程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淡薄,也助长了这种态度。要解决性别歧视问题,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当其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秀强 唐新格
面对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垄断行业歧视、出身背景歧视、经验歧视等多种就业歧视,大学生"集体无意识"状况愈发严重。造成此种状况既有传统观念原因,又有学生自我认知原因,还有制度不健全、相关主体职能没有发挥等原因。为此,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公平、公正就业观,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就业平等委员会,明确各主体职责,充分发挥各主体应有的职能,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歧视 集体无意识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玉好 邓佳盟 张帅
本文通过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拟配对简历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发现:(1)男性大学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女性高约42%;(2)学习成绩越好、学历越高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越严重;(3)有实习经历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较轻;(4)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导致女性大学生遭受歧视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女大学生应增加实习经历来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规避性别歧视的困扰。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性别歧视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增辉 万象
要真正地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首先应抓紧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并参照国外经验,制定便利可行的就业歧视救济程序2006年12月2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人才招聘大会现场出现了这样一幕——一边是450家招聘单位的展台前汹涌的人潮,另一边,中国政法大学会同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在现场设立了"消除就业歧视"公益服务站,宣传反就业歧视。北京四大高校以这样的方式联手出现在招聘现场,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井恒
文章立足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明确了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高校、大学生以及指导老师三个不同角度,提出了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晓影 冷岩松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就业指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地结合、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不健全、就业指导教育方法陈旧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策略: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新理念,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全程性理念、服务性理念;遵循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行动原则,包括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