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4)
- 2023(4227)
- 2022(3412)
- 2021(3507)
- 2020(2715)
- 2019(6178)
- 2018(6005)
- 2017(9059)
- 2016(6731)
- 2015(8069)
- 2014(8243)
- 2013(6710)
- 2012(6137)
- 2011(5736)
- 2010(6140)
- 2009(5101)
- 2008(4935)
- 2007(4557)
- 2006(4178)
- 2005(3923)
- 学科
- 教育(22096)
- 中国(13874)
- 管理(12481)
- 业(10279)
- 济(9782)
- 经济(9767)
- 企(8933)
- 企业(8933)
- 教学(8728)
- 理论(8506)
- 学校(4746)
- 思想(4680)
- 政治(4588)
- 学(4461)
- 研究(4451)
- 方法(4385)
- 思想政治(4378)
- 政治教育(4378)
- 治教(4378)
- 德育(4350)
- 学法(4346)
- 教学法(4346)
- 技术(4315)
- 高等(4140)
- 农(4120)
- 财(3991)
- 发(3875)
- 革(3732)
- 改革(3641)
- 发展(3637)
- 机构
- 大学(84280)
- 学院(75377)
- 教育(32195)
- 研究(29195)
- 范(24558)
- 师范(24477)
- 管理(20960)
- 师范大学(20372)
- 京(19789)
- 济(18415)
- 理学(18305)
- 理学院(17921)
- 经济(17604)
- 管理学(17208)
- 管理学院(17034)
- 科学(15668)
- 职业(14396)
- 北京(13758)
- 技术(13464)
- 江(13329)
- 所(13251)
- 中国(12670)
- 教育学(12322)
- 研究所(12045)
- 中心(11604)
- 院(10810)
- 州(10228)
- 财(9995)
- 职业技术(9994)
- 教育学院(9190)
- 基金
- 项目(47015)
- 研究(46047)
- 科学(39246)
- 教育(33176)
- 基金(28766)
- 社会(25671)
- 社会科(23779)
- 社会科学(23773)
- 家(22926)
- 成果(22839)
- 编号(22606)
- 国家(22494)
- 省(20744)
- 课题(20698)
- 划(19948)
- 科学基金(18943)
- 年(17972)
- 规划(15087)
- 基金项目(13899)
- 项目编号(13591)
- 度(13100)
- 部(12996)
- 性(12970)
- 研究成果(12725)
- 重点(12656)
- 大学(12542)
- 教育部(12426)
- 阶(11515)
- 段(11467)
- 阶段(11438)
共检索到128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小涛
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淡薄、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和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就业交流平台的不完善。对此,应当通过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不断挖掘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教育能力,转变学校的就业服务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和完善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等手段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意识 就业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荣申 梁瑞敏 陈云尚 赵丽丽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的原因,在高校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难"。对此,高校有责任认真审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症结,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高校教育缺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丽萍 张鑫 杨静
当前大学生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缺失社会公德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伦理思想、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当前公德教育存在缺陷、我国公民道德法律化程度偏低等。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公德 教育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红 刘亨荣 王路遥
高等职业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不仅表现为人格上的顺从、依赖,也表现为行为上的自我低要求和自我价值感过低,这种现状是社会文化导向、教育缺失和女大学生人格弱点与自我认可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构建有利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课程内容体系并激发女性创造性人格的发展,都是提高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影响因素与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文章首先指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现代国防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的五种对策:营造培养国防意识教育的文化氛围,成立专门的高校国防教育管理机构,建立高素质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依托校园文化强化学生国防意识,主动拓展国防意识教育空间。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国防意识教育 重要性 紧迫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英
社会公德是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最基本的、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应当从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勇担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素质做起,从剖析和透视大学生公德现状和公德教育现状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大学生公德的缺失问题,并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大学生公德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公德 教育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亮 黄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以及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影响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市场的逐利性特征,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体过于看重利益的获取,而轻视诚信等道德文明,导致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屡屡发生。在校大学生虽然不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但耳濡目染之下,也会有部分大学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肆意践踏诚信。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但表现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思想觉悟、政治信仰和求职就业等方面也受到诚信缺失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缺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莹
文章阐述了就业力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指出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存在的问题,如强化专业技能,弱化文化知识;学习动力不足,专业知识有待加强;忽视实践经历,难以提高实践能力;就业选择功利性,缺乏职业独立性;职业认知模糊,缺失探索精神。最后提出了完善学生就业力的具体对策,如完善制度,为提高学生就业力提供政策保障;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教学,拓宽第二课堂;完善毕业生职业品质教育,以优化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学生的就业力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力 艺术设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朱春花 邵卫旭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它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造成大学生的畸形发展。因此,要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即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养料、重视人文科学、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精神 缺失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龙一平 周庆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念,确立奋斗的理想目标,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大学生 教育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基于择业教育视角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条主要途径: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
择业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