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4)
- 2023(7331)
- 2022(6539)
- 2021(6180)
- 2020(5624)
- 2019(13129)
- 2018(12986)
- 2017(23958)
- 2016(14298)
- 2015(16992)
- 2014(17654)
- 2013(16793)
- 2012(15725)
- 2011(14443)
- 2010(14848)
- 2009(13667)
- 2008(13763)
- 2007(12738)
- 2006(10896)
- 2005(9927)
- 学科
- 济(51494)
- 经济(51412)
- 管理(35766)
- 业(34481)
- 企(27162)
- 企业(27162)
- 方法(26060)
- 数学(23134)
- 数学方法(22836)
- 中国(17023)
- 农(15707)
- 财(13635)
- 学(12257)
- 教育(12025)
- 理论(11658)
- 制(11349)
- 农业(10097)
- 业经(10025)
- 贸(9747)
- 贸易(9746)
- 地方(9689)
- 易(9463)
- 教学(8918)
- 和(8273)
- 体(8047)
- 技术(7958)
- 务(7911)
- 银(7902)
- 财务(7875)
- 银行(7866)
- 机构
- 大学(207964)
- 学院(202839)
- 济(76788)
- 经济(74885)
- 管理(71503)
- 研究(69165)
- 理学(61351)
- 理学院(60554)
- 管理学(59160)
- 管理学院(58786)
- 中国(49007)
- 京(44370)
- 科学(43999)
- 农(38697)
- 所(36373)
- 财(36190)
- 研究所(33141)
- 业大(32947)
- 江(32546)
- 中心(31661)
- 范(30876)
- 农业(30768)
- 师范(30548)
- 财经(28602)
- 北京(28385)
- 经(25779)
- 州(25464)
- 技术(24624)
- 院(24544)
- 师范大学(24338)
- 基金
- 项目(131304)
- 科学(100824)
- 研究(97965)
- 基金(90215)
- 家(78488)
- 国家(77764)
- 科学基金(64679)
- 社会(57933)
- 社会科(54469)
- 社会科学(54450)
- 省(53956)
- 教育(49989)
- 基金项目(47709)
- 划(45837)
- 编号(42333)
- 自然(41396)
- 自然科(40408)
- 自然科学(40389)
- 自然科学基金(39652)
- 资助(37693)
- 成果(36600)
- 课题(31273)
- 重点(30583)
- 部(29745)
- 发(27802)
- 创(27575)
- 大学(27247)
- 创新(25452)
- 科研(25393)
- 教育部(25306)
共检索到306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倩
努力提升当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每个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在短期动态的交易型心理契约模式下我国大学生的职业需求,然后根据就业能力内涵的综述,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个构成维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创新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心理契约 职业需求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丽辉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维度的探讨,提出伦理道德、身心健康、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明确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体在提升竞争力过程中的任务与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专业素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庄方 周定晖
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四因素,它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密切相关。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有其自身特征,对此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积极心理资本开发和培育角度,提出增强农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心理资本 就业能力 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萌
精神是行动的先导,有了创新精神才可能有创新行动;精神转化为行动的现实就是人们的创新过程或能力;创新精神的大小、强弱决定着创新的力度与结果。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动力、品质和思维等方面培育其创新精神。
关键词:
创新动机 创新品质 创新思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苟朝莉
市场经济时代,职业需求正在从长期稳定的关系型计划就业模式转变到短期动态的交易型心理契约模式。从注重职业忠诚转到强调就业能力,这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挑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就业能力不足。大学应以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学生就业源动力的激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职业规划引导等方面实现培育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晖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各方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从组织的人力资本角度和个人的终身学习角度进行分析,交易型的心理契约模式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认识和理解,有助干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 用人单位视角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忠艳 汪永涛
文章从国内外就业能力理论入手,对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即转变就业指导观念;重视职业人格培养;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柔性素质开发能力,从而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分析 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永永
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践领域窄、实践能力不强和对实践本身认识浅显等问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实施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从分析就业能力视角出发,培养就业过程中的全程性就业意识、建立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依托企业和行业形成就业互补极,通过实施"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逆向探索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出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能力解决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亮
本文分析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从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网络技术几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春艳
大学生就业难是大众注目的问题,2013年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探析就业能力的含义,正确区分其与职业能力的不同,从更宏观的角度了解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探索培养就业能力的措施和对策,提出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科学课程体系、推进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培养大学校园文化等建议,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教学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刘洋 解书华 韩雪峰
当前我国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发展时期,这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如何卓有成效地培养出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便成为了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构建高校GOCP多维度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责任的具体体现,更是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实效性不强、缺少实践平台和就业教育工作与创业教育研究相分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构建目标、对象、课程和平台四位一体的高校GOCP多维度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GOCP多维度 大学生 就业 创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如深化高职教育就业体系改革,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就业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祥华 杨玲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把大学毕业生就业放在全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盘考虑,并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煦 吴亚男 张干群
大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毕业求职中取得优势,获得机会,赢得欣赏,并持续地保持工作机会,必须大力提高综合就业能力,而公共关系的诚信意识与目标、信息管理、沟通、形象以及创新等意识对提高大学生多种就业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为此,高等学校、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公共关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就业能力 大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