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5)
- 2023(11561)
- 2022(10382)
- 2021(9988)
- 2020(8472)
- 2019(19828)
- 2018(19871)
- 2017(38246)
- 2016(21274)
- 2015(24582)
- 2014(24744)
- 2013(23926)
- 2012(21535)
- 2011(19372)
- 2010(19637)
- 2009(17564)
- 2008(16957)
- 2007(14640)
- 2006(12634)
- 2005(10998)
- 学科
- 济(80201)
- 经济(80111)
- 管理(58804)
- 业(55198)
- 企(47005)
- 企业(47005)
- 方法(41681)
- 数学(36501)
- 数学方法(35768)
- 中国(22611)
- 农(20141)
- 财(18037)
- 学(17830)
- 业经(17420)
- 理论(17255)
- 地方(15581)
- 教育(14619)
- 农业(13627)
- 技术(13424)
- 和(13410)
- 贸(13178)
- 贸易(13171)
- 易(12777)
- 制(12327)
- 环境(11975)
- 务(11919)
- 财务(11838)
- 财务管理(11819)
- 划(11226)
- 企业财务(11168)
- 机构
- 大学(296101)
- 学院(291814)
- 管理(118036)
- 济(108190)
- 经济(105628)
- 理学(103538)
- 理学院(102379)
- 管理学(100030)
- 管理学院(99530)
- 研究(93286)
- 中国(65874)
- 京(63396)
- 科学(60289)
- 财(47512)
- 所(46379)
- 业大(44671)
- 农(44452)
- 研究所(42631)
- 中心(41817)
- 范(41570)
- 江(41408)
- 师范(41206)
- 北京(40361)
- 财经(38998)
- 经(35477)
- 农业(34793)
- 州(34100)
- 院(33955)
- 师范大学(33168)
- 技术(32998)
- 基金
- 项目(204515)
- 科学(160635)
- 研究(150705)
- 基金(145937)
- 家(126312)
- 国家(125210)
- 科学基金(108257)
- 社会(91220)
- 社会科(86290)
- 社会科学(86264)
- 省(81854)
- 基金项目(77629)
- 教育(72759)
- 自然(72231)
- 自然科(70604)
- 自然科学(70590)
- 自然科学基金(69252)
- 划(68888)
- 编号(63238)
- 资助(61503)
- 成果(51631)
- 重点(45626)
- 部(44753)
- 课题(44397)
- 创(42915)
- 发(42472)
- 大学(40231)
- 创新(39624)
- 科研(39110)
- 项目编号(39009)
- 期刊
- 济(112776)
- 经济(112776)
- 研究(85525)
- 中国(57268)
- 教育(48130)
- 学报(46146)
- 管理(42811)
- 科学(42088)
- 农(39492)
- 大学(35989)
- 财(34384)
- 学学(32368)
- 技术(28478)
- 农业(28263)
- 融(19103)
- 金融(19103)
- 业经(18870)
- 图书(18108)
- 经济研究(17915)
- 财经(17822)
- 经(15115)
- 科技(15067)
- 业(14665)
- 技术经济(14321)
- 问题(14217)
- 理论(13946)
- 统计(13576)
- 版(12961)
- 实践(12881)
- 践(12881)
共检索到414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培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就业能力模型研究是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国内学者采用经验总结法、调查统计法、因子分析法、扎根法等多种方法对就业能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二维、三维、四维、五维、七维模型。能力模型维度的不同,是基于学者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各有其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能力模型 综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和实践上的问题,依据USEM就业能力理论,提出高校建立以全面开发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大虎 苏丽锋 施璐璐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衡量指标、对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和起薪的影响、二者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这三个方面对我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在评述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求职结果 起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敬宝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一)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根据高校上报给教育部的就业数据而形成的统计报告。2004~2008年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7.5%、72.8%、78.8%、78.1%和81.3%。2008年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0.2%、82.3%、84.2%和84.1%;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9.4%、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影响因素与提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
在"三期叠加"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将对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并且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劳动力供给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匹配程度,因此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主要体现在基于供求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以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就业互动为基础的产业转型升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产业转型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统一分析框架、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府与市场边界以及大学生就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
关键词:
产业转型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博 张光生 吴正国
文章通过CareerEDGE模型找出理工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组成因素,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此类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亮 黄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以及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影响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利军 管静娟
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不仅是加强就业能力应用与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必要途径。本文提出求职者的就业能力结构由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和准职业形象三个维度构成。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框架下,进一步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估策略及其培养框架,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探索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就业能力结构 因素分析 开发应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强 尹洁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认为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夯实专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重视求职技能、技巧指导工作,加强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可雇用性 对策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洁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导致这一现象有多种因素,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无疑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文章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即政府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健全就业法律法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贫困大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等。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能力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鸣 潘红 张日新
大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大学生的学业,同样也要关注他们的就业以及职业的发展。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使之与学生未来工作有关的能力得到培养,并形成各种与工作相关的品质,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仔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