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8)
2023(11147)
2022(9998)
2021(9628)
2020(8148)
2019(18991)
2018(18712)
2017(35433)
2016(19871)
2015(22890)
2014(23277)
2013(22345)
2012(20155)
2011(18265)
2010(18184)
2009(16602)
2008(16015)
2007(13847)
2006(12082)
2005(10507)
作者
(56086)
(46328)
(45997)
(43960)
(29380)
(22396)
(21044)
(18386)
(17736)
(16562)
(15952)
(15445)
(14561)
(14528)
(14205)
(14131)
(13982)
(13769)
(13215)
(13074)
(11492)
(11483)
(11126)
(10565)
(10553)
(10477)
(10274)
(10155)
(9443)
(9299)
学科
(72558)
经济(72446)
管理(56740)
(52322)
(44634)
企业(44634)
方法(35718)
数学(30905)
数学方法(30444)
中国(21378)
(18967)
(17976)
(16683)
业经(16139)
地方(14686)
理论(14591)
教育(14025)
(13756)
(12654)
农业(12624)
技术(12333)
(11812)
贸易(11807)
环境(11713)
(11439)
(11349)
财务(11279)
财务管理(11257)
(10672)
企业财务(10667)
机构
大学(279849)
学院(273711)
管理(111104)
(101240)
经济(98778)
理学(96988)
理学院(95862)
管理学(94051)
管理学院(93552)
研究(88838)
中国(62870)
(59979)
科学(57029)
(46303)
(44008)
业大(41953)
(41766)
研究所(40398)
中心(39774)
(39640)
师范(39322)
(38787)
北京(38258)
财经(37469)
(34050)
(32702)
农业(32621)
(31981)
师范大学(31889)
技术(29668)
基金
项目(192428)
科学(150747)
研究(143158)
基金(136899)
(118280)
国家(117241)
科学基金(100792)
社会(87425)
社会科(82496)
社会科学(82473)
(76463)
基金项目(73556)
教育(67999)
自然(66099)
(64714)
自然科(64515)
自然科学(64500)
自然科学基金(63299)
编号(59863)
资助(56461)
成果(49461)
重点(42808)
(42400)
课题(42099)
(40168)
(39800)
大学(37758)
创新(37094)
项目编号(36910)
科研(36648)
期刊
(107946)
经济(107946)
研究(81675)
中国(55146)
教育(44329)
学报(43528)
科学(39764)
管理(39332)
(37086)
大学(33972)
(33954)
学学(30422)
农业(26410)
技术(24744)
(18650)
金融(18650)
业经(17726)
财经(17558)
图书(16831)
经济研究(16132)
(14815)
科技(14392)
问题(13855)
(13507)
理论(13477)
技术经济(13040)
实践(12562)
(12562)
资源(12319)
(12213)
共检索到392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永霞  张雪  施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招聘员工的必要条件。基于我国高校本科生和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双顾客"满意度模型及其"高校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能力—顾客满意度"因果关系链、"顾客期望—顾客感知"差异关系链,定量评价了双顾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及高校培养质量的满意度。研究表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高于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满意度。大学生就业能力正向影响企业和大学生的满意度,高校培养质量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正向影响大学生满意度。大学生期望的就业能力高于企业期望,但感知的就业能力却低于企业感知和企业期望。大学生对高校培养质量的感知也低于大学生期望和企业期望。大学生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满意度低于企业对高校培养结果的就业能力的满意度。基于此,应从双顾客满意度出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对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晓光  刘希宋  
通过问卷或电话访问等形式获取数据来进行顾客满意度评价的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弱点。本文认为,顾客购后行为是消费者对所购商品与服务的心理感受的直接表现,可以反映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提出了以顾客购后行为评价顾客满意度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可行,而且可以避免现行方法的弱点,能更加准确地了解顾客对企业的评价,但这一方法也存在样本代表性问题,并且以该方法所获得的数据也可能无法用于行业之间的比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鲍金勇  
大学生就业质量已逐步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重点。职场认知和职业定位不清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从而影响就业质量,这是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源头致因。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和行动力不强、高校职业指导教育针对性不高、用人单位的职场适应和规划指导不够,均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高校应从源头考虑,及早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一兵  
女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关系其个人前途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半参数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并与标准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本文同时分析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绚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分析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就业需求。结果显示,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发展指导和大学生事务管理3个维度中,应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在大学生发展指导以及大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辅导员工作应进一步关注非本地生源、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入学后综合素质没有较大提升的大学生。对调查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辅导员工作时间、辅导员获奖情况、班级学习成绩以及党员人数等变量影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绚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方式,通过分析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程度,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就业需求。结果显示,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发展指导和大学生事务管理3个维度中,应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在大学生发展指导以及大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辅导员工作应进一步关注非本地生源、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入学后综合素质没有较大提升的大学生。对调查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辅导员工作时间、辅导员获奖情况、班级学习成绩以及党员人数等变量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茶金学  游艺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胜任能力。基于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立评价指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明忠  陶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亮  黄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以及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霞  梁金辉  
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衡量高校理工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基于构建的知识技能、胜任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规划能力、领导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六因素评价模型,对全国七个地区的20所高校2 804名理工科本科毕业生进行整体分层抽样调查显示:理工科大学生的硬就业能力不足,不同类型高校就业能力发展差异突出,就业能力群际差异显著。因此,须将提高教学质量置于高校发展改革首位,依据就业能力发展特征,加强实习、实训、实践环节;探索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教育模式,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合理匹配;促进就业硬能力与软能力协同发展,探寻就业能力培养的最佳平衡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庆娟  
文章从顾客让渡价值的角度探讨家电产品的顾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主要以消费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学历、家庭状况、收入水平、地区、职业都对顾客让渡价值中的部分因素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亭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就业途径已经成为高校重要工作之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