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0)
2023(10093)
2022(8788)
2021(8067)
2020(6897)
2019(16030)
2018(15847)
2017(28814)
2016(16973)
2015(19876)
2014(21017)
2013(19889)
2012(18644)
2011(16890)
2010(17437)
2009(15991)
2008(16070)
2007(15154)
2006(12949)
2005(11659)
作者
(51207)
(42719)
(42712)
(40900)
(26925)
(20714)
(19849)
(16965)
(16076)
(15653)
(14582)
(14446)
(13782)
(13756)
(13529)
(13397)
(13237)
(12579)
(12573)
(12296)
(10944)
(10777)
(10474)
(10051)
(9788)
(9679)
(9572)
(9555)
(8943)
(8872)
学科
(63160)
经济(63086)
管理(45775)
(40581)
(32152)
企业(32152)
方法(29717)
数学(26097)
数学方法(25747)
中国(20524)
(19003)
(17703)
(15028)
(13871)
地方(13806)
理论(13454)
教育(13018)
业经(12942)
农业(12424)
(11508)
贸易(11499)
(11116)
(11019)
财务(10977)
财务管理(10934)
(10578)
(10361)
银行(10321)
企业财务(10258)
(9965)
机构
大学(245125)
学院(242371)
(89823)
经济(87375)
管理(86488)
研究(82933)
理学(73105)
理学院(72173)
管理学(70504)
管理学院(70068)
中国(61141)
(53844)
科学(53769)
(46396)
(43878)
(43312)
(40490)
研究所(39680)
业大(39210)
中心(38731)
农业(36690)
(36059)
师范(35663)
北京(34337)
财经(33676)
(31853)
技术(30319)
(30208)
(30090)
师范大学(28239)
基金
项目(155036)
科学(118427)
研究(115575)
基金(105304)
(91846)
国家(90990)
科学基金(75654)
社会(67709)
(64425)
社会科(63752)
社会科学(63727)
教育(56949)
基金项目(55243)
(53881)
编号(50503)
自然(48224)
自然科(47013)
自然科学(46993)
自然科学基金(46089)
资助(44240)
成果(43208)
课题(37182)
重点(35579)
(33750)
(33558)
(31544)
大学(30761)
项目编号(29921)
(29744)
科研(29590)
期刊
(102582)
经济(102582)
研究(73783)
中国(58305)
教育(45172)
学报(42490)
(41650)
(36468)
科学(35038)
大学(32110)
管理(29259)
学学(28577)
农业(27891)
技术(24258)
(19320)
金融(19320)
业经(17612)
财经(16504)
经济研究(15799)
(15441)
图书(15090)
(14251)
问题(13582)
(13079)
统计(12468)
职业(12344)
技术经济(12190)
(11258)
科技(11147)
财会(11053)
共检索到374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建国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但是,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面积扩招,大学生就业质量急剧下降。本文在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志林  
文章阐述了拓展训练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职业规划,熔炼团队、激发潜能,深度体验、发现潜能,反思分享、引导升华四个方面来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训练体系,并提出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培训设置为长期课程,以期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其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人崧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随着多年的改革发展有着不同的实践模式:美国的就业扶助体现的是高校主导型,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相互协助的就业扶助模式;日本则强调全民参与型的就业扶助模式;英、俄等国的就业扶助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导向下的高效、优质、全方位的"导向型"就业服务。美日英等国实施就业扶助的经验,给我国建立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理论借鉴:一是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企业三维一体的就业综合服务机制;二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后职业发展的效度评价;三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东红  刘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党十八大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新时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我国就业促进会联合北京国际劳工组织已经展开了相关方面的探讨研究,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当从个人的发展、人职匹配程度、我国就业政策和政府扶持、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对就业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调节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本文介绍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研究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探索提高当代就业质量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新中  
文章运用德尔斐法,设计了基于政府、毕业生和社会层面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东霞  郑通祥  
文章阐述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分析了国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国内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而指出了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不足,最后从就业率的评估、就业结构测评指标的优化、供求关系的分析、薪资状况的测评、社会认可程度的评价五方面提出了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盈帅  
本文根据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克建  胡碧玉  
本文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日益增加谈起,分析了就业成本的内容、就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及其外部性影响,对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进行了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根  
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在当前就业难的宏观环境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产生背景,明确大学生就业力概念的内涵界定,探讨大学生就业力理论的研究趋势,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作诗  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的实质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高等院校有必要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从短期看,要硬化高校的预算约束,逐步放松对于学费和招生计划的统一管制,给予学校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改革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方式;从长期看,必须改革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权改革,高等教育最终将形成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代锋  吴克明  
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能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效率、增强职位匹配性、增加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的概率和提高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率,消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易妨碍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不公平现象和诱导大学毕业生产生错误的就业观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飞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文化中缺乏深入性、持续性与人性化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校园文化熏陶,以完善就业文化体系;加大创新文化氛围营造,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坚持就业文化宣传,以搭建就业文化平台;拓展交流沟通渠道,加强大学生就业文化体系的多维度联系等,建设就业文化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兴国  
当前,我国就业状况非常严峻。据统计,近7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2008年毕业生559万;2009年是611万,专家预计2010年将达到630多万,是中国历史上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政府高度的关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涛  
就业市场人才筛选标准是甄别大学生就业力的试金石,本研究选取我国50家典型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人才筛选标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包含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就业市场人才筛选标准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