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6)
2023(3047)
2022(2553)
2021(2521)
2020(2184)
2019(4964)
2018(4921)
2017(8688)
2016(5622)
2015(6836)
2014(6983)
2013(6309)
2012(6024)
2011(5630)
2010(5977)
2009(5403)
2008(5410)
2007(5061)
2006(4586)
2005(4116)
作者
(16107)
(13568)
(13520)
(12862)
(8813)
(6526)
(6178)
(5299)
(5256)
(5095)
(4797)
(4794)
(4612)
(4355)
(4349)
(4172)
(4098)
(4052)
(4027)
(4003)
(3702)
(3516)
(3235)
(3234)
(3202)
(3178)
(3172)
(2980)
(2854)
(2824)
学科
(16130)
经济(16092)
管理(13222)
(10166)
中国(7971)
(7669)
企业(7669)
教育(7057)
方法(6864)
(5753)
数学(5681)
数学方法(5518)
(5393)
理论(5131)
(4467)
教学(4123)
(3976)
农业(3814)
业经(3615)
(3058)
金融(3057)
(3044)
环境(2972)
思想(2873)
(2862)
贸易(2862)
(2844)
政治(2799)
(2761)
思想政治(2672)
机构
大学(84987)
学院(78469)
研究(29277)
(25008)
经济(24302)
管理(24020)
理学(20419)
理学院(20014)
中国(19484)
科学(19305)
管理学(19263)
(19199)
管理学院(19123)
(15796)
(15271)
(15032)
师范(14911)
研究所(14363)
(13424)
业大(12890)
(12546)
北京(12533)
教育(12361)
中心(12179)
师范大学(12134)
农业(11935)
(10702)
(10218)
财经(10085)
(9170)
基金
项目(50519)
科学(38964)
研究(38379)
基金(34627)
(30389)
国家(30073)
科学基金(24442)
社会(22303)
社会科(20833)
社会科学(20823)
教育(20566)
(20083)
(17996)
基金项目(17975)
编号(16425)
成果(15906)
自然(15837)
自然科(15367)
自然科学(15357)
自然科学基金(15091)
资助(14399)
课题(13127)
大学(12237)
重点(11883)
(11660)
(10740)
(10109)
(10069)
(10048)
教育部(9906)
期刊
(29992)
经济(29992)
研究(27195)
教育(23870)
中国(22128)
学报(16249)
(14366)
科学(13441)
大学(13324)
学学(10873)
农业(10019)
(9697)
管理(8178)
技术(6269)
图书(5806)
(5577)
金融(5577)
财经(5575)
(5290)
(5017)
高等(4924)
职业(4797)
(4780)
业经(4504)
书馆(4407)
图书馆(4407)
业大(4227)
高等教育(4163)
问题(4139)
资源(3990)
共检索到12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梅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择业过程中享有的权利;二是录用单位给予的权利。当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犯时,大学毕业生可依据《民法》、《劳动法》、《仲裁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我维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伟安  黄联国  
在全面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通过反思目前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强这项工作对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积极意义,阐述了必须把法律指导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并针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求职应聘、岗前教育、离校后的不同阶段,探讨了从人员和机制上加强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可行性,提出了强化这项工作的具体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桥  刘春阳  刘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伴之而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受损的问题日益严重,就业权益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与指导,规范人才市场运作规则,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是唤醒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意识,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不受损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金融服务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主体之一的金融消费者由于交易活动中的弱者地位,加之法律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其权益受损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急需在立法理念、具体法律制度和专门的保护机构方面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特殊保护,从而促进金融消费者积极理性消费,活跃金融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健康良好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晨夕  
随着农民工代际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生力军。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这给和谐社会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庞大群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探讨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原因,尝试提出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芳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和广泛开展,顶岗实习在实践中被各职业学校广泛采用。因而如何规范顶岗实习、如何保护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权益,就成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卫华  李真  
文章基于政治成本理论,采用PSM-DID估计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实施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用人单位出于政治成本动机做出了弱化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应对措施。民营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行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但这一现象在国有用人单位中并不明显,且上述现象"产权效应"与"时滞效应"明显。因此,政治与舆媒双重压力很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输出行为的歪曲,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政治压力下企业短期会计信息质量变化问题。研究结论对于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机制优化和会计信息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田思路  蒋萌萌  
就业协议就其法律性质而言是附带保留解约权与效力开始期限的劳动合同,因此,解除就业协议相当于法律上的解除劳动合同。未正当行使解约权而解除就业协议,属于无效法律行为。各方当事人只有遵循就业协议制度的宗旨、目的,具有客观、合理、充分的理由时,解除就业协议才具有合理性。高校处于三方协议中的中介者的法律地位,要探索实现其职责的多元方式和手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鹏燕  
大学生实习与雇主形成的关系与雇佣关系类似,但又不完全一致。我国保护大学生实习权益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美国联邦劳工部和法院发布了一系列识别不受法律规范的无薪实习标准,以此界定出受最低工资法案保护的大学生实习。纽约州在相应的法律中专门界定了无薪实习的其他权益保护范畴和措施。英国根据现有的就业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实习生赋予不同的权益。美英两国规范实习生权益的法理,对实习生分类,区分实习生的基本权益和其他权益等做法对中国具有借鉴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禤福英  
职业院校对学生加强劳动法律指导,可以保障学生就业中的基本劳动权益,可以避免发生法律纠纷。职业院校应通过完善课程、专家讲座、媒体宣传、开展活动等途径告知学生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平等就业权、如实告知相关信息、签订书面合同、试用期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的规定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瑜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迅速发展。而大学生由于自身消费需求旺盛、法律意识薄弱、偿还能力不足等原因,更容易遭受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法侵害,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机制予以保护。文章分别从三个角度发掘"校园贷"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在"校园贷"中保护大学生权益提供法律建议,更好地保护大学生权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益灯  张先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东  张婧  
证券消费者是金融消费者的一种,在区别于一般消费者的同时,基于行业的特殊性,又有区别于银行消费者、保险消费者的特殊权利。但我国对证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明显不足。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针对证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策略给我们带来启示,可以通过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统一立法、设立专门的金融纠纷解决机构等措施完善我国对证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华  潘智林  
金融消费者保护对我国金融业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学界对该领域也有不少的争论和探讨。本文通过厘清"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主体范围等基础性问题,分析我国在这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需要的制度改革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崔秀荣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尽管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但实际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调动农民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